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卓
原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曾卓(1922年3月5日—2002年4月10日),原名曾庆冠,笔名柳江、马莱、阿文等。湖北武汉人。
人物生平
曾卓,原名曾庆冠,老家湖北黄陂蔡家榨镇。1922年3月5日生于汉口。1928年,曾卓进入汉口市第六小学读 书。高小毕业前,受青年教师刘老师指引帮助,在汉口《新民报》儿童副刊《小国民》上发表过数篇习作 ‚引起对写作的兴趣 。1934年,曾卓进入武汉市一中上初中、喜爱足球、热衷文艺 。结识了熊家凤等倾向进步的高班同学,参加“读书会”,开始接受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新文艺思想影响。
1935年,曾卓的散文习作《一件小事》刊登于夏丐尊叶圣陶主编的《中学生》杂志的《文艺年刊》上。“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时,参加武汉学生响应北京学生的游行活动。1936年10月,曾卓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此外,他在武汉《时代日报》副刊 《时代前》上开始发表诗、散文和杂文习作。诗篇《生活》系早期作品,刊发时首次使用 “曾卓”这一笔名。
1937年春,“读书会”三成员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曾卓被市一中开除,夏天转学去黄冈县仓子埠正源中学,并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3月,曾卓通过地下党员夏邦华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曾卓初中毕业。武汉沦陷前,只身流亡重庆。在重庆复旦中学上高中,担任学校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支部领导为王大化。与同学组织“吼声剧团”和“复活社”,从事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1月,曾卓写新诗《别》,发表在章靳以主编的重庆《国民公报》文艺副刊《文群》上,正式开始文学创作。重庆《大公报》编辑谢贻征在评论抗战诗歌的文章中,称《别》的作者为“少年雪莱”。同期诗作《门》《狱》等。1940年,因曾卓的进步活动受到学校当局注意,三个学期后又遭重庆复旦中学“默退”,转入重庆东方中学,因组织剧团、歌咏队(演唱《黄河大合唱》),又成校方和特务学生的注意人物。同年夏,曾卓冒酷暑步行百里到北碚,结识青年诗人邹获帆。
1941—1942年,曾卓与邹荻帆姚奔冯白鲁冀汸绿原等友人合编《诗垦地从刊》,同期诗作有《母亲》《青春》《爱》《乞巧窟》《埋葬》《除夕》等。1941年,曾卓高中毕业。经邹获帆介绍,在复旦大学校友服务部任职,也当过话剧演员(演过《重庆廿四小时》)及剧团导演,都因政治上比较暴露而被迫离去。1943年2月,曾卓到贵州毕节县川滇东路公路局做办事员,上班偷写独幕剧《同病相怜》、《桃园记》等。同期诗作有《抒情两章》《小城之冬》《流浪人》《行列》《拍卖》等。同年秋,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和进步同学组织文艺团体“桔社”,定期出版墙板,举行诗歌朗诵会;组织“中大剧艺社”,演出夏衍的《上海屋檐下》、老舍宋之的合编的《国家至上》、契诃夫的独幕剧《求婚》及鲁迅的散文诗剧《过客》等。1944年,曾卓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写《抗日救亡宜言》。诗文学社出版第一本诗集《门》。参加《诗文学丛刊》和 《诗文学丛书》的编辑工作 ,并写诗《熟睡的兵》 《恋歌》《江湖》《在每一个早晨》等 。1945年,曾卓在重庆建国出版社出版儿童小说《小鲁滨逊的一天》。
抗战胜利后,1946年夏,曾卓随学校复员到南京,中途下船,回到阔别年的家乡武汉。与相识的邵荃麟葛琴夫妇重逢。当年7—10月,接手葛琴的汉口《大刚报》副刊 《大江》的主编工作,葛琴夫妇去香港。11月,中央大学在南京开学,曾卓去南京读书一年。独幕剧《同病相怜》被收入《处女的心》戏剧集,由上海文光出版社出版。1947年,南京“五·二〇 ”学生运动后不久,为摆脱特务监视,曾卓曾到上海暂避。大学毕业考试完,即返回武 汉,边教书边编辑《大刚报》副刊《大江》。该刊团结了一批进步作者,为争取民主新中国的诞生而写作‚给荒芜的武汉文坛带来了亮色和生机。该时期,曾卓以各种笔名(柳江、方亮、方洛、林薇、马莱等)在《大江》和《新湖北日报》副刊 《长江》上发表短篇小说、杂文和散文,发表的诗篇有 《一撮土》《不是囚徒 》《铁栏与火》等。1948年,曾卓曾去邻近解放区的鸡公山一所中学教书,后受到特务监视,为摆脱特务抓捕而下山。1949年5月,武汉解放‚曾卓专职任《大刚报》支部书记、副社长。
1950年,曾卓兼任湖北省教育学院、武汉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1951年6月,曾卓参加全国第一次赴朝慰问团 ,回国后发表《赴朝日记》。此外,在武汉通俗读物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痛苦与欢乐》(笔名柳江)和文学短论 《在现有的基础上向前》、独幕剧《祖国的孩子和母亲》刊于《新华月报》。1952年,《大刚报》改组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改名为《新武汉报》,仍担任副社长。1953年,《新武汉报》改名《长江日报》‚曾卓兼任武汉文联常务副主席,并参加全国第二次文代会。1955年,曾卓卷入“胡风集团案件”,被隔离审查。1961年10月,曾卓被分配到武汉话剧院任编剧,写作剧本《江姐》。1963年,曾卓创作多幕话剧《清江激流》及多幕儿童话剧《谁打破了花瓶》。“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卓遭到不公正对待。1970年,曾卓写诗 《悬崖边的树》和《火与风》。1971年,写作《感激》和《无言的歌》。
