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父鱼,是鲉形目杜父鱼科杜父鱼属的多种小型鱼类的通称,全世界大约有300多种。又名大头鱼。鱼体长形,头大而扁,向尾部逐渐变小;最长约60公分;头宽大粗厚;鳃盖有一或一个以上的棘,胸鳍大且呈扇形;表皮光滑或具小刺,通常没有鱼鳞;背鳍有鳍棘及鳍条两部分,分离或连续。
形态特征
杜父鱼又叫大头鱼
,锯鲉,属
鲉形目杜父鱼科,为淡水杜父鱼科中种类较多的一属,约有50余种,中国有5种。体长约 250 毫米。最大的体长可达60厘米,如栖息在淡水中的一种杜父鱼。欧洲和北美产的一种棘鳍杜父鱼生活在湖泊和河流之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杜父鱼。体长大约10厘米。
杜父鱼体延长,亚圆筒形,尾部侧扁。鱼头大而扁,向尾巴方面逐渐变小,胸脊较大,像扇子。表皮通常没有鱼鳞。头大,平扁,棘棱低弱。吻圆钝。眼中大,上侧位,眼间隔狭小。口颇大 ,两颌和犂骨具绒毛状牙群,有时腭骨具牙。体裸露或散具皮突。
侧线上侧位或中位,有时不完全。
背鳍Ⅴ~Ⅸ,14~22;接近或分离,鳍棘细弱;
臀鳍10~22与第二背鳍相似,无
鳍棘;胸鳍宽大,
鳍条一般均不分枝;腹鳍Ⅰ- 3~4,胸位,鳍棘短小,埋于皮下;
尾鳍圆或截形。
亚种分类
全世界大约有300种杜父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鱼。体长大约10厘米。大西洋中常见的杜父鱼有短角杜父鱼和长角杜父鱼。短角杜父鱼栖息在北美和北极的大西洋区域,色彩斑杂或呈褐色。长角杜父鱼有多种颜色。太平洋中比较常见的是
若鲉杜父鱼,它的肉呈蓝色和绿色,但是可以食用。
小杜父鱼是杜父鱼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已处
濒危状态。
中国有5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
图们江、
鸭绿江、
乌苏里江、松花江及
额尔齐斯河等地。
④
拇指杜父鱼,侧线中位,胸鳍伸达
臀鳍,曾记录于上海;
分布范围
杜父鱼类为中小型鱼类,种类繁多,全世界约有一千种,一般为近海栖息,有些进入或居在淡水水域,少数潜居深海。大部分种类分布于北太平洋和印度一西太平洋,大西洋种类较少,少数种类产北极海或南极海。杜父鱼类的地理分布有分为南北两大组成部分的现象。分为北太平洋的冷水性和冷温性。
分布于欧、亚和美洲北部淡水水域。栖息于江河湖泊的清澈水流中,水底为石质或砂石和泥沙,常潜伏在石块和
水藻下面,受惊扰即迅速游动,食
水生昆虫和小鱼等。
杜父鱼类大都分布于北半球寒冷的湖川中,头部和嘴巴都很大,生活在小石头多的水底,经常将头部朝向上游,并保持不动的姿态。寻求食物时,便在石缝中迅速地穿梭,有时也以鲑或蹲的卵或幼虫为食。
这是一类在咸水和淡水中都能找到的小鱼,主要栖息在北半球。杜父鱼头大而扁,向尾巴方向逐渐变小。胸脊较大,像扇子。表皮通常没有鱼鳞。
生活习性
杜父鱼一般栖息在水底,不喜欢活动,大多数生活在
浅海区域,也有一些生活在较深的海洋里。由于它们的肉味道不好,所以对人来说,价值不是很大。一般用来充当捕捉
龙虾的诱饵和喂养有价值的
鲑鱼的饲料。
常见种类
杜父鱼是一个大家族,种类很多,中国有相似种类,但胎生类只有
贝加尔湖里有。贝加尔湖有杜父鱼的一个科,这个科里就两种鱼,都是
贝湖特有,只在大小和胸鳍的长短上有区别。除了
胎生外,它们还有一个特点:不同时期可以在不同水深中生活,幼年期生活在浅水中,年龄越大越往深水里走,在1600米的深水中都能生存,它最大的个体也都不到20厘米,这种鱼在浅水中比较少。
花杜父鱼,地方俗名瞎盖子、
瞎疙瘩、瞎胖子、
大头鱼等。其分布于
丹东鸭绿江及其支流、
