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培,清代
经学家,广东梅县雁洋下村人,家名叫心昌,讳中培,号根五,行一,私谥惇修。毕业于广东
学海堂书院,经学著作集有《石园杂著》等。
人物生平
李中培的家庭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背景,但是到了李中培时候,已经家道中落。据《雁洋李氏族谱》记载,中培“自弱冠失怙,母老家贫,两妹既笄,两弟尚幼”, 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他这个做哥哥的身上。
面对家庭现状,“公深虑不克负荷”,李中培决定出外闯荡。刚好碰上广州的学海堂书院招生,他便只身离家,下决心“游学羊城”。道光年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当时岭南最高学府学海堂书院。这所清代著名学府,设在广州市
越秀山上,创于道光四年(1824) ,是清代著名学者
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在广州倡办的。
在广州游学期间,李中培举目无亲,生活无依无靠,“备尝艰苦,藉修脯为旨甘”。但他怀着一股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积极学习,刻苦钻研。他在学海堂里努力学习经学知识,学习段玉裁及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等汉学家注重考据的治学路径,旁征博引,精研古籍的治学方法和学术成果。正如《雁洋李氏族谱》所说的,在学院里,他“居常手不释卷,明圣贤性理之旨,鉴古今得失之机,身体力行,老而益劭”。“凡天文地理,诸子百家,靡不博览强记。溯源订伪,以羽翼圣贤传注。” 他于学无所不窥,尤笃志经术。研经宗汉儒,而践履独取膺朱子。《十三经注疏》皆手自丹铅,四史及诸子名家文集过目悉能举其大要,成为一名在岭南颇有影响的经学家。
阮芸台相国(阮元)了解到这位学生出类拔萃,就专门召见他,“见公对策”。在相互切磋的过程中,阮元认为这位学生“博洽为拨膏火”。也就是说,阮元通过“策问”,认为李中培这位学生治学博洽精深,实事求是,不好为非常可喜之论。这就是阮元对李中培学习品德、精神和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阅。这次,李中培给阮元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据说,邓廷桢很欣赏李中培的经学研究成果。《雁洋李氏族谱》中的“心昌公传赞”记载了邓廷桢对李中培经学研究的一段评论:“邓嶰筠制府得公《不废古训说》,大为赏识。”“邓嶰筠”,就是
邓廷桢。“公”就是李中培先生。邓公在任两广总督期间,他也对广东学海堂书院十分关心,当他了解到李中培对经学的研究很有成就,闲暇之余便把李中培的著作调来看。据说,他看了李中培的经学著作《朱子不废古训说》之后,大为赏识,并给予高度评价,觉得李中培的经学功底确实了不起 。
据《雁洋李氏族谱》记载,李中培先生常把“视读书为身心性命之学,科名得失不足计也”挂在嘴边,记在心上,并作为座右铭。五年的游学生涯结束,也许是在五年的学海堂学习期间,受当时的学长陈澧、朱次琦的影响,他以学术为重,而并不急于科举功名,把科名看得淡薄。因此他决定回老家梅县雁洋阴那山粲花馆做一名教书匠,一边将自己学到的经学知识传递给家乡子弟,一边著书立说,刻苦钻研经学知识,光大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他居家与两弟友善,善待两妹,侍奉老母;他在粲花馆授徒为业,诲人不倦。对凡是来求学的,必尽情讲授,务使求学者有所得益,深受族人欢迎。族人说他生平敬以持己,诚以待人。从《雁洋李氏族谱》的记载知道,作为雁洋李氏春山公后裔,中培先生常记“慎终追远”,关心族中大事。当他知道“闽始祖火德公以下五代,旧谱未详,公游杭谒祖访确交,历绘墓图三,从侄诚中付梓,族献韪之”。这种不远千里,徒步前往福建上杭李氏宗祠谒祖并理顺宗族来源的求实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在他的精心教授下,雁洋李氏出了不少人才。有清道光年间,
