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神庙
杭州丝绸,唐宋时已有盛誉,元明清以降,更是发达,《东畲杂记》称“杭州机杼甲天”,即斯地也。其时,杭州官营的丝绸生产工场为织染局,在今红门局(闹市口)一带;而民营的丝绸作坊则集中在东园巷、艮山门附近,可谓“机杼之声,比户相闻”。民营零机户分散独行,势单力薄,他们以祭祀行业祖师的机神庙为联络点互通情况,后来还组织了丝绸业同业行会。清末民初,这种机神庙杭州共有3个。一个在三桥址闹市口、庙内奉祀的是手经指挂、初作机杼衣裳的伯余,该机神庙独尊伯余,实为皇家官织御用袍服丝绸面料的基地,尚留红门局地名;另一个在石弄口,庙中祭祀的是先蚕神,该地为蚕茧基地,尚留机神村地名。东园巷397号机神庙(为东元巷小学),是祀奉丝绸之神中最全、最集中的一个,亦是杭州丝绸同人祭祀丝绸祖师的最大议事场所。
《杭州府志》:“轩辕黄帝”庙即机神庙,建于雍正年间,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因额圯,而里人重加兴建。咸丰毁,同治重建。庙原为五开间三进,庙前有(大)荡,进庙门为戏台,两旁建有看台。正殿机神殿,中祀轩辕氏,左伯余,右褚载,后又祀西陵氏。轩辕氏即黄帝,太古之时,率众战胜了尤,有“蚕神”亲自把口吐之丝来奉献,以表祝贺,帝悦,叫人织成绢子,臣伯余(服装之神)把绢裁剪制成衣。黄帝著绢衣为礼服,大宴宾客。帝妻西陵氏嫘祖(又称累祖,蚕丝之神)找到了天蚕,养育起来,并教民养蚕治丝之法,于是民间演绎了众多妇女采桑、养蚕、制丝、织绢的动人传说,养蚕、缫丝亦成了妇女的专业。褚载(丝织之神)乃初唐名臣、大书法家褚遂良九世孙。据《杭州重建观成堂记》碑文载:“昔褚河南(遂良)”之孙名载者,归自广陵(杨州),得机杼之法,而绸业以张”。宋至道元年(995),俚人早就把褚载奉为丝织之神而在褚家堂(小庙巷之北小井巷后),并建成张御史巷,为新华路一段,建“通型庙”以祀。东园巷艮山门一带是杭州丝绸零机户集中的地方,差不多每条巷弄都有机杼之声传出。 东园巷机神庙内原置有石碑六通,记录了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光绪三十年(1904)杭州机坊织匠与机坊主斗争的情况,内容翔实、真切。1962年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1月,东元巷小学建教学大楼时拆除原庙,其中五块石碑运至杭州孔庙(碑林)保存,另一块石碑仍嵌在围墙内。
新密市牛店镇月台村有座古老的“机神庙”,庙内墙上画满了彩色壁画,壁画都是种桑养蚕、缫丝织绸的故事图案。但庙里敬奉的机神爷和机神奶奶却不是两口子,也不是一个地方的人,而且还不是一个朝代。
相传,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月台人就有了抽丝的缫车和织帛用的机杼,但都是手工操作,效率很差。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继位,他勤于政事,仁政爱民,使得这一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被誉为中兴阶段。就在这一时期,禹州市有个叫褚载的人来到月台,发现那里位于嵩山东麓,洧水主源和支源汇合,数千亩良田处在三山二水之间,土地肥沃,农桑茂盛,是伏羲、女娲为人类生存选择的好地方,大部分农家都在植桑养蚕,抽丝织帛。而他本来就是个纺织能手,看到更适合自己展示才能的环境,就决定在那里发展抽丝织帛业。看到人们的织丝工具落后,他就到处拜师求教,最后用木料做成了一部织布机。这种织布机构造简单,容易操作,织绸速度快,丝帛均匀质量高,能够织出很长很长的绸缎。褚载的名声越来越大,一直传到京都,周宣王把褚载宣到京都,专门研制织绸机械。褚载发明的织布机制作工艺和操作技术在全国得到推广普及,使全国的丝绸纺织业产生了一次很大的飞跃。褚载走了,月台人仍然记挂着他的好处,就把他作为“机神爷”敬奉起来。后来,专门盖了一座庙,塑了机神爷金身,常年供奉。
到了汉昭帝时期,河北巨鹿县出了一名女能人,对纺织工艺颇有研究,其丈夫叫陈宝光,任工部侍郎。女能人来到月台后,对褚载发明的织布机进行了改革,造成提花机,可以在丝绸上织出花纹。这种提花机被宋朝的宋应星收编到《天工开物》一书之中。月台人就把女能人称为“机神奶奶”,也塑了金身供奉到机神庙中。长期以来,养蚕、缫丝、织绸、结网成为月台人的传统副业,最盛时期的20世纪50年代,月台的丝绸作坊有80多家,织绸工匠数百人。他们织出的白绸、彩缎,特别是宋氏丝巾,曾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机神爷和机神奶奶虽不是一家人,也不是一个朝代,但巧的是二人的生日都在农历九月十六,塑像进庙时间也是九月十六,当地人就在九月十六这天请来大戏,唱给机神爷和机神奶奶看,并且一请就是三台戏,作坊主们请一台,工匠们请一台,当地百姓请一台。三台大戏对着唱,其热闹场景十分壮观,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固定庙会。乃至月台村竞选村支书、村主任,发表竞选演说时的第一项承诺,就是保证每年九月十六为群众请大戏连唱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