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笃之
华语电影录音师、剪辑师、配乐师
杜笃之(TU Duun Chih),生于1955年,祖籍安徽芜湖华语电影录音师、剪辑师、配乐师。为台湾新电影运动几乎所有主将的电影录过音,是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电影录音师;亲历并见证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的起起落落,对台湾电影声音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人物经历
1973年18岁的杜笃之参加中影电影技术训练班,学习录音工程技术,这是其职业生涯的开端。1981年,参加电影《1905年的冬天》的录音工作,1982年正式升任录音师,开始骑车收集各种声音。同年担任了《光阴的故事》的录音工作。杜笃之关于录音技术的观念受到了杨德昌的影响,他在杨德昌的介绍下观看了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为塔氏电影的后期录音技术所折服。在1983年杨德昌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海滩的一天》中,杜笃之的后期录音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准,表现出极高的拟真度,令杨德昌十分满意,也得到了同期香港导演徐克的称赞。在这个时期,杜笃之还为杨德昌的其他两部作品《青梅竹马》、《恐怖分子》录音,并为侯孝贤的《风柜来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等电影录音。
1955年出生于台北。1973年参加中影的电影技术训练班,学习录音工程技术。1978年进入中影担任助理。1981年第一次为电影《1905年的冬天》录音。1982年正式升任录音师,担任《光阴的故事》的录音工作。其後多次与台湾新电影导演合作,许多重要的台湾新电影作品如《恐怖份子》(1986)、《悲情城市》(1989)、《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等片的录音工作皆出自其手。杜笃之对台湾录音工作之发展有显著且重要的贡献,
例如1988年他在《悲情城市》一片中首度采用同步录音,立下良好的典范;2001更以《千禧曼波》及《你那边几点》两片获得第五十四届坎城影展最佳技术奖。
杜笃之从早期接触录音工作开始即对当时电影配音的模式感到怀疑,时常有些新的想法却苦无实现的机会,直到後来与重视写实的新电影导演合作,才逐渐让他得以发挥对声音的想法。「没有被察觉的声音就是最好的声音」,这是杜笃之时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他认为做再多的东西,如果无法让人相信,也是徒劳。
杜笃之以录音工作上的杰出表现及丰富的经验,至今已赢得了七座金马奖最佳录音奖,2001年并以《千禧曼波》及《你那边几点》获得第五十四届坎城影展高等技术大奖,2004年获颁第八届国家文艺奖。
录音作品包含1983《风柜来的人》、1983《油麻菜籽》、199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7《春光乍洩》、1997《蓝月》、2000《花样年华》、2000《一一》、2002《蓝色大门》、2003《不散》、2004《月光下,我记得》、2004《天边一朵云》、2004《翻滚吧!男孩》、2004《2046》、2006《黑眼圈》、2006《诡丝》、2006《姨妈的後现代生活》、2006《练习曲》、2007《刺青》、2007《最遥远的距离》等上百部作品。
2022年11月,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提名。
悲情城市
不过随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发展,后期录音还是逐渐显示出其弊端,原因固然包括这种录音技术先天的缺陷,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新电影运动的导演喜欢用群众演员,这大大提高了对现场声音还原性的要求,如果使用配音员,那么配音员格式化的声音与语气同群众演员的口语化的言说方式会存在较大差异,这会导致片中人物情感的一定程度上的不真实,杜笃之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1986年,在侯孝贤的《恋恋风尘》中,杜笃之开始了现场录音的尝试,按照他本人的回忆,台湾电影史上的同期录音,就是从侯孝贤拍阿公李天禄的声音时开始的。
侯孝贤的另一部拍摄于1989年的电影《悲情城市》中,杜笃之将录音室搬到现场,开创了台湾电影同期录音的时代。《悲情城市》是第一部完全采用同期录音方式进行的台湾电影,它的巨大成功与杜笃之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在《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金狮奖之后,侯孝贤一掷千金,购买价值100多万台币的全套录音设备赠与杜笃之,鼓励他继续进行录音工作。侯孝贤给杜笃之带来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为了同一个事业而奋斗的精神,一种对功利心的鄙夷,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的信任、扶持,使杜笃之深受感动,它们逐渐内化为其日后为人处世的一个基本准则。
国际声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逐渐衰落,电影市场萎靡不振,杜笃之的录音功力却是日益见长,他在1992年徐小明的《少年,安啦!》首度采用杜比立体声系统,这部电影连同侯孝贤导演于1993年的杰作《戏梦人生》和1995年的《好男好女》一起,为杜笃之在四年之内赢得三个金马奖最佳录音奖项。2001年,杜笃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凭借《千禧曼波:蔷薇的名字》和《你那边几点》两部影片获得第54届戛纳电影节最佳技术奖,获得世界范围的肯定。2004年,南特三大洲国际影展以“向杜笃之致敬”为口号,举办“杜笃之回顾展”,以表彰他对世界电影录音技术的贡献。同年,他还获得台湾“国家”文艺奖的肯定,成为第一个获得文艺奖的台湾电影工作者。这一年,杜笃之还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声色盒子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他的电影录音生涯开始迈入新的阶段。
相关言论
杜笃之说
电影是这样的东西,所以你说,我是什么角色?有时是主角,有时是配角,但大部份时间是配角。而且台湾电影又不是专门真正玩声音的一个设计,但是声音你没弄好,就会扣分;你弄得好,它会加分,不是加在声音上,而是加在电影上,这是重点,你帮这个电影加分,而不是帮你自己加分,要努力的是这方面,不要强出头,我是比较这样看。
看电影时,我经常不看字幕,我的反应是去听声音、看动作、看嘴型。
我们运气很好,遇到台湾新电影崛起,导演们都支持这些观念及做法,因为他们也想要这个。
包括台湾新电影多是非职业演员,拍摄的氛围与气氛都是很自然的,要配音很不容易,同步录音就此发展出来。
我们是走交情的,走朋友的相处,这种方式比较中国,我们是用这套中国人的方式和人工作,这是侯导告诉我的。
为什么电影一定要看得懂,或一定要发挥市场效果?
