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卫东
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
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委会委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两步斋夜话——杜卫东杂文选》《苍茫人间——当代纪实名家精品文库·杜卫东卷》,长篇小说《右边一步是地狱》等杂文、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近30部。作品获《时代潮》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等奖项10余次。作品《明天不封阳台》已选入苏教版八年级上。
人物简介
原名杜栋齐。北京人。中共正式党员。大专毕业。1970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第一机床厂工人,沈阳军区后勤三分部创作员,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记者、一编室副主任、 《追求》杂志副主编,《炎黄子孙》杂志副主编,《人民文学》副社长,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社长。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著有杂文随笔集《青春的思索与追求》《山花与刺梅》《走出人生的梦境》《人情·人言·人格》《两步斋夜话》《让生命去等候》《放逐心灵》《营造恬静》,报告文学集《茫茫人海启示录》《外交部里的小字辈》《爱神和她的宠儿》《中国的恋爱角》《都市里的保姆世界》《京都女警》《农军百万闹京华》《权延赤旋风 汪国真印象》《红墙里的少男少女》《苍茫人间》《世纪之泣》,长篇纪实文学《共和国秘使》(与权延赤合作)、《昨夜星辰》《探入女性魂》(与阿爱英合作),电视剧本《洋行里的中国小姐》12集连续剧(编剧之一)、《新来的钟点儿工》单本剧。曾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奖、中日潮报告文学奖、时代文学报告文学奖以及青春宝杂文奖、法制日报杂文奖等杂文奖和报告文学奖十余次。
出版图书
坚持缘自一种责任
30多年前,还没有戴上领章帽徽的杜卫东就在新兵入伍仪式上代表北京市朝阳区2000多名应征入伍的新兵发过言,随后迈入吉林某部文艺创作组时还不满 18岁。不懂军队生活的他自告奋勇地去最艰苦的部队体验生活,没想到一去就是上百天,让自己懂得了什么叫做天昏地暗,什么叫做天旋地转,累得就差吐血。他多次想放弃体验却每每莫名地咬牙坚持下来。回忆当时的那种苦是说不出来的滋味,但他承认这是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财富的名字就是不服输。如果没有那个一百天,也许今天的杜卫东什么都不是。
正是有了那段最艰苦的经历,他才有了日后的坚持。 1976年,他创作的反映部队生活的小话剧发表在了《吉林文艺》上,这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作品处女作,发表前他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数易其稿,不厌其烦。当自己的创作变成铅字时,杜卫东说自己平生第一次体味到坚持带来的快乐。
上世纪 70年代末,从吉林退伍回到北京的杜卫东被调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当了一名文字编辑。在编书的同时,他从所编辑的书稿中不断放大着自己的一个想法:我也能写一本书。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人们常常会看到,下班之后,杜卫东办公室的灯会亮到十点多,灯下便是他写作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他就将目录和样稿寄给了上海人民出版社。没过多长时间,上海人民出版社两位编辑来北京办事,顺便找到了杜卫东,表示看了样稿和目录感觉尚可,书稿写好后可寄给他们一阅。杜卫东自然喜不自胜,因为那时出书还有如跻身蜀道,许多爬了多年格子的人也未必能有一本书面世。书稿很快写完,但没想到寄给上海人民出版社后不久,便被退回。理由是:文章水平参差不齐,要出版,必须都达到样稿水平。话说不久,正巧赶上春节,杜卫东把自己关在房里,苦战八天,将书稿重新修改了一遍。再次寄出后不久,首版印数达 17万册的一本题为《青春的思索与追求》的思想散文集,就摆上了各地新华书店的书架,著名散文家秦牧亲自为该书作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那时起,杜卫东的笔就没停过,他在写散文、杂文的基础上开始触摸与社会紧密接轨的报告文学,他的作品涉猎广泛,社会需要什么,他就去写什么,而每篇作品所共有的情感便是他对社会的责任。他曾创作过我国第一篇描写艾滋病人生存状态的文学作品——报告文学《世纪之泣——艾滋病的现状、未来与思考》,在采访的过程中他不怕被传染,深入生活,和艾滋病患者对话,多次历险后终于成就了这部日后获得多个奖项的作品。应该说,在杜卫东大部分的报告文学作品里,如《中国的恋爱角》《都市的保姆世界》《中国:汹涌的人潮》《北京城里的吉普赛人》《昨夜星辰——当代青年自杀备忘录》等都充溢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既有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又具有思辨色彩。
坚持写作报告文学使他的作品很快成为各家媒体争相刊载的香饽饽,他也由此而成为当代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也因此而养成了对社会的不断思索,尽管这几年由于成为职业办刊人而留给自己的写作时间有限,但随手拈来的小文也躲不过思考与责任,特别是《右边一步是地狱》,虽然是小说,依然脱不开报告文学的影子。
30多本书, 3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杜卫东坚持写作的过程不仅有艰苦,更有快乐相随。他说自己爱写作完全是因为好书的启蒙、好书的传染,他从小最爱看散文,散文的精髓能刺入骨缝里,让人读时感到不可思议的舒服。而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有幸到部队中的杜卫东同许多知识青年一样偷偷摸摸地把诸如《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名著翻了个遍。名著的滋润加深了他对文字工作的浓厚兴趣,特别是他到中国青年出版社做编辑时,更是有了阅读的天地,他在做一个选题时,往往要把相关的书籍找来通读,这样便可有的放矢。正是在那个阶段,杜卫东阅读了大量庞杂的书,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广泛的知识基础。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职业办刊人,因为他先后到过五家文学期刊做主编,每当把期刊搞得有声有色便又会被派到新的岗位去创业。也正因为此,他更多的阅读留给了文艺理论书,他期望通过对国际先进的理论追踪把握期刊的脉搏。
读书、编书、写书、办刊,似乎这简单的几个关键词就构成了杜卫东的人生轨迹,而在这些词的背后着实隐藏着相当丰富的内容。但丰富归丰富,却也并不复杂,用杜卫东的话说:“我离不开现实,现实是我的魂。”“贴着地面行走,与时下生活同步。”就是自己所要的写作姿态,这也是他所办刊物的追求。他说,读理论书让自己思考的更彻底,也对现实主义有了更新的理解:进化论的观点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是成立的,新的总是在旧的废墟上诞生,但在文学史上就不能适用。现实主义所提供的主要创作原则经过时间的检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永恒性。尽管在“先锋文学”大行其道的“形式变革”时期它曾一度受到诟病,在世界范围内,现实主义的回归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了它是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学样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正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群。我们暂且不论杜卫东的言论是否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会按照自己认为对的路标走下去。
参考资料
杜卫东.中国作家网.2014-08-16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9 16:59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