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
北魏河内公
李佐(431年~501年),字季翼,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北魏时期大臣,沙并二州刺史李宝四子,西凉王室后裔。
人物生平
李佐,有文武才干。高祖初年,兼任散骑常侍,奉命出使高丽。因完成使命符合皇上的旨意,回朝,任常山太守,赐给爵位为真定子。升任冠军将军、怀州刺史,赐给爵位为山阳侯。不久加授安南将军、河内公。改任安东将军、相州刺史。所到之处有声誉政绩。
皇上南伐,任安南将军,副大司马、咸阳王元禧任殿中将军。不久奉旨与征南将军、城阳王元鸾,安南将军卢渊等军攻打赭阳。各军没有共同的指挥,军队在城下披甲待敌,想不战而降服贼军。李佐独自统率所属部队,日夜攻打。适逢萧鸾派遣他的太子右卫率垣历生率领军队来救援,都认为势弱不能抵挡,谋划着打算班师。李佐于是选拔骑兵二干迎击贼军,被贼军打败。被判罪流放瀛洲为民。皇上征讨宛邓两地,又起用李佐,授予平远将军、统军。萧鸾的新野太守刘忌凭借城池固守,李佐率领手下的士兵攻克新野。因功封为泾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沔水以北平定以后,广阳王元嘉任荆州刺史,于是任命李佐为元嘉的镇南府长史。加授辅国将军,别镇守新野。到大军凯旋时,高祖握着李佐的手说:“沔水以北,是洛阳南门。你既然为我平定了它,也当为我好好把守。”
高祖逝世,遣命任李佐行荆州事,现任将军依旧。李佐在州,很有威望和信誉,边民乐于归附,先后归附他的有二万家左右。不久任刺史。世宗初年,征入兼都官尚书景明二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追赠为征虏将军、秦州刺史,谥号为庄。
亲属成员
李佐出身陇西李氏,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七姓十家”。
先辈
曾祖 :李暠,凉武昭王。
祖父:李翻,西凉骁骑将军、祈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
祖母:晋昌唐氏,冠军将军、永兴桓侯唐瑶之女。
父亲:李宝,镇北将军、沙并二州牧、敦煌宣公。
母亲:陇西彭氏,西海郡泰守彭含之女。
兄弟
李承北魏龙骧将军、荥阳太守、姑臧穆侯。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李茂,北魏镇西将军、光禄大夫、敦煌恭侯。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李辅,北魏镇远将军、颍川太守、襄武惠侯。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李公业,早卒。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李冲,北魏镇南将军、尚书仆射、清渊文穆候。后裔被唐高宗列入禁婚家,为唐代著名的“七姓十家”之一。
夫人
陇西辛氏,镇远将军、汉阳郡守、狄道侯辛松之女。
荥阳郑氏,郑定宗之女。
儿子
李伯钦,北魏国子学生,早亡。
李遵,北魏中垒将军、司空司马、泾阳县子。
李柬,北魏镇远将军、济州刺史。
李神俊,北魏骠骑大将军、侍中、千乘文贞侯。
李俊公,李思约的父亲。
李刿,李佐第六子,北魏司徒参军。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8 15:3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