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务滋(1893-1974),字伯潜,广东省广州府从化县大凹村人。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四期、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科毕业。1919年起任北京政府中央陆军第十二师辎重营排长,山西太原督军公署中尉副官。1921年返粤,任粤军第一师上尉副官兼第十团军士教育连连长,第一团中校团副。1924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一旅上校参谋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三师少将参谋长兼第三十八团团长。1928年任第五军第六旅旅长,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兼惠州绥靖公署主任。1929年辞职。1932年6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同年8月任从化县长。1936年9月改任新会县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第五挺进纵队司令。1938年1月授陆军中将,任第四战区五邑民众组训处中将主任,广阳守备区中将指挥官。1946年退役。1947年8月当选从化县参议会议长。1948年5月再任新会县长。1949年移居香港,1958年迁居台北,1974年9月26日在台北逝世。
李务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辎重兵科毕业。别号伯潜,广东从化人。广州述善学堂、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第三期、武昌陆军第三预备学校毕业。1909年由朱执信介绍加入同盟会,秘密参加反清活动。1919年春保定军校毕业,分发京畿陆军服务。历任北京南苑陆军第十二师司令部见习,直属辎重兵营排长,1919年8月调任山西太原督军公署军务处副官等职。1921年春应
邓铿函召返回广东,任粤军第一师司令部副官,第一师第一团军士教导连连长、团附等职。1922年春随粤军第一师北伐江西,于赣州战役中右腿负重伤。1923年春任粤军第一师参谋,兼任第一团团附,1924年初任粤军第一师(师长
李济深)第一旅(旅长
卓仁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25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司令部参谋长,不久调任该师第三十八团团长,率部参加广东西江剿匪作战。后兼任第四军军官学校教务主任,1926年10月在广州各军所办军校,奉命并入黄埔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兼任黄埔军校战术教官等职。1928年春起任广东第五军(军长
李福林)第六旅旅长,第五军第十八师师长,兼任广东绥靖公署惠州分署主任,后任广东第八路军(总指挥
陈济棠)第二师(师长
余汉谋)第六旅旅长等职。1932年6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参议,兼任广东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陈济棠)部高级参谋。1932年8月至1936年7月兼任广东从化县县长,在任期间曾捐资修筑从化太平至良口段、街口至棋杆段公路,修建街口公路桥,开发建设温泉名胜景点,创办街口中学等。1936年3月任陆军辎重兵上校军衔。1936年8月转任广东新会县县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第五游击挺进纵队司令,广东第五游击区指挥官,后任第七战区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部高级参议,广东民众抗日统率委员会五邑组训督导处主任等职。1939年2月再次被国民政府发表任军事参议院参议,1942年12月任第七战区广(宁)阳(江)守备区指挥部指挥官。1945年2月任陆军少将军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广东省政府参议,从化县参议会议长等职。1948年1月任陆军中将军衔。1948年5月再任广东新会县县长,1949年1月任广州绥靖公署高级参谋,同年10月迁移香港定居。1958年春迁移台北定居,1974年9月26日在台北寓所逝世,葬于阳明山公墓安灵塔。著有《新会抗日战争第一年忆述》等。其子李铸灵曾任台湾陆军第六军军长,退役后曾返回原籍探亲访友,并将父产业从化温泉环山堂及别墅建筑捐赠当地政府,还为其父在台湾出版有《李务滋将军纪念集》等。
李务滋,号伯潜,幼读村塾,10岁转学到广州。小学毕业后,投考黄埔陆军小学,毕业时适逢辛亥革命,随邓仲元师长参加惠州起义。不久,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后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至民国8年(1919)毕业,见习于北平近畿第十五师,任少尉,后转山西督军署任中尉副官兼军事杂志社编辑。1922年秋,在粤军第一师任上尉副官,兼第一团教育连长。不久升任第一团中校团副,参加北伐援赣之役。1923年参加西江讨陈讨沈之役。1924年任十三旅司令部参谋长。1925年任十二师司令部少将副师长,参加东征,并筹备第四军军校,任上校校务主任。1926 年任十三师上校参谋长、十三团团长。1928、1929 年任十八师中将师长、第五军第六旅少将旅长,驻守惠州。
1932年8月至1936年9月,李务滋任从化县县长。任职4年期间,积极兴办水利,修筑公路。城郊蓝田地区,每年夏季洪水淹没稻田、村庄,他动员民众,求援于驻军,修筑一条3公里多长的蓝田基围。为了解决黄场、康村、陂下一带的旱灾,他取得乡绅、民众的支持,建成了龙潭水利工程。还修筑了街口至太平场,街口至温泉、良口,街口至横杆等地的公路;开辟温泉名胜,使之成为华南疗养胜地。李务滋热心从化教育事业,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于1932年拨出专款,筹办了一间师范学校,亲自书写校名牌匾。他经常关心从化县立初级中学和县立第一小学经费、师资、设备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936年和1948年,李务滋曾两度出任新会县县长。任职期间,领导群众积极抗日。1939年3月28日,盘踞广州的日军大举侵犯新会,身兼第五游击司令的李务滋亲率不满千人的团队与敌周旋,血战6昼夜,使日军不能得逞。在缺少援助的情况下,仍秉承上级命令,向日军袭击,使其不敢西犯。抗日战争期间仍坚持施行政令,使县境大部分地区仍能维持正常秩序;并能关心民众疾苦,如指示县财政局和教育经费管理委员会清发积欠县立学校教师的七八个月工资;调解了三江、龙泉两乡为争夺“护沙费”而发生的械斗。他在新会的政绩,为民众所称赞。
1941年9 月至1942 年8 月,李务滋任五邑民众督导处中将主任。1942年12月至1944年4月,任第七战区广阳守备区中将指挥官,屡挫日军的进犯,得到国民政府嘉奖。1947年8月,被选为新会县参议会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