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香港一名街头涂鸦者,涂鸦创作均为用毛笔书写之汉字。行文讲述自己以及家族的过往事迹,以及“宣示”对
九龙的“主权”,因此得“九龙皇帝”一称号。他虽然不良于行,然而九龙各区包括
观塘、
尖沙咀天星码头等,以至九龙以外的
香港岛中环和
西环等地都可见他的
笔迹。曾氏涂鸦超过50年,笔迹遍及港九各区,且内容异常,让香港市民留下
深刻印象。曾氏的涂鸦作品也曾于2003年
威尼斯双年展展出,是唯一一位香港人获展出作品。
相关影响
2007年7月25日,“
九龙皇帝”“驾崩”消息曝光后,香港报章均有大篇幅报道。文化界人士
梁文道认为曾“绝对是港人的
集体回忆,亦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何谓艺术。”街头艺术家
MC仁也表示欣赏曾灶财作品,“把街道当画布,他是第一个,而很成功。”书法家易斐同意曾灶财作品是香港文化一部分,值得尊重,但就艺术美感而言“难登大雅之堂”。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李卓人认为曾灶财代表香港基层
本土文化。
虽然早前大部份涂鸦已被政府清理掉,但在曾去世的消息公开后,香港特区政府表示不会清除现时遗留下来的涂鸦作品,并会考虑保存的方法。
生平
早期经历
曾灶财生于广东肇庆
莲塘村,与年幼15岁的妻子文福彩育有4子4女。当中3名子女已去世,大女儿及二女儿分别嫁往英国及
荷兰。曾氏16岁定居香港投靠舅舅,当
建筑工地及
垃圾站工作时被
压伤腿部,自此要靠拐杖走动。
曾灶财整理祖先遗物时,发现九龙部份土地(
九龙城)被割让给英国之前,曾获御赐为他祖先的食邑(封地)。香港成为英国属地后,他们却不再是九龙的地主。曾氏不满政府“霸占”其土地,故开始四出禀状,经常在家附近涂鸦“宣示主权”。
曾灶财多次因为涂鸦问题与市政人员及警察发生争执,亦屡遭带走、检控,但警方多以警诫或罚款了事。曾妻因为忍受不了其涂鸦习惯,最后舍他而去,留下曾氏领取援助金过活,独居于
观塘翠屏邨。
97年之后
1997年,香港的著名
时装设计师邓达智采用了曾灶财的涂鸦来设计时装,引发
社会讨论曾灶财作品
版权问题。邓达智指他不过是从街上的涂鸦作时装设计的题材,而这些涂鸦是
公共财产,所以并不构成
侵权行为。然而,反论指涂鸦原创者仍然在世且身分众所周知,认为未经原创者同意采纳作品属侵权行为。事后,邓达智撤回其时装创作
曾灶财在2001年拍摄
清洁用品蓝威宝广告,获得少量报酬,
社会福利署继而从曾氏综援金额扣减广告
酬金,被指为“从乞丐钵里拿饭吃”。
2003年6月,曾灶财在家里隔着铁闸被一名女贼偷钱;他一时称被偷数百港元、一时称五万元,前言不对后语。事后他大发雷霆,大喊:“拉佢入
赤柱天牢,斩佢!斩佢个头!”警方录取
口供时候,曾灶财在签署栏大肆挥毫,写上自己的名字外、又写上两名儿子的名字,让警员哭笑不得。
2004年之前,曾居于观塘翠屏邨翠乐楼;有记者前往
他家采访时,他
常会索取
小费,但香港记者只会随意买数个
鸡尾包或
菠萝包作为贡品,偶然也会为他送上一盒
叉烧饭。他的居室异常混乱,哪些是垃圾、哪些是个人收藏品,往往难以分辨得清。一些曾探访他的人说,曾翻开他随意放在家里的报纸,旋即有10多只蟑螂四窜。
2004年,曾灶财因脚患复发而入住基督教联合医院,后获友人及社工安排迁出
公共房屋,入住
秀茂坪一私营
安老院。 2004年10月底,他的作品被拿到
苏富比拍卖,金额一半归曾灶财,另一半用作筹办
艺术展览;
底价1万元,每口叫价1000元,后因投标激烈而改为每口2000元。最后作品以55,000港元成交,由一名
康姓太太投得;记者事后访问曾灶财,他反问:“是康熙的后人吗?”
其人身后
2007年7月15日下午,曾灶财因
心脏病于九龙医院病逝,享年86岁(有说联合医院)。死讯于23日开始在网上流传,有网友声称其家属在该
护老院工作而得到第一手消息。同月24日被写进中文维基百科,后于翌日被传媒报道。各媒体曾一度把曾灶财的逝世日期弄错为同月17日。
相关媒体创作
曾灶财的传奇故事曾多次被
香港电视节目采用。1980年代初,电视剧《
流氓皇帝》以曾灶财的故事为蓝本,讲述
郑少秋饰演的主角“
朱锦春”在
满洲国灭亡后流亡香港。其后在一个讲述记者及
社会工作者的电视节目《
无冕天使》(
陈敏儿主演),亦由
刘江扮演“曾阿财”的角色影射他。在1998年,刘江也在《
乐坛插班生》再次扮演他。
电影《
开心勿语》中的男主角“曾灶才”(
曾志伟饰)虽然名字与“曾灶财”的发音一样,但无论其身世或电影故事内容均与曾灶财无关。
香港著名的
Beyond乐队曾经写过一首歌《命运是你家》,描写的就是曾灶财。
霍耀良执导的2000年电影《
九龙皇后》,其海报及宣传图设计也使用了曾灶财的涂鸦作品。
MP4曾经有一首歌曲名为《
九龙皇帝》,于2001年收录于同名专辑。
2002年香港的一套以香港政局为题材的舞台剧《东宫西宫》的主角亦以“曾灶财”来命名。
2005年,世界潮流时事杂志《COLORS》第65期以曾灶财涂鸦作品照片,作为该期讲述言论自由的封面。
不少本港电子及文字
媒体评论及创作,更喜以“曾灶财”名字影射曾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
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