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屋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市龙南镇红岩村月屋小组。月屋围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围屋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方形,面阔68.2米,进深90.5米,占地面积约614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在江西赣南——龙南市红岩月屋村和全南县烧斗村,有1100多个月姓人。据《月氏家谱》载,赣南月氏是元末阔察儿的后裔,月阔察儿号沧海,是
博尔忽的后人。博尔忽与兄弟博尔术、木华黎和赤老温因忠勇辅佐蒙古大汗铁木真而被称为“四杰”。月阔察儿在1341年,任河南省平章政事等职。1354年12月加封为万户侯镇守赣州、信丰,在率军南征时,战死于战场。
月阔察儿原配为江都人阎氏,又娶了刘氏。南迁始祖月阔察儿去世时,已是大元帝国气数已尽的时候,他在赣州留下贵忠和时忠两个幼子,但长子贵忠早夭。到了明王朝成化年间,时忠在赣州发脉只留下已移居龙南的五世月华和月盈两兄弟,月盈的儿子们又从龙南迁居全南烧斗村,使龙南和全南两房不断发展。月华为
王阳明弟子,曾居地为现红岩月屋。
龙南月屋围附近,存在着一蒙古包式的月姓古墓,附近还有一条约400米的跑马场道。解放前,月屋围上厅厦供桌上有一尊先祖月阔察儿的画像,先祖画像手中擎着一长柄大刀,头戴宽边翎毛帽,身穿战甲,外披长袍。旁边还依存着几块蒙文牌位。
1970年以后,随着人口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月屋围人陆陆续续走出围屋,选址在碧溪、松林旁建造新房,组建了月屋新村落,为世代牢记先辈创业的艰难,为一代接一代牢记月姓渊源,所以为这座新村落取名为“月屋村”。
建筑特点
月屋围为干打垒式,围墙为石灰鹅卵石浇浆。围屋长为68.2米,宽为90.5米,有厅厦一幢,为一门三进式,内建有上、中、下三栋厅厦,上厅供桌前,有月阔察儿画像一张。围屋正门前,有池塘一方,东侧,有方形水井一座,皆有墙体卫护。正门的更远处,有山冈平阔,因正对围屋大门,被月屋人称为对门冈。围屋四角设有炮楼,围墙之上开有枪眼。
历史文化
在龙南镇红岩村月屋围屋的月海明家,珍藏了一枚苏维埃共和国1分铜质硬币。这一分钱里,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红军战士和群众血肉情深的故事。
1935年3月,从中央苏区最后一批突围出来的红军部队,经过多日的战斗已经严重减员,红军沿途收集了被冲散的指战员200多人,在时任赣南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独立十四团政委方志奇的带领下,准备前往油山集结,不料误入龙南、全南、信丰交界的金盆山,被国民党余汉谋部和龙南、定南、全南、信丰县地方民团2000余人包围。经过两天两夜的浴血奋战,红军战士终因弹尽粮绝,力量悬殊,突围失败,100多红军战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少数突出重围上了油山,有62名红军战士被俘关押在龙南镇红岩村的月屋围里。这些被关押在月屋围的红军战士,受尽折磨,一个个遍体鳞伤,饥肠辘辘,红军战士却没有一人屈服暴露秘密。
月屋围的乡亲们看在眼里,敬在心里,决定冒险给被俘的红军战士送些食物和草药。经过商量,为避免让看守抓住把柄,奶奶决定让刚嫁进门不久的大儿媳王浩昆与其他村民乘着夜色,悄悄把番薯、芋头、米果、饭团等,从窗户里塞给红军充饥。
当儿媳王浩昆送完食物和草药回到家时,却从脚底拿出一枚苏维埃铜币交给奶奶,大家疑惑不解。王浩昆解释到,这是被关押的红军战士接到食物后,一个瘦弱的红军战士从窗户扔出来的,当时铜币在地上滚了几下,好在是泥地里声音不大,她连忙弯腰把硬币塞进鞋子里,小跑着回到了家。
就这样,这枚红色硬币从月海明奶奶手上传到了他的母亲手上,之后硬币又从母亲手上传到了他的手上,一直珍藏近90年。
文物价值
月屋围是一座红色围屋,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保护措施
2022年龙南市实施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对月屋围进行了修缮。
2022年,月屋围被龙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龙南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月屋围位于江西省龙南市龙南镇红岩村月屋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