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镇战斗
红军西征途中的第一场战斗
曲子镇战斗是红军西征的第一场战斗。1936年6月1日,红军西征左路军先头部队进至曲子镇附近,下午3点,红2师2团主攻,5团助攻,向敌人发起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拼杀和反复争夺,至晚10时许,红军终于占领了曲子镇。此役,歼敌百余,俘200余。
事件背景
1936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西渡黄河扩大陕甘苏区的命令》,并决定东征红军回师河西。同年5月16日,为了保卫和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粉碎蒋介石的阴谋,迎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进一步争取和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武装力量,中央决定陕北红军进行西征。5月下旬,野战军分两路,一路红十五军团、红八十一师先后出击陇东和三边(定边、安边、靖边)另一路红一军团向曲子、环县地区前进,六月初围攻曲子镇,歼敌马鸿逵骑兵旅三百余人。尔后,部队经环县进至七营,歼东北军何柱国部四个骑兵连,逼近海原。十月初,部队到达西兰公路上的界石铺、静宁一带,准备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十月八日和二十二日,野战军即红一方面军在会宁、静宁地区分别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会师。
过程
西征红军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敌军分布情况,决定由右路军之红十五军团佯攻宁夏,调动驻庆阳县至洪德城一带的马鸿宾东北军接替。毛泽东得悉上述情报后,一面电请东北军不要妨碍红军占领曲子、环县和洪德,一面电告西方野战军,令左路军红一军团从吴起进至华池的元城,派一部兵力向庆阳进击,阻止东北军向庆阳北上,主力则相机占领曲子及其南北一线。
马玉麟部)、一O五旅(冶成章部)堵截红军于庆阳、曲子一线。曲子镇是庆阳通往宁夏的咽喉,为国民党环县县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征红军要夺取的第一个目标。国民党驻曲子镇的有一O五旅旅部的一个特务连、三十五师骑兵团的一个排(由团副陕有录率领)及国民党环县保安大队(大队长王占英)共约三百余人。5月31日,马家军的悍勇之将--一O五旅旅长冶成章在庆阳、马岭完成堵截红军的部署之后,也带领三百多名骑兵退回曲子镇。
影响
曲子镇战斗作为西征第一战,在三军大会师及巩固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曲子镇战斗是西征战役的良好开端。红军东征对钱粮之筹集、部队之供给、兵员之补充均有所解决,为了继续从根本上解决落脚点存在的本质问题,毛泽东在西征“动员时着重说明西征的三大任务是:扩大新苏区,扩大红军,打击马鸿逵、马鸿宾的封建势力,以此来促成我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我们与东北军、西北军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由于红军是在东征遇到优势敌人的情况下挥戈西征的,因此西征战役的第一战——曲子镇战斗能否取胜,直接关系到整个西征战役三大任务的实现。实践证明,西征第一目标曲子镇的顺利夺取,打败了马鸿逵的精锐骑兵,活捉其骄兵悍将,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士气,为西征战役开了一个好头。西征首捷,对国民党军震撼极大,南线之国民党军速向阜城败退,北线木钵、洪德之国民党军闻风向宁夏一带遁去。左路红军则一鼓作气,先后占领了木钵、环县、洪德等要隘,从而控制了南北大道,扫清了向西北进军途中的障碍,迫使宁夏二马困守区内,不敢再和红军列阵较量。
其次,曲子镇战斗是三军大会师的前奏。曲子镇战斗是西征第一战,是红军西征解放的第一座县城。曲子镇解放后,立即成立了曲子县工农苏维埃政府和中共曲子县委员会,并派出红军干部帮助地方,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党政建设,组织游击队,从而为西征解放城镇的建政工作积累了经验。1936年7月17日,在曲子县花旗镇组建的陕甘宁独立师,为保卫陕甘宁红色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整个西征战役历时两月余,先后解放了曲子、环县、豫旺、同心、盐池等城镇,开辟了陕甘宁边界纵横400多里的新苏区。西征红军边解放边建政,完成了陕甘宁省的建置;扩大了红军,征集了大量资材;遍洒革命火种,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从而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为三军大会师创造了条件。
再次,曲子镇战斗是红军执行民族政策,争取全民抗战的具体体现。红军东征、西征的重要任务是争取早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迅速实现对日作战。为团结东北军、西北军共同抗日,红一军团在占领曲子及其南北一线时,毛泽东电示特别指出:在执行此项任务时,“以不与东北军正式作战为原则,对马鸿宾则坚决打击之”,为争取东北军和西北军及早加入抗日阵线打下了良好基础。红军在打击马鸿宾封建势力的同时,又坚决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广大回民群众,点燃了宁夏回族地区抗日救亡之火。在曲子镇战斗中,红军对俘虏的马家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大义,并发放路费,让其回家;对受伤的俘虏则疗伤敷药,请当地老乡用担架送回宁夏老家。尤其对号称“常胜将军”的敌旅长冶成章进行反复开导,给其治病疗伤,让他带着妻儿返归故里,使这匹被俘后仍不服气的骄悍“野骡子”最终心服口服,此后解甲归田,不仅不再与人民为敌,而且还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为民族团结、共同抗日作了一定贡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3:47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