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杰(1900—1990),江苏苏州人,擅油画。中国第一代
油画家、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现合并为
南京艺术学院)和
苏州美术馆创始人之一。1912年,跟随画家颜纯生、
樊少云学习国画,1922年与
颜文梁、
胡粹中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并于1934及1950年创建实用美术系和动画专业。历任苏州美专
教务长、教授、西画系主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等。
艺术评价
朱士杰的油画题材以风景和景物为多。他的风景画,朴实细致、雅丽,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洋溢着画家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朱士杰的作品有韵味,有意境,具有他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油画技法上既吸收古典主义的严格,重于结构,又吸收
印象主义的用光技巧,富于色彩。他的画,细而不腻,美而不俗。他的画不是对自然风光的客观描述,而是在深刻感受中进行艺术概括,以景抒情的结晶。他的风格画,很重视意境,既严于形,又重于色,更深于情。
朱士杰的画是
现实主义的。解放后,他除了经常在故乡一带作画外,多次到江、浙、陕等省风景区写生作画。
作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先行者,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油画训练,也许仅此一例。朱士杰的油画作品主要以表现江南水乡为主,间或做一些静物描写。他的作品充满自然情趣,表现手法上受
颜文梁的影响,注重景物的写实。虽然他在油画创作上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
中国画的研习同样灌输了他的美学意识。色彩/造型/笔法/构图等方面的把握都恰到好处,宁静悠远的意境浮现于画面之间,总是能给人带来一股超凡脱俗的自然意趣。
艺术年表
1912年,跟随画家颜纯生、
樊少云学习国画,攻花鸟与山水。
1918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与
颜文梁一起研习油画,自制的油画颜料试作油画,创作油画处女作《牛》。
1922年,朱士杰与
颜文梁、
胡粹中共同创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我国最早的美术学校之一,对我国早期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朱士杰与
颜文梁、
胡粹中并称“沧浪三杰”,昵称“眼乌珠”(颜、胡、朱的吴语谐音),形象地比喻了三位视觉艺术大师。朱士杰在苏州美专长期担任教务长、教授、
西画系主任、实用美术系主任等职。
1922年7月,朱士杰与胡粹中、颜文樑等人暂借海红坊律师会所,试办暑期图画学校,此举成功后,于9月在
沧浪亭的前府中学旧址创办“苏州美术学校”,颜文樑为校长,这就是日后蜚声国内的苏州美专的前身。朱士杰与胡粹中、颜文樑亲授素描和色彩,由于当时在苏州学习西画尚为新鲜事物,三人名声鹊起。因为苏州方言读“颜胡朱”与“眼乌珠”音近,于是“眼乌珠”一时成为美术学校的代名词不胫而走。
1927年美术学校迁入沧浪亭,园内房屋山石由校董
吴子深捐资修葺,
苏州美术馆也同时设立。
1927年,朱士杰在苏州美专创建实用美术系,任系主任。他早在1924年提出美术不仅仅是绘画艺术,同时具有实用性的一面,而且会愈来愈扩大发展。这一专业后来发展成为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工艺美术”,发展成为现代工业的平面、立体、空间设计的“艺术设计”以及今天的“大美术”,这使美术学院发生结构性变化,使美术专业学生就业量增加几十倍。
1937-1943年,抗战军兴,日寇进侵苏城。朱士杰随美专辗转迁移至
上海,租借王家沙小学教室一间作为分校。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分散各地的师生陆续返校。美专成立复校委员会,推选朱士杰、胡粹中、黄觉寺等为委员,颜文樑任主任委员。接收沧浪亭后一面从事整修,一面开始招生。
1947年,朱士杰在苏州美专创立中国第一个动画系专业,为中国动画事业奠基,动画专业成为解放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身,为我国创作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等优秀动画片。同时,朱士杰是苏州美专摄影学会和西乐队的主持人。
朱士杰1940年代的作品包括《瑞光晨雾》等。
1952年,苏州美专在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并入华东艺专,朱士杰任教授。
1952年,苏州美专建校三十周年,恰逢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苏州美专在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并入华东艺专。朱士杰被派去无锡华东艺专(上海美专、苏州美专、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后不久,该校迁往南京,即今天的
南京艺术学院,朱士杰在该校任教授,直至逝世。
1954年,华东艺专迁宁更名为南京艺术学院,朱士杰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他主张将西方美术中的
素描、速写、色彩写生、透视学、解剖学引入教学,主张以“真善美”的艺术理念进行教学,他关于“求真存实”“求真为民”“求真为世”“求真育艺”的学术主张和创作实践,是对中国写实画派的重要贡献,并且培养出新中国一批著名的现实主义画家,如