碧流河上游、浑河上游等水域。
养殖方法
一、养殖技术措施
杜父鱼
1.花杜父鱼的生态习性花杜父鱼是比较耐寒的底栖负,多生活在水温较低的砂砾或卵石质的山谷河流中上游及其支流。在沙底和淤泥的河道中较稀少。不集群,以小鱼、
河虾、东北螯虾、
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为食。它是少活动的鱼,通常卧于河底面,钻入石下,用猛冲的方法进行短距离游动。
3.水质要求花杜父鱼适宜在瘦水型池塘中养殖,水质保持活、柔、爽,溶氧充足,深鸭蛋皮绿色。不需要过分地培肥水质。
鱼苗放养前,老池塘一定要彻底地清除烂草和淤泥。鱼塘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投放入一些河卵石,有利于花杜父鱼生长发育。池水要保持在1.5米左右的深度。
4.投放鱼苗2003年4月中旬放养鱼苗。鱼苗主要来源于自然野生鱼种,每亩水面可放养600~700尾。采用鱼网捕捞法捕鱼,易使鱼体受伤,受损的皮膜处易滋生棉絮状的水霉菌丝,随后相继蔓延,最终导致病、死鱼出现。治疗此病可以采用5%
食盐水和小苏打(1∶2)混合液浸洗鱼体4~5分钟下塘。
二、日常饲养管理
杜父鱼
1.水质调控日常生产中保持池水水质良好,深鸭蛋皮绿色,水体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每天早晚坚持巡塘各1次,及时打捞出鱼塘中的枯草烂叶。池塘要保持高水位。最好建立养鱼日记,不断积累经验,尽快地提高科学养鱼的水平。
2.投喂饵料饵料以鲜活的小河鱼、小河虾、水虫为主,不投人工合成饲料,目的是培养花杜父鱼的野性和保持其肉质的鲜美。5月春忙结束后,也正是花杜父鱼繁殖、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可利用农闲时间,多下河猎捕一些小鱼、水虫,保证饵料供应。
3.防护措施因为投饵实行活体为主,所以剩饵残渣非常少,鱼染病机率大大降低。但是也要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结合清塘,适时换去老水,注入新水,适当施用
生石灰对池塘灭菌、杀虫。
防止鸭、鹅及野生禽鸟危害鱼塘。汛期注意防止池塘大水漫顶。同时,要注意鱼塘的水质变化和鱼的活动情况,如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
4.适时捕捞每到辽东地区结冰封河前,是花杜父鱼肥美的时节,此刻的鱼价较高,要进行适时捕捞。分出大小,大的出售,小的留做种苗。捕捞时可结合清塘、清除杂草烂泥,保持水深1.5~2米,为鱼塘安全越冬做准备。
5.安全越冬管理以往鱼塘越冬管理上,人们常常采取打冰眼和封冻前在水面上堆放柴草形成冰眼的方法,给越冬鱼塘增氧。实践证明此法增氧效果微乎其微。再者打冰眼易惊吓鱼群,致使鱼体受伤,堆放柴草易污染鱼塘。保持水深是鱼塘安全越冬的关键。
三、养殖结果
240多天的养殖,最大鱼重0.5千克。亩产鲜成品鱼53.4千克,实现亩效益2136元。除去当年开挖鱼塘的费用,还略有盈余。
四、小结与讨论
1.花杜父鱼的自然个体小,人们发现4~5年生的最大个体约0.15千克,经过人工养殖2~3年生的鱼苗7个月可增至0.25千克,最大的个体可达0.5千克重。人工养殖比自然生长快,个大的花杜父鱼肉体呈蒜瓣形,肉质口感好,格外有市场,每千克达70多元。
2.养鱼的池塘不能选择淤泥底质,养殖的过程不要过分培肥鱼塘、投喂人工合成饲料,否则,鱼体体色发黑,肉质腥松,没有市场。如果鱼塘为砂砾底质,建塘时要适当投入河卵石。
3.可以在花杜父鱼池塘中混养鲤鱼、草鱼等。
采收和储藏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