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关
湖北省建始县境内景点
景阳关又名建平关,俗称关口,位于湖北建始县花平关口长槽村一组。关口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嘉庆1796年修建,石墙残高2.54米,长24米,中开石门,门额上嵌刻“景阳关”三个大字,石门左右侧射击孔(观察孔)12个石门楹联及内两侧文字于文革期间凿毁。关口面向清江,俯瞰景阳镇大部,地势险要,景色秀美,北侧有全长有近2公里的石板阶梯,是古时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也是清江两岸人民贸易往来,文化传递的重要通道,该处同时也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景区介绍
在建始县景阳镇,也有一处雄关,几千年来,它一直是恩施山区的大门,它就是景阳关。
沿天二公路行驶,过关口隧道后转头回望,一排千余米高的绝壁赫然出现在身后,令人震撼,心里便会暗暗地说句“没有白来啊”。眯起眼遥望,在隧道之顶、山间云际就是著名的“建始第一雄关”景阳关,海拔1080米。相对于整个峡谷而言,这个隘口太渺小了。但也正是因为有它,才给了绝壁难以置信的尺度感。有人这样描述景阳关:只见一条古道穿行在悬崖绝壁之间,路尽头的云雾里,隐约一个亮孔,好像通向天堂的门,那便是景阳关的关口。
景阳关是昔日的古大道,全用石板砌成。这条路原是进出景阳河之主道,从山脚到山顶,路陡且长。“拾级连步跻,蛇径纡而曲。”人们肩挑背驮,一根打杵一根帕,拼力而行。“行人皆偻马足穿,破空而出如飞仙。”汗流干,腿欲断,才爬上景阳关。有人说,景阳河的文明就是由这里进入的,此话是有一些道理的。景阳人破除阻隔,凿山为路,筑成景阳石道,世世代代跋涉于此,驮进生存之资料,也背进了外部之文明。一直到前些年山下修了公路,景阳关才变得冷清和荒凉起来。杂草遮蔽了石级,石门孤寂地站立,宛若一位历史老人,回望昔日之风雨,注目山川之巨变,守望着景阳河大峡谷。
景区特色
景阳关雄立万仞绝壁之间,颇有“万山来朝贺”之势,两岸悬崖壁立,河谷幽深,层峦叠嶂,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自关口至江滨约7.5公里,曲曲折折,石级万千,为历代兵家重地。关墙高约5米,长数十米,厚1米余,全部由长方形大石块砌成,坚固而平整,关墙虽历经百年,至今仍稳固完好。关墙正中,是高大的关门,关门上方横一块打磨光滑的长方形石板,石板上刻有“景阳关”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气势非凡。
轻踩关前的土地,抚摸斑驳的石门,凝视无言的关墙,那背夫如泣如诉的号子,那骡马丁丁当当的铃声,那腥风血雨的拼杀,那风起云涌的日子,那如火如荼的场面,交错于脑海之中。
景阳关又名建平关,俗称关口,因壁立清江段景阳河北岸,人们习惯称其为景阳关。有文人墨客曾为关门撰联:
峻岭龙蟠,胜接西湖灵秀;雄关虎踞,险伺南圉屏藩。说景阳关雄奇,是它矗立万仞绝壁之上,一关独据,南侧山脚下是日夜不息的清江,北侧是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花果坪;说景阳关险要,是它在飞鸟惊心猿猱愁渡的山崖上横生一道16米宽的山口,从明代起就成了兵匪觊觎的关隘。景阳关的雄奇,曾催生了无数奇闻轶事,景阳关的险要,曾引发了无数刀光剑影,随便浏览,便是历史凝成的离合悲欢。
一堵石块码成的关墙,石条制成的关门镶嵌其中,1487级石阶从关门北侧下延,向下望一眼,就会心惊肉跳,举目向南俯瞰,清江如同银练系在大山腰间,兴隆寺、双石柱、五花寨、凤凰观、龙湾瀑布、土司大寨像一串珍珠悬挂在大山的脖颈上,闪烁着神秘的光辉。
关墙上的枪眼处,似乎还有警惕的眼睛和刀枪的寒光;青草丛中的石阶上,好像还听得见客人的喧哗和骡马的蹄声;栈房遗址前,若闻汪汪的狗吠,若见袅袅的炊烟。
徘徊景阳关前,一任意识在无限的时空里流动,一任思绪在蓝天白云下翱翔。登高而望,四处苍茫,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历史上,景阳关所在的建始曾属四川夔州府辖,是两广、两湖进入天府之国的重要关隘,景阳关下清江南岸曾是容美土司王爷的势力范围,也是建始人、鹤峰人入湖南、广州的驿道必经之处,天府之国以及建始的桐油、生漆、茶叶、动物皮毛、中药材等土特产就是从这条驿道上流向山外市场的,而官府、百姓所必需的生产生活物资也从这条驿道上源源不断流进。
徜徉在景阳的江岸之间,无数的神奇仿佛使那连绵蔓生的水草都挂满着古老和现代的传说,更盘系了数之不尽的巴人文明,弥漫出一种神秘的气息与岁月的凝重。在这份凝重中,我依稀看见有一群人含着血泪流着汗水,背着朝霞走进了夕阳……
风很近,雨很近,马帮的铃声悠远,背夫的吆喝已悠远。
现存建筑
现存建筑为清嘉庆1796年修建,石墙残高2.54米,长24米,中开石门,门额上嵌刻“景阳关”三个大字,石门左右侧射击孔(观察孔)12个石门楹联及内两侧文字于文革期间凿毁
参考资料
景阳关.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3:09
目录
概述
景区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