董希文、
李宗津、
杨之光、
莫朴、
赵宗藻、冯一鸣、
罗尔纯、杨淑卿、
王克庆、
卢沉、徐永祥、
朱颖人、
舒传熹、吴劳、
张世简、周正、蔡诚秀、于长弓、俞云阶、
陆国英等等。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南京,受省里的有关部门的重托,朱士杰塑造了巨型的
焦裕禄像,以及长江大桥上的浮雕设计。
朱士杰1950至1960年代创作的油画作品包括《海涛》《天平山范坟》《寂静的长廊》《东山春色》《虎丘剑池》《雁汤山中学》《春风杨柳》等。
1985年,他在北京举办了个人画展,博得一致赞誉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井冈山》、《洞庭船埠》等九幅作品。
朱士杰1970至1980年代的风景油画作品包括《沧浪亭》《秋水》《莽林朝阳》《前程》《太湖风景》《寒林雪霁》《怀念》《峰峦叠嶂》《瀑布》《瑞雪》《秋色》《晚泊》等。这时期的静物作品有《野蔷薇》《瓶花十姐妹》和《月季》。
1990年春天,朱老九十寿辰,省内有关领导及有关单位,假座江苏省美术馆举行祝寿大会,并同时展出他的个人画展。
1990年的12月23日,朱士杰与世长辞,终年九十岁,归葬于姑苏新麓山前。
1992年,朱士杰夫人章雪英携子女朱曜庚、
朱曜奎、朱敏明遵照朱士杰生前遗愿,将朱士杰生平四十多幅精品交由苏州美术馆保存,苏州美术馆设
纪念厅陈列。这些传世精品,以精湛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力,给后人以绘画技巧和精神感悟融汇为一的强烈视觉艺术魅力,见证着一位杰出艺术家不朽的艺术贡献。
主要成就
作品
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井冈山》《洞庭船埠》等九幅作品。
江苏省美术馆也收藏了他《撒网》《长桥卧波》等五幅作品。
苏州美术馆收藏了朱士杰一共四十三幅油画作品,包括《寒林雪霁》《怀念》《峰峦叠嶂》《瀑布》《瑞雪》《野蔷薇》《瓶花十姐妹》等。
苏州画赛会
1918年,朱士杰和颜文梁与友人发起成立了苏州赛画会,其宗旨为“提倡画术,互相策励,仅资浏览,不加评判”。在20世纪20年代前夕,苏州赛画会以半专业的方式,形成了艺术界与社会民众交流的重要纽带,而且连动了南方和北方。
苏州美专
1922年,颜文樑和朱士杰创办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是我第一个政府正式命名的美术学校。。
1930年,学校本科增设艺术教育系和研究科。
1928年,颜文樑赴法国留学,学校行政事务由胡粹中主持。
1931年年底,颜文樑回国。他将留学期间节省出来的生活费用,为学校购置欧洲名作石膏像近五百件、艺术图书万余册,分批运回祖国。运输过程中石膏破损严重,朱士杰又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对此进行修复。在当时,苏州美专还建有专门的石膏陈列室,一度为全国所瞩目,并且后来全国很多美术高校的石膏模型教具,也多是从苏州美专翻模而来。
从1922年到1949年,苏州美专经历了近三十年的艰难岁月,在社会动荡与战争时期,努力实现现代艺术教育转型。
1952年秋天,全国高等院系调整,苏州美专并入华东艺术专科学校,即今之南京艺术学院。原苏州美专教授如朱士杰、孙文林、徐近慧、陆国英等大部分分配于此。
苏州美术馆
1927年,朱士杰与
颜文樑等筹建
苏州美术馆,陈列当代中西画家作品。1927年为建美术馆公举
黄觉寺为筹办主任。得
吴子深资助,历时130多天,终于在1928年建成开幕。
1997年1月18日,
苏州美术馆复馆,重新对外开放。
创办实用美术系
苏州美专是中国第一所开办实用美术系的美术院校。1926年朱士杰提出,美术不仅是绘画艺术,同时具有实用性的一面,并且会越来越扩大发展。
1927年由朱士杰主持,在苏州美专筹建创作实用美术系。后来发展成为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的“工艺美术”、现代工业的平面、立体、空间设计的“艺术设计”以及今天的“大美术”,这一思想使美术院校发生结构性变化,帮助美术专业学生增加几十倍的就业率。
1934年秋天,苏州美专正式增开实用美术系,由朱士杰担任系主任。
创办动画专业
1950年3月,苏州美专成立“电影制片室”,为动画科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其后
钱家俊的动画实验技术启发朱士杰,两人对此进行过多次交谈,后朱士杰和颜文梁商议,并在同年秋天在苏州美专开办了动画科,动画专业首次进入了中国高校教育,为中国的动画电影事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如
蒲家祥、
严定宪。
创办苏州美专校刊
《沧浪美》,创刊于1928年,由
黄觉寺任主编,每期约10余页,共出版3期,画集1卷,由苏州文新印刷公司承印。
1934年《沧浪美》改刊名为《艺浪》,16开本,铅字精印,并用铜版精印加上三色版彩印,仍由
黄觉寺主编。
抗战期间《艺浪》停刊,至1947年复刊,行销全国。
评价
作为中国近代美术的先行者,朱士杰与当时许多画家一样,对油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抱负,他接纳油画,深入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言传身教,使中国的
西画学子大开眼界,启迪心智,多了一份对艺术形式的敏感和对艺术语言的探索。在数十年的辛勤教学中,朱士杰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美术人才,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可谓卓越。
忙碌的教学事务之余,朱士杰勤奋创作。他多画小品,讲究法度,调子深沉微妙。画面虽不惊心动魄,却经久耐看,有着深厚的学院教养,也与他谦和平常、温文尔雅的气质非常贴近。 朱士杰九十高龄逝世于宁,按其遗愿,朱夫人章雪英将其部分作品捐赠
苏州美术馆,特辟专室,以供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