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近
朝鲜高丽末期、李朝初期哲学家
权近(권근,1352年—1409年),高丽王朝末期、朝鲜王朝初期的大臣、哲学家。初名晋,字可远、思叔,号阳村。出身门阀贵族安东权氏,是高丽政丞权溥的曾孙,又是李穑的弟子。恭愍王时文科及第,官至密直。主张改良封建制度,与佛教思想妥协。1392年朝鲜王朝建立后,主张改革政治,排斥佛教,积极支持改革派,成为朝鲜王朝统治阶级理论上的代言人,被拜为大提学,封为吉昌君。有《阳村集》传世。
人物生平
权近于己酉年(1369年)登文科丙科,拜春秋检阅,为王府必阇赤
洪武三年(1370年)和洪武六年(1373年),他两次参加宗主国明朝的科举,都通过乡试,第二次还是乡试第三名,但因年未满二十五,不赴南京参加会试、殿试。
洪武七年(1374年),拜成均直讲、艺文应教。同年恭愍王遇弑,北元遣使颁赦,权近与郑梦周郑道传等新兴士大夫上书都堂,呼吁不纳元使,得罪权臣李仁任、池奫。大部分上书者都被治罪流放,只有权近被认为少不更事,免于流放。
洪武十五年(1382年),拜左司议大夫,屡屡上疏规劝王禑,王禑亦纳谏,并将其谏言贴满屏风。
洪武十七年(1384年),代言(相当于承旨)一职有阙员,宰相打算让权近充任,王禑说:“此人尝为谏官,使我不得有为。”于是划去了权近的名字。后任成均大司成进贤馆提学、知制教、礼仪判书等职。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春,崔莹欲攻辽,让权近写檄文移书明朝,不用藩属国对宗主国的体例,权近“面斥其非”,于是没有用他来草檄。同年夏,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权近升左代言,不久迁知申事。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春,进拜签书密直司事。夏,与门下评理尹承顺出使明朝,请求王昌亲朝,被拒绝。十月,台谏弹劾李崇仁在出使明朝过程中做买卖,将其贬谪,权近上疏伸救,亦被指为李崇仁同党,流放牛峰。不久,李成桂废王昌,立王瑶,权近又被弹劾在回明朝途中私自拆看礼部咨文,又被流放宁海,后更被李成桂一派的台谏要求处死,因李成桂不赞成而流放兴海。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与李穑等被流放者一起关押于清州监狱,不久流放益州,翌年回到忠州之阳村,研究礼经,完成《五经浅见录》。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已登基为王的李成桂巡幸公州鸡龙山,特地召见权近,命他与郑总撰写定陵(李子春)神道碑,翌年拜中枢院使。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借口朝鲜所上表笺“有戏侮字”,遣使征撰表人郑道传。郑道传称疾不赴,权近请代其赴明,在南京对明太祖说:“小国事大,不因表文,无以达情,而臣等生于海外,学不通方,使我王之忠诚,不能别白于黈纩,诚臣等之罪耳。”明太祖肯定他的话,待以优礼,并命题赋诗十八篇。明太祖对其文章称赞有加,命让有关部门陪同他游览南京三日,又赋诗以进,明太祖也亲制长律诗三篇赐给他,让他在明朝文渊阁任职,与翰林学士刘三吾许观景清张信戴德彝等交游,并经常在他们面前盛赞李成桂回军之义、事大之诚。明太祖对权近很满意,称之为“”老实秀才”。
洪武三十年(1397年),权近带着明太祖赐给王妃康氏(神德王后)的祭文,回到朝鲜。由于此前郑总等使臣均被扣押乃至死于明朝,唯独权近全身而还,故遭到台谏弹劾,但李成桂保其无事,并录为元从功臣。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丁父忧。翌年起复,拜签书中枢院事,他两次上笺,请求终制李芳果不允。随后迁政堂文学兼大司宪,上疏请罢私兵,后任参赞门下府事。
建文二年(1400年)十一月,太宗李芳远即位,翌年赐权近“推忠翊戴佐命功臣”之号,封吉昌君。
永乐二年(1405年),丁母忧。翌年起复,拜大提学,他两次上笺,请求终制,李芳远不允,后任议政府赞成事。
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十四日,权近病逝,遗命子孙不得作佛事,按朱子家礼治丧。李芳远闻讯震悼,辍朝三日,赐谥“文忠”。
人物思想
权近的哲学思想不仅对朝鲜朱子学的发展很有影响,而且后来对日本的哲学思想也有一定影响。
历史评价
朝鲜王朝实录》:天资精粹温雅,深于性理之学,平居虽甚仓卒,未尝疾言遽色,至于摈斥废黜,死生在前,处之泰然,曾不陨获。凡经世之文章,事大之表笺,亦皆撰述。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礼记浅见录》、《东国史略》、《入学图说》、《五经浅见录》、《阳村集》。
影视形象
2014年KBS电视剧郑道传,金澈基饰权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23:2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