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州梆子
传统戏曲剧种
曹州梆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作为历史上对山东梆子的称呼;又名高调梆子,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豫北的“大平调”。又因其激越高昂的特征,群众又称“舍命梆子腔”。 历史上的曹州梆子与大平调、莱芜梆子以及苏北、皖北的“沙河调”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而与豫东的“祥符调”关系则更为密切。曹州梆子东行至济宁、汶上又称“下路调”或者“汶上梆子”,下路调是因它由西而东的流布程序所确定的。
基本概况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菏泽郑州、陈州(今淮阳),南到徐州亳州,北到大名磁州,东到济宁泰安
历史渊源
曹州梆子究竟源自何处,以及它的流变过程和生成年代是不少从业人员所关注的。长期以来戏曲艺术遭受歧视,为士大夫之族所不齿,地方志中也很少记载,笔记杂著,为数寥寥。可以说,历史上的文字记载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在研究比较的过程中就要借助有限的文字资料和参考老艺人的口述解说加以分析认识。
(1)清人严长明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说:“院本之后,演而为曼绰(注:俗称高腔,在京师者称京腔),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加以弦索。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本土所近者少变之,是秦声与昆曲体固同也。”(此引文是说梆子戏起源于陕西、山西,即今所说“山陕梆子”,流传到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而起了变化,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梆子腔。)
(2)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秦腔明代已有……此调有山陕调、直隶调、山东调、河南调之分。”(此引文是说梆子戏的生成年代及其分属。作为梆子腔系,山东与河南有明确的区分。)
(3)齐如山在《中国戏剧源自西北》一文中说:“……梆子腔……来源于陕西的秦腔,如山西省的蒲州梆子、代州梆子,河北省的梆子腔、老梆子,山东省的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省的大梆子戏等等,都是由秦腔演变来的。”
(4)范紫东在《法曲之源流》中说:“秦腔入河东,为蒲州梆子、东路梆子、老梆子、河北梆子等,入北京为京梆子……越太行而入山东,为曹州梆子、青州梆子、河南梆子等。出潼关而河南为豫西梆子、祥符调等,其流入南部者为四川梆子、云贵梆子、江浙之南梆子等。”(范紫东先生,陕西乾县人,是秦腔作家和戏剧评论大家。《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载有条目。此引文重点介绍秦腔生成之后的四个方向的流传途经。其中,“越太行而入山东”的梆子戏与“出潼关而河南”豫西调、祥符调,两者不是一个出处。文中还清楚说明“河南梆子”(即豫东调)与“曹州梆子”是同源同流。并且是由曹州至河南商丘的流程。据此而讲,所谓“山东梆子是从河南开封传过来的”论断,不可取矣。)
(5)欧阳予倩在《秦腔》中说:“陕西梆子分东路和西路……魏长生带到北京的西路秦腔,可能是陕西的西路梆子,是起于甘肃的腔调……东路梆子传到山西,与当地的民间曲调结合成为山西梆子。”
(6)周贻白在《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中说:“陕西的秦腔,旧名乱弹……从清代康熙年间的‘秦优新声’开始,直到清末的光绪年间,所谓山陕梆子,即从未断其踪迹。”他在《中国戏剧史长编》中还说:“梆子腔……其源虽或出于陕甘一带的‘秦腔’、‘西秦腔’。而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俱各有其本地梆子,似即《秦云撷英小谱》所谓‘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
(7)祝肇年在《中国戏曲》中,说及流行于各地的梆子戏认为:“可能是在当地民间戏曲的基础上,接受了秦腔、蒲州梆子的影响而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也许更早一些。”
(8)常静之在《论梆子腔》中说:“可以认定梆子腔兴起的地区是西起平凉、天水,东至陕州、蒲州,横贯陕西关中的这样一个范围的地带。”
以上是能够搜集到的清中期及近代以来人们对于各地梆子腔成因的看法,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即是说,梆子腔是黄河流域的地方戏,虽有多种,根源只有一个,都是由山陕梆子演变而成的。
在清代末年,“曹州梆子”已由农村进入城市,同时也有了科班的组设。到辛亥革命后,虽因军阀混战,不能获得正常发展,但仍有一些知名的艺人间作演出如王锡堂(桂花油)、刘德润(红脸王)、黄儒秀、赵义庭、孙子高等。在民国初年“河南梆子”的“豫西调”还不流行的时候,这班角色,都曾被邀到开封演唱。