1973年,写作诗歌《海的向往》。1979年12月,曾卓被平反,重新担任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年,写诗《呼唤》《心的颤栗 》《再过神女峰》《最老的朋友的关切和祝福》《重庆 ‚我又来到了你身边》等 。1980年,曾卓写诗《我还记得...... 》《听歌》《从夜的抒情到阳光下的抒情》等,并改编多幕话剧《莫扎特》‚先后发表于《长江戏剧》和《广州文艺》,后改为广播剧,由话剧院演播,获全国广播剧评比一等奖,并由武汉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录音磁带。1981年,曾卓的散文集《美的寻求者》在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诗集《悬崖边的树》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外,湖北电视台拍摄《诗人曾卓》专辑 。1982年,写诗 《生命的激流》《征服大海的人》《海之谜 》《是的,我还爱着》《我的心跳着...... 》《让我们高唱这歌中的歌 》等 。1984年冬,曾卓参加第四届全国作代会,被选为理事。1985年,在湖北省作家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副主席。1987年,曾卓诗论集 《诗人的两翼》由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 。1990年,曾卓任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客座教授、中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1996年12月,曾卓参加第五届全国作代会,被选为中国作协名誉委员。
2002年4月10日,曾卓逝世,武汉地区举行了隆重的 “追思会”。
社会荣誉
1986年,《老水手的歌》获第二届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1988年,《听笛人手记》获全国优秀散文奖;2003年,在曾卓去世一年之后,获得国际华人诗会当代诗魂金奖。
人物生活
亲属关系
祖父曾梁府,原在家乡种田‚后到武汉谋生。父亲曾觉先,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姓段‚以“父母之命、媒灼之言”嫁入曾家,后被不满包办婚姻的丈夫遗弃‚带儿子依公婆过活。抗战期间,曾卓母亲逃亡广西,1944年在贵州与家人失散,病亡当地。曾卓夫人薛如茵。曾卓长女萌萌,是从事人文研究的知名学者。
亲友回忆
刘绪贻:从1946年起,因各种原因,我已逐渐倾向于中国共产党,到1947年9月,我在武汉大学执教后,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已经明显地体现出这种倾向性;1949年初,又以中国共产党外围组织成员身份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曾卓1947年在中央大学毕业后,回武汉市任 《大刚报》 副刊 《大江》 的主编。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中,彼此已逐渐相知,甚至同气相求、同心相励,但仍缘悭一面。大约是在 1953 年四五月间,我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列席武汉市党员代表会议。曾卓作为正式代表,当时已有十五年党龄,但他却不以老资格自居,积极热情地、谦和诚恳地和我这个列席的代表接近、交朋友。我虽未明言,心里是非常感激的。自此以后,我作为武汉市总工会的宣传部长,他作为武汉市文联的常务副主席,虽然在工人文艺运动这个问题上有些不同的意见,但我们的关系一直是“和而不同”的。
出版图书
相关研究
苏喜庆.“有型”与“无形”交互的诗意构筑 ——曾卓《悬崖边的树》空间话语形态分析[J].星星(诗刊),2020,(第29期).
鲁雯.秩序与自由的伦理——曾卓的图像、符号隐喻[J].美术观察,2019,(第7期).
余辉.试论曾卓诗歌中的亲情[J].语文学刊,2013,(第13期).
余辉.试论曾卓的爱情诗[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第8期).
余辉.曾卓诗歌研究综述[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第4期).
胡克庆.曾卓的戏剧成就[J].武汉文史资料,2004,(第3期).
张厚明.曾卓诗歌艺术简论[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第4期).
社会评价
张永健:曾老的一生代表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和品德。他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性格是倔强的,理想是远大的,情感是火热的,成就是辉煌的。
社会纪念
2019年3月26日,曾卓诗歌馆在诗人故乡、黄陂区蔡家榨街花乡茶谷开馆。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诗人聚集在这里,共同见证曾卓诗歌馆的开幕,缅怀其诗歌精神。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1 21: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