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
宋朝文人
李吕(1122—1198),字滨老,号澹轩,李纯德之子。邵武军光泽(今属福建)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生平
李吕自幼随从叔父李郁学。端庄自重,记诵过人。朱熹赞李吕“强学既有闻,又教诸子皆有法。”由于李吕比朱熹年长8岁,又出自李郁门下,所以朱熹对李吕也十分尊重。白鹿洞书院修复后,曾邀请李吕上庐山一同讲学,李吕欣然从邀。1179年首次从本县司前云际关入赣东北转赴,在七绝《雪中渡云际岭》中还留下了“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已到仙家”的畅怀佳作。在庐山,李吕成了朱熹的讲学挚友,广探深究。
南宋时期的光泽,属邵武军所辖。邑小而僻,每逢春夏之交尤其是灾荒之年,米贵而食艰,中下人家当产子者力不能举或弃杀之,民怨时起。绍熙元年(1190)江苏武进人士张訢出任光泽知县,欲仿朱熹社仓之法建社仓,与年事已高回县隐居的李吕“而谋焉”。绍熙四年(1193)二月朱熹为此撰《邵武军光泽县社仓记》,肯定“创立规模,提挈纲领,皆张侯之功;而其条画精明,综理纤密者,则李君之力也。”
家庭
李绍祖、李闳祖、李相祖、李壮祖系李吕的四个儿子,次子闳祖(字守约,号絅斋)、季子相祖(字时可)、四子壮祖(字处谦)都师从朱熹
李闳祖后被誉为“笃志强力,精思切论”,朱熹并将其作为榜样,留之家塾中教育启迪其孙辈们。相祖被视之“辩质祥明,用心精切”;壮祖更被评为“得受为学之要”,是真德秀推荐的“人物典型”。三兄弟深得理学真传,造诣颇深。李闳祖淳熙十五年(1185)三月陪同朱熹入朝奏事,记录朱子之语,也曾参编《中庸章句或问辑略》等。他在历官静江府临桂县主簿,和留佐广西安抚司干官等职期间,在为政勤慎明恕,官声甚良的同时,在西南桂林地区首开传播朱子理学之先河。
李相祖于庆元四年(1198)参于了《尚书集注》的修撰,后官至宣教郎。
李壮祖也担当过朱子之语的记录整理要事,后曾官闽清县尉。
三兄弟不仅学识博深,著书颇丰,且为人正直坦诚。
作品
鹧鸪天 [寄情]
脸上残霞酒半消,晚妆匀罢却无聊。金泥帐小教谁共?银字笙寒懒更调。
人悄悄,漏迢迢,琐窗虚度可怜宵。一丝恨满丁香结,几度春深豆蔻梢。
参考资料
朱熹与光泽李氏诸贤.南平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10:53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