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堂
安徽省合肥市的景点
享堂又名李鸿章享堂,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合裕路南侧,在大兴镇东郊,坐北朝南,北临裕溪路,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系晚清建筑
发展历史
李鸿章是晚清军政重臣,1823年出生于合肥东乡磨店,1901年病死于京师寓所贤良寺,享年78岁。
1903年,他的灵柩由北京辗转运回合肥,葬在合肥东乡夏小郢,李氏家族后人为祭祀他,当年在墓旁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享堂。
1985年,享堂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开始原地修复,2003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2004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鸿章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通称,即在墓旁的建筑群。现存的李鸿章享堂占地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名人享堂。可分为三部分,西部是墓园区,中部是享堂区,东部是仓房区。
其归葬故里时,即由水路经巢湖入南淝河至此下葬,以后祭祀官员都由此水路上岸。旧称飨房或飨堂,实际上是李鸿章家的祖坟和祠堂。为一大型四合院,内有两组三进屋,两边各有厢房,现存砖瓦结构正堂和厢房共计444间。另有残碑两块,一块碑文载:“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文忠公祠”。
证明是祭飨的祠堂,因而叫飨房或飨堂。
一块碑文上刻光绪皇帝的祭文,有“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全权大臣”等字样。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一挂牌(编号012)保护的古树是干径有0.65米、高10米的广玉兰,现已转危为安,重现勃勃生机。2003年经修复扩建后对外开放。修复后的享堂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中国保存与复建较为完好的享堂。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西边为墓园区,中部是享堂,东边是仓房。整个享堂及墓园的大门坐南朝北,大门前建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石牌坊,上刻光绪帝所赐的“钧衡笃祜”四个大字。现修复的三座碑并列立于山门外。
《江淮晨报》2002年11月29日报道,一座誉为庐州第一牌坊的高达13米的巨型雕花牌坊在享堂门前落成。造型为四柱冲天式的牌坊上刻有光绪皇帝赐给李鸿章的“钧衡笃祜”四字。
修复后的享堂又为古城合肥增添了一个旅游景点。
交通
途经线路(共5条):6路、15路、28路、147路
景区布局
李鸿章享堂分为三个部分:墓葬区、祭祀区、仓房区。李鸿章享堂的大门口立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新建石牌坊,牌坊上刻“钧衡笃祜”四个大字,这是光绪皇帝在李鸿章七十大寿时亲赐的,以示对李的器重和表彰。该牌坊也是江淮之间跨度最大、高度最高的的新建石牌坊。
墓园区
从大门进去后,西边为墓园区。中国古代对墓葬制度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等级分明,正如现实社会中一样,对不同的官职有非常严格明显的区分。神道碑放置于神道的入口,介绍墓主人的生平和功绩,李鸿章神道碑文内容由当时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有近两千字,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李鸿章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
文字由于式枚书写,俞樾撰碑额。李鸿章墓的神道长约三十米,两侧是石像生五对,由南向北依次为石羊、石虎、石马、武官、文官,按《大清律》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可用石兽六件,六品以下官员不准设置石刻。
墓前放有石制烛台、宝瓶各一对,中间为香炉,合称石五供。墓冢高6米,直径7米,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的合葬墓。
在墓葬区和祭祀区之间是碑廊,内嵌有中国书法界的瑰宝《戏鸿堂法帖》石刻。
那么它为什么会放在李鸿章享堂内呢?这与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有关。《戏鸿堂法帖》是魏晋至宋元名家法书石刻版,由明代董其昌刻,堂名取于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飞鸿戏海”语义。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摹刻古籍石。单面刻,共有264块版面,分为16卷。刻有王献之的《洛神赋》 、顾恺之的《女史箴》、王羲之的《辞世帖》和《兰亭序》、柳公权的《兰亭诗》等90余件名家作品,是一部著名的丛帖,历来评价很高。通览全帖,历代书体之演变以及书法的时代风格和个人特点,一目了然。董其昌死后,《戏鸿堂法帖》石刻几易其主,光绪年间李瀚章将此刻石从苏州运到合肥,并筑“藕香村”珍藏。
