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临
宋朝官员
李大临(1010—1086)宋成都华阳人,字才元。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累迁开封推官。神宗熙宁初,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上言青苗法有害无益,忤王安石。会秀州判官李定破格除监察御史里行,又与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头。以累格诏命,撤去知制诰归班。出知汝州,徙梓州,官终天章阁待制。
生平
李大临,字才元,成都华阳人,先后任北宋广安军知军、汝州知州、梓州知州等。进士及第,任绛州推官。杜衍为河东安抚使,举荐其为国子监直讲、睦亲宅讲书。文彦博举荐李大临为秘阁校理。但在考试选取举人时,他因为误取了作诗用错声韵的人,被责为监滁州税。不久,又恢复旧职。
宋仁宗曾派使臣赏赐馆阁官员皇帝手书,到李大临家,李大临家贫没有奴仆,正自己喂马,使臣回去上奏,皇帝说:“真是个廉洁之士。”因为父母年老,请求为广安军知军,移邛州。回京,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
神宗素来知道李大临的名字,提升他为修起居注,进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城的邢狱。他说青苗法有害无益,王安石发怒。适逢李定被任命为御史,宋敏求、苏颂相继把任命状封好退还,到李大临处,李大临也把任命状封还。皇帝批示说:“去年诏书规定,御史台官员可以不按官职上奏举荐,后来并未更改制度。”苏颂、李大临合奏:“据过去规定,御史台官员必须以员外郎、博士充任,近来的制度不限于这两种人,不是说应选官员也允许充任。李定以初等职官超过朝廷名籍,越级升入御史台,这是国朝从未有过的。侥幸之门一开,官位名器有限,岂能人人都满足其意愿呢。”皇帝又下诏晓谕好几次,苏颂、李大临仍争执不止,于是以屡次阻止诏书命令为由,责令他们回各自的班位,李大临以工部郎中出京任汝州知州。辰溪进贡丹砂,路经叶县,其中二箱变成两只野鸡,在山谷间飞斗。耕田的人捉住,别人怀疑为偷盗,上了刑具送到官府。李大临知道是奇事,迅速查明事实真相,放了耕田的人。后改任梓州知州,加官集贤殿修撰,又为天章阁待制。退休七年后70岁时去世。
评价
李大临清廉严整有操守,议论事情能识大体,因为争夺李定授官事后名气更大,世人把他和宋敏求、苏颂合称为“熙宁三舍人”。
清乾隆《广安州志》载:“字才元,华阳进士,天圣中官秘书阁校理,家贫无仆隶,自秣马。仁宗遗使觇之选奏,叹曰:‘真廉士也。’以亲老知广安军事,上言青苗,不畏权要。历官集贤殿修撰,致仕。”《宋史》有传。
传记
李大临,字才元,成都华阳人。登进士第,为绛州推官。杜衍安抚河东,荐为国子监直讲、睦亲宅讲书。文彦博荐为秘阁校理。考试举人,误收失声韵者,责监滁州税。未几,还故职。
仁宗尝遣使赐馆阁官御书,至大临家,大临贫无皂隶,方自秣马,使者还奏,帝曰:“真廉士也。”以亲老,请知广安军,徙邛州。还,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
神宗雅知其名,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言青苗法有害无益,王安石怒。会李定除御史,宋敏求苏颂相继封还词命,次至大临,大临亦还之。帝批:“去岁诏书,台官不拘官职奏举,后未审更制也。”颂、大临合言:“故事,台官必以员外郎、博士,近制但不限此,非谓选人亦许之也。定以初等职官超朝籍,躐宪台,国朝未有。幸门一开,名器有限,安得人人满其意哉。”复诏谕数四,颂、大临故争不已,乃以累格诏命,皆归班,大临以工部郎中出知汝州。
辰溪贡丹砂,道叶县,其二箧化为双雉,斗山谷间。耕者获之,人疑为盗,械送于府。大临识其异,讯得实,释耕者。徙知梓州,加集贤殿修撰,复天章阁待制。甫七十,致仕七年而卒。
大临清整有守,论议识大体,因争李定后名益重,世并宋敏求、苏颂称为“熙宁三舍人”云。
参考资料
李大临.古诗文网.
廉洁之士李大临.中共广安市纪委、广安市监察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9 14:17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