景德桥,又名沁阳桥、西关大桥,是山西晋城市城区通往阳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是继赵州桥之后我国现存历史悠久的古代珍贵桥梁之一。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前后施工3年。主拱净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桥身连同东西桥堍共长33米,桥面宽5.9米,两肩小拱净跨3.08米,全桥用15道立券石并排砌成,大券两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节分流水量,又能减轻桥身券脚的荷重,还增添了桥自身的美感。
地理位置
景德桥俗称西大桥,我国
著名古桥之一,因通沁水、
阳城一带,一度称沁阳桥。横跨在晋城城区西关门外的
沁水河上,与景西路相邻,连贯两岸公路,现今仍发挥着交通的辅助作用。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清
乾隆四十八年改今名。建筑牢固,洪水暴发,漫溢桥面,依然屹立如故。
历史沿革
景德桥,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清
乾隆48年(1783)以
景德厢改名为景德桥。近800年来,山洪冲刷,车马践踏,
地震摇撼,至今仍无重大损毁,依然屹立如故。
据《泽州府志·津梁》记载,景德桥系金大定己酉(1189)知州黄仲宣创建,明昌辛亥(1191)告成,桥下无水时可行人。
元大德七年(1303)晋城发生大地震,“人死一半,官民庐舍多坏”;明成化八年(1472),“大水塞川,洪水溢过桥面”;明正德八年(1573),“平地起水丈余”;清乾隆二年(1737),晋城发生的地震将城内“文庙和城垛震坏”。经历了这些灾难后,大桥至今完好,确“非庸工所能作”。为保护景德桥,1964年在下游约50米处新建一石拱桥,现在景德桥主要供人行走。
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至乾隆五年(1740)四月,于桥西关上下游增修四面石塘(护岸),“石塘共长十五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广半高之数”,共用大条石一千三百余丈,用工六千五百余个。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于桥上游西岸埋设一根铁柱,用两道铁箍固定在侧墙上,以观察水情,相传铁柱是河南驻晋商人为观察故乡水情而埋置的水位标。河水淹没头道铁箍,河南就有水灾险情,便立即派人驱马下山告急,作好预防水患的准备;如果洪水淹没二道铁箍,则表示河南已遭水淹。1956年,中央政府拨款一万元人民币对大桥进行维修,于东岸埋设一仿制铁柱,当年12月完工。
建筑结构
景德桥前后施工3年,主拱净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桥身连同东西桥堍共长33米,桥面宽5.9米,两肩小拱净跨3.08米,全桥用15道立券石并排砌成,大 券两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节分流水量,又能减轻桥身券脚的荷重,还增添了桥自身的美感。东西两岸设有
金刚墙,保护桥基。桥北两侧金刚墙埋设有铁柱两根,以预报水情。
桥用25道立券石并排砌成,桥面长30米,券高37米,跨度16米,券宽6米,两端各负一小券,以分剪洪水冲击面,减轻大桥的荷重力。两端各负一小券,既分剪洪水冲击面,减轻大桥的荷重力,又起到了美化装饰的作用。桥面两侧石雕兽面、海马、行龙、海水等花纹图案,券门上雕螭首,均精巧壮观。俗称西大桥。我国著名古桥之一。
景德桥主拱券侧面雕有兽头、海马、龙形、海水、螭首等各种精美浮雕,刻工细腻,布局严谨,形象逼真,虽经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仍清晰可辨,1/4拱券位置的侧墙上伸出有4个龙头,上下游各2个。 桥面为青石铺砌,纵向略带弧度。两侧护栏主要有栏板、望柱、抱鼓三部分组成,均为石质。景德桥历经八百年风霜,屡经洪水冲刷和地震考验。
史料记载
据《重修沁阳桥堤碑》记载,景德桥“长十丈,宽一丈七尺”。1980年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袁德熙教授一行4人前来晋城考察古桥,实测景德桥全长33米,桥面宽5.9米,主拱净跨21米,矢高4.9米,矢跨比1/4.3,拱厚1米。主拱圈为等截面圆弧形坦拱,由15条纵肋并列砌筑而成,边肋拱石高73厘米,长115厘米,宽42厘米,中肋拱石长为95、108、113、123、170厘米不等,宽为25、31、46、50厘米不等,拱宽5.65米,拱石与拱石之间有腰铁相联。拱石的上部铺有厚度为28厘米的伏石,伏石向外突出25厘米,形成拱眉,既可减少雨水对拱券镶面石的侵蚀,又可使桥的正面富有立体感,美观大方,踞伏在主拱券两肩上的腹拱为半圆形拱,跨径3.1米,拱券厚度为58厘米,横向分路砌筑,与现代拱桥砌法相同。腹拱的内侧拱脚置于主拱券上,外侧拱脚置于桥台上。采用了敞肩建筑,可减轻桥体自重,加大排洪能力,使桥造型更加美观。
桥的主拱上有清晰可辨的兽面、
海马、龙形、
海水以及螭首等精美的浮雕。在800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大桥经历了无数次的兵燹地震,惊涛骇浪,迄今仍巍然挺立,坚不可摧,碑文上有介绍桥的文字。
周边景点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