艺术特点
20世纪初,其红脸、黑脸全用“大本腔”(大本嗓),与现在的莱芜梆子、大平调相近;旦角最早也用大本嗓演唱,后音有的有带呕(如 剧目” 秦英征西“洪月娥所唱。),据说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了流行在河南彰德府(今安阳市)“老淮调”的影响,大部分生角演员采用二本嗓子演唱,个别演员采用本嗓演唱。高调梆子”在鲁西一带虽然自成一体。但除“梆子”外参有一部分所谓“笛戏”,或称“大笛罗罗”,其唱调近似“吹腔”,实则为“耍孩儿”调和以笛子,因有其它杂曲,乃统稳“笛戏”,至其主要声腔,则仍为“梆子”。
曹州梆子的唱腔优美动听、慷慨激昂、高亢健壮,具有“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特点,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男腔以“二本嗓”为主,生行的发音较纤细,净行的发音略带“沙音”和“炸音”。女腔的各行当都采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方法,发音多用口腔共鸣,声音圆润、音域宽广。
剧目概况
以往能演的剧目,有六百多出,角色多以生(红脸)、净(黑脸)的“袍带戏”为主,亦有部分民间生活故事戏。常演者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南》、《雷镇海征北》。此外则为“老十八本”,如《春秋配》、《梅降雪》、《千里驹》、《金台将》、《百花咏》(郭子仪事)、《富贵图》、《老边庭》、《龙门阵》、《佛手橘》、《双玉镯》、《玉虎坠》、《全忠孝》、《江东战船》、《宇宙锋》、《虎邱山》、《二进宫》、《天赐鹿》、《马龙记》等。这些剧目,大抵为首尾完整的全本戏,比方《老边庭》,即“杨家将”故事,其所包括的单折,有《闯幽州》、《两狼山》、《雁门关》、《李陵碑》、《窜御状》、《拿潘》、《提寇》、《审潘》、《阴审》、《密松林》等
对周边剧种影响
1、对柳子戏影响
曹州梆因为长期和柳子戏活动在一个共同的区域,柳子戏在其发展中,吸收了曹州梆子的七字句,形成了独特的柳子戏客腔体系。
2、对豫剧祥符调影响
河南封丘人士孙延德年少时,在菏泽一代做科学艺,成名后回河南大量收徒,据封丘县戏曲志记载,孙延德在著名的河南梆子著名的科班天兴班连授六科,收徒百余人,其中包括著名的祥符调大家陈素真,孙延德的弟子遍及开封周围各县的戏班,开封城内的三个最著名的戏班天兴班、义成班、公议班,名角大都出在他的名下。以至于开封的豫剧舞台,缺少了孙延德的学生,甚至连一台戏都凑不成孙延德先生死后,被誉为祥符调奠基人之一,豫剧理无与伦比的老师。
3、对豫剧豫东调的影响
乾隆年间曹州梆子子流入商丘,受当地民风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高调”——豫剧豫东调。
4、对两夹弦的影响
在两夹弦的发展中,菏泽著名演员王文德,艺名“小艺(音)”,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在中、青年时期从旦行,后改为须生。
王文德将山东梆子、柳子戏的表演程式融入到两夹弦的表演中,使表演更趋完美。在音乐方面,增加了笛、笙、唢呐等乐器,改革、丰富了两夹弦的唱腔、板式,特别是后来他通过演唱方式等方面的改进,使得须生的地位与表演形式等都有了很大提升。此外,当时他还与其他演员一起培养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而这对两夹弦的发展与流传起到很大作用。
科班分布
鲁西南是“曹州梆子”的主要发源地。早在明末就有本地梆子戏存在,清初已相当流行了。从清代初期至建国前的二百多年间,曹州梆子班社遍及菏泽各地。较有名的有:
菏泽市曹楼曹家班、锅饼口刘惠廷班、张丕荣班、龙王冯班;
定陶的大兴班、车山义堂公班;
曹县的牛家班,吕围子班、孙老家班、
巨野的大姚班、大义集班、田状元班;
郓城县的福盛班、王沙窝班、八班;
东明县的两三义堂班;
单县的黄鹤楼班;
鄄城县的吕家庄大吕班、董口班、箕山王二麻子班;
成武县的三班等
梁山县的寿张集井班。
此外,黄河以北的莘县、临沂地区的费县以及河南的范县等地,也都先后成立过曹州梆子班社。
约在公元1900年前后,巨野县创办了女班,“曹州梆子”开始有女演员登台,其他班社也陆续增添了女演,员扮演旦角。
这些班社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演员,如人称戏子状元的红脸岳登鹏、黑脸张学为、“花脸兴”岳兴、“红脸王”刘法润、红脸“新头”许忠新、小黑头薛忠奎、文武生“黄娃”黄儒秀、黑脸“一声雷”张朝云、红脸“舍命王”郭进安、旦角“老少迷”周兴花、花旦“银铃铛”等。他们唱、念、做、打俱佳,红极一时。
其中著名大兴班解放后有定陶来到菏泽,定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1958年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0 23:43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况
历史渊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