民国32年(1943)在运入当时安徽省府立煌县(今金寨县)途中,遭日寇追击,石刻损失过半。建国后,于1953年交安徽省博物馆筹备处收藏。现有赵子昂书《雪赋》、苏东坡书《生论》、唐明皇书《 领颂》等110余块刻石。
李鸿章墓园区由神道碑、神道、石像生和墓冢等组成。
神道碑,放置于神道的入口,主要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他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由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
李鸿章墓的神道长约三十米。神道靠近墓旁设有石像生。墓前设石五供和供桌以摆放祭品。墓冢高6米,半径7米,是李鸿章与赵氏夫人赵小莲的合葬墓。
祭祀区
东边的祭祀区是李鸿章享堂的主体部分,祭祀区的主体建筑称享堂,故而将整个三部分合称李鸿章享堂。祭祀区由照壁、门厅、前堂(也叫享堂)、寝堂以及厢房组成,各建筑之间均用回廊相连。 照壁外有三块御制祭文碑,每个都高达4 米。一般人能有御制碑就很罕见,而李鸿章享堂有三块,足见清廷对他的器重。
御制祭文碑中评价他“性秉忠纯,道宏开济”,并且把他与古代良相寇准、诸葛亮、谢安、裴度相比;碑下像是只巨大的石龟,其实不然,这是传说中龙的子孙,叫赑屃。
古代人有神鬼观念,认为人去世后并非真的死去,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因而在人们营造坟墓和享堂时,一切仍仿照人生前的住处设计,令他死后也能享受到生前的待遇,所以前面也有门厅,中间是前堂,相当于客厅,后面的寝堂是死者休息的场所,与住所不同的是,没有床而是摆上了灵位。一般来说,整体规格比生前的略小一些。
享堂的门厅内有一道屏门,过去屏门一般不开,只在春秋大祭和重要人物来祭祀时才打开,一般人只能从两边绕行。平时享堂普通人是不能涉足的,据采访原享堂的佃户家人介绍,他的父亲在享堂旁边住了一辈子,也没能进去看一看里面的样子。一进院内树立了八个木柱,称招魂幡。院内东北角有一棵广玉兰树,已有百年历史,和享堂为同时期的产物。广玉兰树原产于南方的,据说是慈禧太后特地赐予立功的淮军将士的,才在合肥地区广为栽种。李鸿章作为淮军的首领,自然也有封赏。所以,今天广玉兰才会成为合肥市的市花。
前堂也称享堂,座北朝南,五开间,明三暗二,前廊轩下有精美的雕刻。前堂内悬挂有七块大匾,正中两块是“均衡笃怙”和“调鼎凝 ”,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御赐给李鸿章的,这两块匾均为黑地金字,四周雕有八条金龙,加上匾上的皇帝之印,则就是九条龙了,象征着尊贵之极。当年前堂正中还挂有一件血衣,是中日甲午战争后李鸿章赴日谈判期间遇刺时身穿的衣服。李家人为什么把血衣郑重保存在享堂呢?是因为一方面可以显示李为国尽忠不惜性命的精神,但最关键的也许就是通过血迹斑斑的血衣,使那些妄称李与日本人勾结卖国的谣言不攻自破了。前堂的两厢房,原是用来扎灵和供来访者休息的场地,布置了《李鸿章身后记事》陈列,该陈列用大量的图片文字,详细介绍了李鸿章从病死北京到下葬合肥的一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前堂之后是寝堂,也是五开间建筑,三明两暗,堂内正中是神龛,龛内摆放了李鸿章的灵位,两侧墙壁上还挂有俞樾和王焯的两幅挽联。在这一进的两厢房内悬挂了李鸿章死后部分名人敬送的挽联,有袁世凯梁启超吴汝纶等人的。
仓房区
祭祀区之东是仓房区,共三进九间,占地500多平米,自成一路,是享堂内保存最完好的建筑。当年是用来存放享堂四周护坟田所产的稻谷。如今在这里布置了《江淮地区农俗陈列》,这是安徽省第一家民俗陈列,主要以实物的形式(不同种类的农具),大到水车、牛车,小到草鞋架、镰刀,展示了江淮地区悠久的传统农耕文化。
原先在李鸿章墓园周围有大量护坟田,仓房主要是储藏用于维护享堂和日常开支的粮食,现布置有《江淮地区农俗陈列》。如今这里布置了《江淮地区农俗陈列》,陈列有大量的安徽传统农业方面较为全面的生产、加工和作息工具实物,展现了江淮地区的农具以及农民的生活情况。
享堂区
享堂周围原有围墙,向南的中间有一面高大的照壁,外有三块御制碑文,高达4米。原本的大门坐北朝南,就位于御制碑处。现三块御制碑中两块是原件一块是复制品。
享堂建筑部分分为前、中、后三进,两个四合院,中轴线上的建筑分为门厅、前堂、寝堂三部分。
前堂陈列有血衣和七块匾额,血衣是甲午战争时李鸿章赴日谈判遇刺时所身穿的黄马褂,原件已遗失,现为复制品。七块匾额都是当时清廷对李鸿章的褒奖。其中“均衡笃祜”、“调鼎凝厘”两块匾额是光绪和慈禧所赐。
寝堂是享堂区的最后一进,堂中的灵龛中设有李鸿章的灵位。两边摆放有李鸿章任职最多时期的十八块职衔牌。
相关历史