李闳中参加乙酉科乡试,高中举人、大挑二等,历任龙门、电白两县训导,三水、阳江两县教谕,万州学正,提保即升知县,又任博罗县教谕,钦加内阁中书,升授琼州府教授。还有
李诗宗曾领蓝翎知州衔,任广西补用知县,历署太平府明江同知、宁明州知州……他们都是在阴那山粲花馆接受中培先生等导师启蒙后走出大山,融入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国家服务的。
李中培晚年选择定居羊城。虽然身在羊城,但先生还心系家乡雁洋。李中培启蒙自阴那山粲花馆,他对粲花馆充满了感激之情。李中培以石园来命名自己的著述,汇集为《石园杂著》,这是出于对家乡粲花馆的怀念。粲花馆创建人、李中培的先祖李焜撰有《石洞木石亭记》以记其事。粲花馆作为私家书 院,一直使用到清末,既是青年学子静心读书的清幽所在,也是文化名流流连忘返的雅集之地。
李中培在家乡时,曾在粲花馆发起文昌会。他仿照晋朝
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兰亭里的曲水流觞的诗文唱和的活动,邀请当时的海内文人墨客前来石园诗酒唱酬。他晚年旅居广州时,就请画师画“石园读书图”,画上海内名士
刘彬华、
罗天池、
谢兰生、
李黼平、
黄仲容、
黄子高、颜崇衡等题咏盈册,成就一段文坛佳话。
轶事典故
清中叶,有一位毕业于广东学海堂书院的学子,他拿着自己的经学著作集《石园杂著》,拜见曾经在学海堂担任过山长的
陈继昌,请山长为他的著作作序。陈继昌看完他的《石园杂著》之后赞叹不已,当场慨然答应。
这部经学著作集《石园杂著》被陈继昌看得起,且愿意为之作序并送其自撰楹联,它的作者就是从粤东阴那山深山里走出来的李中培。
据梅县《雁洋李氏族谱》记载:“陈莲史中丞为之作序,兼集牧之、梦得句赠楹帖云:‘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郑司农。’”
“守道还如周柱史,著书曾学
郑司农。”这是陈继昌用唐代诗人
杜牧和
刘禹锡的诗句制成的楹联。这一联语中的“守道还如周柱史”的“周柱史”是指老子。“周柱史”指周朝的柱下史,即周朝的史官,唐代御侍史职位与其相当,故唐人亦用为御侍史的代称。这是说老子是周朝的史官。老子的《道德经》流传至今。“守道”即信守之道,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守道还如周柱史”是说这位学者做人做事就像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精神一样。
“著书曾学郑司农”中的“郑司农”说的是汉代经学家
郑玄。郑玄因其曾官
大司农,故称。郑玄是以著书出名的。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郑玄著有《天文七政论》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后人亦用以称誉博学的人。“著书曾学郑司农”在这里把这位学者比作郑玄,褒扬这位学者的经学研究成就。
陈莲史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继昌,晚清时期的状元,是自有科举制度至其消亡的一千多年中13名连中三元者之一。也是清代270余年中两名三元及第者之一,是科举制度最后的一名“三连冠”。两广总督阮元创办广东学海堂书院后,曾特聘他到学海堂讲授经学。
这样一位科举连中三元的学子,官场上显赫的人物,不管其在学术上,还是在官场的地位上都算是人杰。但他竟然为一位寒门出身学者的著作作序,还为之送联。可见被送联语的学者经学功底之深,让他倾倒。
个人作品
据不完全统计,李中培生平著作计有《四书典制疑问》二十卷、《朱子不废古训说》十六卷、《四书文献考略》四卷、《孔子生卒出处考》二卷、《孟子生卒出处考》《井田沟洫图考》二卷、《军赋图考》四卷、《周官孟子王制班爵禄异同表》一卷、《四书王侯卿士图系表》二卷、《隶书分部辨伪》八卷、《检身宝鉴》四卷、《困知杂记》二卷、《四书文稿》二卷、《耕坞诗稿》四卷。汇总为《石园杂著》。
亲属成员
李中培的父亲
李嵩仑,号譬斋,乾隆壬子科举人,是著名诗人
宋湘的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