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汉语一级字,读作wèi,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古代的一种树木或繁茂,借以表示滋味(即《
说文解字》所谓的“味也”),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十二生肖中的“羊”、
五行中的“土”和表否定的副词等。
未,象形字。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未”字(图A)像树木枝叶重叠繁茂的形状,一说是翘曲而生的古代一种树冠枝条向上翘曲而生的树木,枝叶都带咸味,是“味”的本字;一说与“木”是同一字;一说是“蔚”的初文。金文中的“未”字(图B)与其甲骨文字形大体相同,小篆中的“未”字(图C)则整齐化而字形变化不大,经过隶书字形(图D)后楷书写作“未”(图E)。在字义上,“未”字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树木”或“繁茂”,借以表示“滋味”,又引申指“十二地支的第八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十二生肖中的‘羊’”、“五行中的‘土’”和“没有,不曾”等。
注:《韵会》引作“六月之辰也”。《律书》曰:“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淮南·天文训》曰:“未者,昧也。”《律历志》曰:“昧薆于未。”《释名》曰:“未,昧也。日中则昃,向幽昧也。”《广雅·释言》:曰:“未,味也。”许说与《史记》同。
《唐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并无沸切,音味。《说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之形。《尔雅·释天》:太岁在未曰协洽。《礼·月令注》: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