李鸿章病危与去逝时,慈禧正在回京的路途中,道经河南。听到此消息,感到非常震惊,此后连下三道上谕封赏李鸿章,《申报》专门刊登了上谕全文。清廷为了表示对李鸿章耿耿忠心的感激和莫大的悼念之情,特旨予谥号“文忠”。李鸿章死后,海内外各大报纸竞相报导,《北京新闻报》上刊登了讣告全文,《万国公报》、《申报》、《纽约时报》等也刊载了相关报导,特别是《纽约时报》,于当地时间1901年11月7日头版头条刊登了李鸿章病逝的消息,并做了介绍和评价,此后连续多天进行连续相关报导。李鸿章死后,入祀贤良祠,该祠是清廷祭祀有功之臣的祠宇,可以说是清朝国家级的纪念馆,在当时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1902年5月,李鸿章灵柩从北京起运,先到通州,经大运河到天津,然后走海路到上海,再经长江水路经镇江、芜湖,沿裕溪河经巢湖进南淝河登岸。《申报》对灵柩运送回籍也作了相关报导,沿途各地大小各级官员都早早作好各种准备,迎送的场面十分隆重。1903年3月26日下葬于合肥东乡夏小郢。《李氏宗谱》中记载了当时墓地的情况,如位置、山向(朝向)、范围等情况。李鸿章死后,各地纷纷上书朝廷,请求给他建公祠,主要是在他“立功建业”之地,有北京、上海、合肥、济南、保定等城市。
李鸿章所葬之地流传有这种说法“一里葬三公”,意思说在这方圆一里的地方,有三个封建时代的著名大人物不约而同选中了这一块“风水宝地”下葬,最早的一位是宋代的包孝肃公,然后是明代朱元璋手下大将后封蔡国公的张得胜,还有一位就是李文忠公李鸿章了。包公墓后迁至包河,蔡国公墓今已不存;而李鸿章墓虽在1958年合钢扩建时毁坏,但享堂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却依然保持完好。
享堂南距南淝河一公里多,当年规模极其庞大,周围是上万亩的护坟田地,四周还有大遍的树林。护坟田出产作为享堂的日常维护经费、人员开支等。一直由一位毕姓的管家打理,由于李家家大业大,恐怕连李家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家里有多少财产,只有这些管家们才最清楚。据毕姓管家的后人介绍,李家的管家也有分工,毕姓管家专门管理李鸿章的直系亲属一支的房地产和其它产业。
过去古人讲究中轴线,城市、皇宫、住宅、陵墓的建设都在一条中轴在线,一般都是墓在享堂的后面,而李鸿章的享堂与墓并不在一条在线,而是在墓的东北平行方向,都向南略偏西15度,这是李鸿章享堂的一大特色,大概是古代风水的讲究所至。享堂是对墓上建筑的专指,不同于祠堂中的主体建筑享堂。中国的古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砖木结构,容易受到火灾、雷电的侵袭,不易于保护完好;而享堂由于位于远离居所的墓地,更易毁损,因此李鸿章享堂在全国也属罕见,对研究墓上建筑有特殊的意义。
1985年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开始由合肥市文物管理处对其原地修复,2003年5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
李鸿章享堂位于合肥市合裕路南侧,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
1901年,李鸿章殁于京师贤良寺后,1903年魂归故里,归葬于合肥东乡夏小郢,家人在此兴建享堂和墓地。据资料介绍,享堂占地2500平方米,原有屋四重,连东西花厅、寮房在内共99间,其东还有库房、仓房,大门前有照壁。照壁之外立有御制碑,御赐祭文碑等三座,其西南为李鸿章墓地,墓前大道直通南淝河。其归葬故里时,即由水路经巢湖入南淝河至此下葬,以后祭祀官员都由此水路上岸。经过“文革”,其享堂仅存30余间。
1985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经修复扩建后对外开放。修复后的享堂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中国国内保存与复建较为完好的享堂。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西边为墓园区,中部是享堂,东边是仓房。整个享堂及墓园的大门坐南朝北,大门前建有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石牌坊,上刻光绪帝所赐的“钧衡笃祜”四个大字。
穿越牌坊与大门,踏上笔直的神道即达享堂。神道的入口处置一石碑,称为神道碑,上刻墓主的生平和事迹。李鸿章神道碑文由当时桐城派大家吴汝纶撰写,有近两千字,记述了李鸿章的一生以及朝廷追赠李鸿章和封赏李氏子孙的情况。
享堂分为门厅、前堂、寝室三部分。古代人有神鬼观念,认为人并非真的死去,只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因而在人们营造坟墓和享堂时,一切仍仿照人生前的住处设计,令他死后也能享受到生前的待遇。所以前面也有大门,中间是前殿,相当于客厅,后面的寝殿是死者休息的场所,与居所不同的是里面摆上了李鸿章的灵位。
享堂的规格很高,建筑在全国也属罕见,对研究墓上建筑有着特殊的意义。过去大门一般不开,平时享堂普通人不能涉足,只在春秋大祭和重要人物来祭祀时才打开。享堂前堂展有一件血衣和七块匾额,血衣为甲午战争时李鸿章赴日谈判时遇刺时身穿的黄马褂。寝室设置有李鸿章的灵位。
享堂四周及天井院中栽有有桂、梅、松、柏和广玉兰等名贵树木和花卉。享堂大门的东南广场上,四只巨形石龟背上,驮负着四块高大的青石碑,巍然耸立,显得庄严肃穆。其中一块石碑,碑额上雕刻着祥云海水,上方两条呼之欲出的龙托着一轮骄阳,碑额中间刻有“清故文华殿大学士直隶总督太傅一等侯李文忠公神道碑”24个字。
参考资料
说说享堂.民和新闻网.
总馆概况.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13:24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