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导正
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杜导正,山西定襄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繁峙县、雁北专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应县县委民运部部长,新华通讯社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分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广东分社社长,《羊城晚报》总编辑,新华社国内部主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署长,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人物简历
杜导正(1923-),山西省定襄县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繁峙县、雁北专区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中共应县县委民运部部长,1946年初历任《晋察冀日报》记者、新华通讯社解放军第六十七军新华支社副社长、第二十兵团新华分社副社长。建国后,历任新华社河北分社社长、广东分社社长、中共中央中南局机关报《羊城晚报》总编辑。1959年10月—1962年2月,因曾向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缪海写信反映广东农村缺粮的真实情况,被划为“右派”。“文革”后,历任新华总社党组成员兼国内部主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新闻出版署署长。是第七届全人大代表。现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著有《是与非——对我漫长记者生涯的反思》,主编《初探日本》、《张学良》等书。
主要经历
童年时代
杜导正出生在山西省定襄县一个农村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杜希贤是个农村小学教师,母亲是造纸作坊的一个普通工人。他原名杜毓芷,杜导正这个名字是1938年参加革命之后自己改的,“导正”是取指导政治之意,一直用到现在。杜导正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常常遭到富家子弟的侮辱,在家境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他就勤奋学习,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讨回做人的尊严。
学生时代
1934年,他考入定襄高级小学读书,当时日寇进犯河北热河省、冀东21县和察哈尔省相继陷落。1936年9月,山西省成立了抗日牺牲救国同盟会,11月,杜导正就参加了牺盟会组织。1937年,杜导正14岁时考入了定襄县立初级中学。就在这一年,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课,母亲带着他和弟弟回到了家乡蒋村。
参加革命
当时村里正驻扎着刚从红军改编的八路军,八路军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掀起了参军热浪,他就毅然报名参加了“蒋村脱离生产武装抗日自卫队”。之后,薄一波同志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动员委员会成立,吸收他参加,他成了定襄县第二区动委会的工作员。就在这一年,115师教导队的邓森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只有14岁,是个刚懂事的娃娃党员。入党后,他被组织上分配到繁峙县任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之后,在雁北地区工作了将近7年。
党校学习
1944年9月,他到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在那里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并逐字逐句学习了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观点。这些革命理论的学习,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领域,就是在对人生的选择,对世事的看法上也产生了一些飞跃。同时,也更加强了他对党所领导的事业的自信心。
记者生涯
抗战胜利后,杜导正从党校毕业,到中共北平市委报到。市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同志找他谈话,决定让他去当记者。但是杜老自认文化功底较差,感觉难以胜任,觉得自己搞党务和农民工作还比较合适一些。但小舟同志坚持认为他可以写东西、当记者。于是他被分配到新华社北平平郊支社,任采访科长。从此,他开始了记者生涯。在抗战时期的1941年,《晋察冀日报》社的一位特派记者雷行到繁峙县采访时,就曾鼓励他写稿。1942年,和杜老共事的繁峙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赵明升英勇就义,他含着泪写成了1500字的通讯,发在石印的雁北地委机关报上,很多读者受到感动。读者的青睐使他感受到了新闻的力量,也激发了他的写作激情。在解放战争中,他又担任了《晋察冀日报》的记者、编辑、随军记者,在战地采访中写下了不少战地通讯,有些人物报道在晋察冀一带产生了一定影响。
马列学院学习
建国后,杜导正告别了部队后,就到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工作,稍后到新华社河北分社担任社长。1954年9月,他带职到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在马列学院整整两周年,他受到马列主义理论和部分文化课的较全面的训练,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有了提高,认识到:在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后,除了认真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外,国内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生产力,使国家尽快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杜老曾说,在他的一生中,在马列学院这段时间中,读书最为系统、全面,新闻理论、新闻技巧,全学了,两年后毕业时,意气风发,自己本来有一些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次又掌握了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又有刚刚结束的“八大”精神,只要兢兢业业拼命干,后半生是可以为党和国家干些事情的。可从这以后,反倒逐渐开始了他在政治上受挫折,跟着瞎胡闹又跟着挨棍子的时期。
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
