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77年9月—1978年7月,湖北省蕲春县西河驿中学读初中;
1978年9月—1982年7月
湖北省蕲春县第一高级中学读书;
1982年9月—1986年7月,
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读书,法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
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读研究生,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5年9月—1998年7月,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986年7月—1988年8月湖北大冶师范学校教书;
1991年7月—1995年9月,
湖北大学政治教育系教书;
1998年7月—2000年9月,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2000年9月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从事教育学原理和德育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做访问学者。
2013年11月任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主讲课程
教育学原理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基本理论专题研究;专业学位教育博士研究生课程:学校教育原理;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教育学原理。
研究方向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重点项目:《交往教育论》。课题编号:01JA880041。
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科技时代的学校德育》。课题编号:DEA010205。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教育研究的理论反思》。课题编号:08JA880025。
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学校德育的使命研究》,课题编号:DEA09028。
主要贡献
发表论文
1、《中国德育思想史纲》(合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负责撰写第三编和第四编的一部分,字数约16万字。
2、《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独著,20万字),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2003年获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全球问题与德育》(独著,25万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003年获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2004年获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上、下册,四年级上、下册),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2006年,分册主编。
6、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湖北省地方教材《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华中科技大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7.4万字,副主编。(共《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4册)
7、《普及与提高——中国初等教育60年》(合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8、《科学教育论》(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336千字。
9、《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208千字。
10、《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修订版),(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11、《学校德育的使命——重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280千字。
1、朱熹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伦理学》(人民大学复印资料)1994年第3期。
2、班集体与个性形成,《教育评论》1996年第5期。
3、清代乾嘉汉学德育思想的特点,《教育史研究》1996年第3期。
4、宋明理学德育思想特点探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年第1期。
5、民族文化心理与教育观念的更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6、可持续发展和道德教育,《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
7、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充实德育,《中国教育报》1998年3月18日。
8、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9、科技教育的育德功能,《
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第5期。
10、论信仰教育,《教育评论》2001年第1期。
获奖记录
2003年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2004年湖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第四届中国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
2009年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13年武汉市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