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顺庆,男,满族,1954年2月生于贵阳,湖北荆州人,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术院长,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
人物经历
1954年2月,曹顺庆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
1971—1976年,在贵州省军区文工团乐队工作,其间于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7年,进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学习。
1980年,考入四川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
1983年,留校任教。
1984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198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破格升任四川大学副教授。4—7月,赴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中心任访问学者,参加香港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任讲评人。
1990年,破格升任四川大学正教授,任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开始招收硕士生。同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1992年,赴
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任访问学者一年。
1993年,转至美国
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任访问研究一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4年3月,回国,任四川大学教授、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比较文论方向博士生导师,开始正式招收博士生。10月,任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1996年,任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同年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
1998年7月,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
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4年7月,任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2017年,任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
2018年,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曹顺庆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历经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西比较诗学的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研究、比较文学跨文化研究、比较文学跨文明研究、文学变异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一步步地向比较文学研究的纵深方向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曹顺庆在中国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
截至2022年12月,曹顺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
人才培养
曹顺庆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自主创新意识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他秉承“中西融通、科教相长,注重话语理论建设,引领学术前沿、加强文明互鉴与交流合作,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创新理念,建构了以阅读中外原典为核心的教学新方案,将阅读经典转化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原典,以期实现中外文化典籍导向式、沉浸式、问题式阅读,实现与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并由此探索出以原典细读展开文明溯源的有效路径。
同时,曹顺庆提出“学术传承、话语创新”的人才培育理念与思路,创建由师生共同组成的高水平学术团队,带领学生进行话语理论建设,合力攻关“理论建构”,提炼核心学术话语,将理论创新融入教学与科研,主张建构中国文论话语、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创新话语。由此,在师承关系中实现教学相长,通过继承、发展、变革、超越形成学派,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曹顺庆不仅引导学生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心怀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多元化发展,而且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固化思维、求实创新,在中国国内国外一流学者合作建设的教学科研平台及本、硕、博的教学中,他指导学生依托学术论文写作、国际会议交流、国家级科研项目建设并从重大项目中孵化新项目等多种途径开展学术实践,持续建构学科新话语。
截至2022年9月,曹顺庆已培养出百余位优秀博士生,如上海交通大学资深教授
叶舒宪、西南民族大学校长
曾明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会长
徐新建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王晓路教授、“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蒋承勇教授、
高玉教授 、
李伟昉教授等。
曹顺庆先后担任了《
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莫斯科出版社俄语版2017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四川大学全校学生必修课教材《中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初版,2018年再版)、《比较文学变异学》(商务印书馆,2021)等15部重要教材的撰写与主编,还担任了17部“教育部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系列教材(重庆大学出版社)、7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原典阅读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总主编。
截至2022年12月,曹顺庆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曹顺庆开创的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使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中国人文社科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评)
“曹顺庆是比较文学领域的顶尖学者。”(
封面新闻 评)
“入党49年来,曹顺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以坚定的信念、渊博的学识、创新的意识、求真笃行的品质,全身心地投身于中国学术研究、学术话语构建与教书育人的宏大事业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卓越智慧和重要力量。”(
四川大学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