1956年9月,经过两年的学习,他从马列学院(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广东分社任社长。这时,党内“左”的错误慢慢膨胀开来,以后是1957年反右派,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大炼钢铁,1959年反右倾,一个政治运动挨着一个政治运动,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大的考验到来了。作为新华社的一个记者,一个组织者,是不可能离开或回避党的这一历程的。他在对待党的这个趋势,核心问题就是不敢实事求是,不能实事求是,不敢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1956年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广东农民有意见,个别地方闹事出现了问题。他写过这方面的内参稿,但不多,这时他下乡已不那么深入,而且头脑中带着框框,全是毛主席的指示精神。1957年反右派,他开始是犹豫的,后来动员大会一开,中央一讲话,他就跟着干了。广东分社40多个人,划了4个右派,全是最优秀的记者。反右派运动中,广东有个民主人士,老同盟会员罗翼群。1957年夏,他去粤东,到处讲话,骂共产党,说中国农民到了饿死的边缘。他在前面走,杜导正带着个记者后面跟着,他一讲话,杜老就写文章批判他,发在《南方日报》上,连篇累牍,有三四个整版。1958年搞三面红旗,杜老写的新闻报道很多,有一篇歌颂公社食堂的《三餐干饭不要钱》,新华社发通稿,全国各主要报纸全都登载了,《人民日报》发在第一版上。
1959年年初,由于“大跃进”,广东到处叫没粮吃、犯水肿病,省委还是没有充分警惕。直到发现100多万人的广州市只有7天的口粮了,才真的着急了。陶铸同志下紧急命令,动用战备粮。有人怀疑,农民是不是把粮食藏起来了?东莞等县就搞了个反瞒产运动。杜老到东莞县去看,介绍的人说哪个草垛下哪个草垛下搜出多少粮食,说得煞有介事。也确实搜出一点粮食来,后来才知道那全是事先放在那里供领导人看的。县委书记林若也是上当受骗。省委在东莞县召开反瞒产经验交流会,杜老又发了文章,说反瞒产如何成功。3月底4月初,《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揖和记者聂眉初来到广州,要到湛江、海南岛去看一看,杜导正作陪。到了海南,许多村里的农民有浮肿病,商店里的货架子空空的。这次到海南岛,他亲眼看到了农民缺粮的严重情况,内心受到了深深的震动。从海南回来,经过慎重的思考,4月19日晚上,他给新华总社副社长缪海写信,报告农村缺粮的真实情况-《记者的调查研究》长文,先在《新闻业务》刊上发表,后被多家书刊转载。
受到批判
1959年8月,八届八中全会在庐山召开。广东省委根据中央精神在布置反“左”。不久,《新闻动态》刊物上又点了9名新华社分社社长的名,有杜导正和尤淇纪希晨陈勇进冯森龄林麟程光远、孙全、吴振全。前后共批了杜导正16场,起初批判会限制在二三十人的规模,全是省新闻界处长以上的干部参加,后来扩大到60人,最后一场在广州体育馆,6800人大会批判。主要批他三条:一、怀疑1958年的三面红旗;二、把大好形势看成大坏形势,自以为是,其实根本脱离实际;三、狭隘的农民观点,把自己打扮成普救天下的英雄,悲天悯人。1960年5月,中共广东省委对他正式做出书面处分决定:“兹定杜导正同志为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另行分配工作”。这个决定,是经陶铸同志定的。1960年4月底,杜导正带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下放到暨南大学,筹办新闻专业。几个月后,他又被下放到新会县农村,劳动了六个月,新会县县委书记党向民说:“这是个记者,应该让他写东西”。他把杜导正调到县里写《人民公社史》。
平反
1961年夏天,陆定一同志挺身而出,为新华社七个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分社社长讲话,说是“七司马事件”,搞错了。同年7月,杜导正被摘掉帽子,回到暨南大学开课执教,但结论仍留有尾巴:“杜导正同志仍犯有严重错误,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962年2月,中央七千人大会以后,省委副秘书长陈越平、文教部长梁嘉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说:“陶铸同志让我们转告你,说杜导正同志当时对农村形势的估计是正确的,比我们正确”。2月底,杜导正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的职务。经过了“反右倾”的挫折,杜导正似乎胆子小了,实际上是独立思考增多了。面对中国农村那么困难的形势,他赞成邓小平陈云、邓子恢等同志的主张,很同意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借地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甚至单干等。
1978年11月,参加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的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周鸿书,在拿回的会议报道中有一段肯定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的话。杜导正当时任国内部主任,看到这个报道稿后,觉得对有关天安门事件的这段话淹没在三四千字的大报道里,不突出,应该突出报道,这样就可以冲破“两个凡是”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所设置的禁区,商量后,向穆青同志汇报,他表示赞成。于是写了一篇电讯,全国都以大字标题刊登了这条消息。在当时中央对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说法,新华社这样做,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
重返工作岗位
杜导正是1977年夏从广州调回新华总社,五年后,也就是1982年初奉命到《光明日报》工作。当时,党中央在邓小平、陈云、叶剑英、胡耀邦领导下,整个党的求实求真风气越来越浓厚。中央十分重视报社与记者如实反映真实情况。那五年《光明日报》歌颂优秀知识分子如孙冶方蒋筑英、张华、华山抢险英雄群体等等,一是一,二是二,事实准确,歌颂有度,读者是信服的,已经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对党政领导中有关政策执行中的偏差、漏洞、错误的揭发与批评报道,《光明日报》也做了有声有色的积极报道、连续报道。山西太原“关系香烟”的报道,就是这样。《光明日报》那五年,杜导正鼓励记者采写了大量只供领导机关参考,不公开发表的内部材料、内部信件。他鼓励记者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看到听到的真实情况,大胆发到报社,在报刊内部刊物上发表。有些文章,报社作为手抄件,报告了中央和有关部门。在主编《华北人民》时,杜导正创造和发展了“问答”这种宣传形式,针对性强,简短活泼,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普及各种科技文化常识,如《互助合作政策问答》、《婚姻法问答》,他还注意到图片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主编《华北人民》时,就在刊物上组织发表了大量连环画,宣传英雄人物,揭发坏人坏事。在杜导正主持期间,该杂志发行量由8万份上升到42万份,发行量的扩大,虽然有解放区逐渐扩大方面的因素在内,但当时人们都认为,那种生动活泼的办刊方针是起了主要作用的。杜导正还发展了调查研究这一报道形式的新闻理论,要随时随地注意,不仅有一般的调查研究,还要有典型的调查研究,既要强调调查研究的深入性,又要观察全面,防止个案研究的片面性。
主要著作
《是与非》收录了杜导正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近50年间发表的新闻作品44篇,新闻业务文章12篇,外加一篇数万言的自传。44篇新闻作品中,有16篇加了编前编后语,坦诚地剖析我自己的失败与教训。作为《炎黄春秋》的社长、创始人,杜导正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办刊治刊的第一准则,杂志一直坚持以纪实体裁为主,夹叙夹议,以叙为主,它客观公正地记述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即一百年来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18:33
目录
概述
人物简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