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兴菜刀是湖北
武汉手工业
老字号产品,素以“前薄后厚、刀板平整、前切后砍、刀口锋利、切姜不带丝、切肉不带筋、砍骨不卷口”而闻名。曹正兴菜刀的创始人曹月海,是武汉市
黄陂区郝家庙大曹湾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正月,筹办一盘行炉在汉锻制菜刀,取标记为“曹正兴”。
简介
筹办一盘行炉在汉锻制菜刀,取标记为“曹正兴”。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曹氏第二代经营。次年,在汉口张美之巷开设曹正兴刀店,以“钢火纯正,货真价实,夹灰卷口,包掉回换”而取信于顾客,生意极为兴隆。
民国初年,传至曹氏第三代,改变经营方式,大量收购刀坯,经整形、淬火后镌上曹正兴牌子,以高于同行30%~50%的价格出售,旺季时日获纯利达60块银元。尔后,因曹氏后裔挥霍无度,营业日渐衰落。武汉解放前夕,由第四代曹文治筹资复业。
发展
1955年合作化运动中,老二房曹正兴、曹正大、曹正太及曹正兴、汤大兴等组成第四刀具生产合作社。同年5月,改名为“武汉市曹正兴刀具生产合作社”,有职工39人,6盘红炉。1959年,菜刀质量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荣获湖北省红旗单位称号,并出席全国群英大会。1961年以机械生产和传统工艺相结合,从下料、锻打到冷作,逐步形成流水作业生产;在材料上亦改用复合扁钢,变红炉夹钢生产工艺为红轧压坯、气锤锻制代替人工锻打。次年,市手工业局对曹正兴菜刀作质量鉴定:刀口利、钢火好、刀面光、刀柄牢、品种多,并被命名为名牌产品。产品行销内蒙古、陕西、广西等地,还远销港澳、日本、毛里求斯等国家和地区,年产能力达12万把。从1961年起连续五年在全省同行业历次评比中均获第一名,列为全国优质菜刀。
曹正兴创业时,即按湖北人喜爱猪牛骨头煨汤的生活习俗,研制出前薄后厚,前切后砍,切砍兼用的锥形板式菜刀。其用料考究,选用美国宝剑牌钢材(约当50#碳结钢),钢质好,硬度适中,锻制的菜刀既刚且柔,刀刃锋利不易崩口或卷口。在操作上,刀板两面走锤,形成以“走得稳,夹钢紧,贴得平,刀口均匀,青钢白铁分明”为特征的技术操作方法。并总结一套“三钢(试钢、锻钢、夹钢)、“四口”(铲口、提口、直口、磨口)、“一淬火”(涂泥后平烧刀背再下水淬火)的传统生产工艺。
成立合作社后,囊括汉口各擅所长的5家刀店,有以菜刀驰名的老二、三房曹正兴,以屠宰刀著称的曹正文,长于厨刀的曹正大,精于书简刀具的曹正太。并荟集武汉刀剪行业中有声望的汤先柳、雷元福、曹兴汉、胡家万、戴国保、刘友清等名师巧匠,发挥其技术优势? 但自70年代以后,曹正兴刀厂发展缓慢。资金短缺,厂房狭小,设备陈旧落后。到1985年底,曹正兴刀厂有职工134人,厂房建筑面积1 800平方米,各种专用、通用设备42台(套),有50%带病运转,唯一的一台自制齿轮剪板机已使用二十多年。生产品种有民用菜刀、餐馆厨刀、杂件刀、屠宰刀、工业用刀及各种异形刀六大类,300余种规格,年产能力31.5万把。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江汉北路的武汉市曹正兴刀厂发明的组合菜刀更是在1988年申请专利成功.组合菜刀是对菜刀的改进,在现有的一体式菜刀工艺复杂落后,老式菜刀不能适应切砍挖削多种要求。而新型组合菜刀是将刀片与刀柄制成
装配式结构,是通过刀片上的装配孔和刀柄体上的固定销完成的。这样的刀片工艺简单,便于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这种组合菜刀换上不同刀片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要求。
品牌
质量+信誉+成功营销=品牌
“金字招牌”来之不易
“像很多‘老字号’一样,创‘曹正兴’这个牌子不容易!”记者辗转联系上曹正兴刀具的后人曹文显,76岁的老人提及祖辈苦心经营创下的品牌时,不无感慨。
清道光年间,曹文显的曾祖父曹月海和亲戚从黄陂老家来汉谋生,盘缠用完后,几天未进食晕倒在地,后在一好心人的帮助下,开始挑担子打铁做刀具,勤扒苦做很久,在汉水边搭个棚子做。
曹文显说,“曾祖父很有经营头脑,那时就懂得营销”,起初销路不好,曾祖父把生产的刀送到肉案上,请屠户们先试再买,就这样,声誉逐渐起来了。有了一定积蓄后,曹文显的祖父辈在张美之巷(今民生路)开了个前店后厂的作坊,店名即是“曹正兴”。“最兴旺时,24名工匠围着六盘红炉不停生产,仍供不应求。”
深知创业不易,曹家人很爱惜“招牌”,每把刀具出厂前,都要由“掌桌”(即资历最老的师傅)一把一把地检查,质量不合格的,要回炉重新锻打。“除了重质量、营销外,‘曹正兴’还讲信誉。”曹文显称,他小时候,看到曹正兴刀具的招牌上有八个字,即“夹灰转口,包掉回换”,质量三包,只要顾客拿着残次品来店,店里会连忙换同样型号的新刀给顾客,并表示歉意。“不光‘曹正兴’,很多‘老字号’早年对产品都是精益求精,同时很注重创新”,
武汉市商务局服务业及老字号企业振兴处一负责人介绍道。譬如,另一名黄陂人白海山于1938年创建“白海记”旗袍,将传统旗袍改良为滚边、嵌牙、紧身旗袍,并不断紧追形势改进,使其成为风靡武汉三镇数十年的招牌。旗袍制作要“掐斤掐两”,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做出的衣服才能宛如人的第二道肌肤,白海记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能把牌子做砸了”。
没落“老字号”也曾盛极一时
如今多只留华美记忆
“民间曾有‘北有
王麻子,中有曹正兴,南有
张小泉’之说”,“曹正兴”质量过硬,加之武汉九省通衢的地位,最鼎盛时曾名噪长江中游一带。”曹文显自豪地称,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外地客商一下订购了2000把刀具,工匠们加班加点地赶制,成堆的刀具堆得院内无处下脚。
事实上,如今没落的老字号都有过盛极一时的辉煌,拿“白海记”旗袍而言,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它都是老武汉人心中一段华美的记忆。“白海记”最火时,不仅闻名江城,上海、南京等地的贵妇也纷纷慕名而来,还有不少从香港专程来武汉定制旗袍的客户,随着“
白海记”的出口,声名更是远扬海外。
提起“老字号”,餐饮业不得不提。老字号中餐饮企业占大头,据专家考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厨师大批来汉开馆,加之武汉城市人口陡增,餐饮业盛行一时,许多餐饮“老字号”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老字号”处于鼎盛期,餐饮“老字号”曾占武汉餐饮业的半壁江山。
其中,最知名的,当数被毛主席称赞过的
老通城豆皮,其制馅、煎制等都相当考究,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煎出的豆皮才会外脆内软、油而不腻。“老通城”出名,除了其独具特色的“三鲜豆皮”外,还因它与名人结缘。毛主席曾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其后,光临过老通城的名人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这些名人的照片曾挂满昔日老店的四壁,老通城一度成为外地宾客对武汉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