说杜笃之
侯孝贤:他是半夜听到好声音也会拿个录音机去录的音痴。
杨德昌:杜笃之是个典型的浪漫的例子:喜爱一件事物,于是变得理想主义,花费许多时间投入,专注克服困难,从失败经验当中汲取有用的经验。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在喜爱的专业上已达世界顶尖。
朱天文:因为小杜,我才知道有所谓“空声”,我以为那是无声,但小杜叫它空声,空间的声音。譬如《悲情城市》,拍完之后补录音的部分如牢房难友们唱《幌马车之歌》,要有空声故不在录音室录,开拨到金瓜石矿区废置的福利站空屋去唱,四个人,侯孝贤、唐诺、朱天心,跟会日文的我母亲,日文歌词用注音符号标识发音而录成。
小杜的声音资料库里什么都有。地铁的环境声在东京巴黎上海台北,完全不同。到任何地方,他跟他训练出来的子弟们已是本能反应的必先收录当地的环境声,他赞叹这些声音是买不到的珍稀物。
作品介绍
录音
1981《1905年的冬天》(导演:余为彦)
1982《光阴的故事》(导演:陶德辰/杨德昌/柯一正/张毅
1983《海滩的一天》(导演:杨德昌
1983《儿子的玩偶》(导演:侯孝贤/曾壮祥/万仁
1983《风柜来的人》(导演:侯孝贤
1983《小毕的故事》(导演:陈坤厚
1983《油麻莱籽》(导演:万仁)
1984《冬冬的假期》(导演:侯孝贤
1985《青梅竹马》(导演:杨德昌
1985《超级市民》(导演:万仁)
1985《我这样过了一生》(导演:张毅)
1985《童年往事》(导演:侯孝贤)
1986《恐怖分子》(导演:杨德昌)
1986《恋恋风尘》(导演:侯孝贤)
1988《黄色故事》(导演:张艾嘉
1988《尼罗河女儿》(导演:侯孝贤)
1989《悲情城市》(导演:侯孝贤)
1992《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导演:杨德昌)
1992《少年,安啦!》(导演:徐小明)
1992《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
1992《无言的山丘》(导演:王童
1993《戏梦人生》(导演:侯孝贤)
1993《只要为你活一天》(导演:陈国富
1994《独立时代》(导演:杨德昌)
1994《飞侠阿达》(导演:赖声川)
1994《我的美丽与哀愁》(导演:陈国富)
1994《多桑》(导演:吴念真
1995《太平天国》(导演:吴念真)
1995《好男好女》(导演:侯孝贤)
1995《超级大国民》(导演:万仁)
1996《麻将》(导演:杨德昌)
1996《春花梦露》(导演:林正盛
1996《南国再见,南国》(导演:侯孝贤)
1996《今天不回家》(导演:张艾嘉)
1997《春光乍泄》(导演:王家卫
1997《放浪》(导演:林正盛)
1997《侯孝贤画像》(导演:奥利佛?阿尔萨斯
1998《三条人》(导演:杜可风
1998《美丽在歌唱》(导演:林正盛)
1998《海上花》(导演:侯孝贤)
1998《果酱》(导演:陈以文
1998《征婚启事》(导演:陈国富)
1998《超级公民》(导演:万仁)
1998《愈快乐愈堕落》(导演:关锦鹏
1999《千言万语》(导演:许鞍华
1999《有时跳舞》(导演:关锦鹏)
2000《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
2000《小百无禁忌》(导演:章蕙兰)
2000《一一》(导演:杨德昌)
2000《运转手之恋》(导演:陈以文)
2000《夜奔》(导演:徐立功
2001《千禧曼波:蔷薇的名字》(导演:侯孝贤)
2001《你那边几点》(导演:蔡明亮
2002《男人四十》(导演:许鞍华)
2003《不见》(导演:蔡明亮)
2003《咖啡时光》 (导演:侯孝贤)
2004《2046》(导演:王家卫)
2004《天边一朵云》(导演:蔡明亮)
2005《最好的时光》(导演:侯孝贤)
2006《黑眼圈》(导演:蔡明亮)
2006《盛夏光年》(导演:陈正道
2006《一年之初》 (导演:郑有杰
2007《刺青》(导演:周美玲
2007《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导演:许鞍华)
2008《画皮》 (导演:陈嘉上
2008《海角七号》(导演:魏德胜
2008《练习曲》(导演:陈怀恩
2009 《听说》(导演:郑芬芬
2010《维多利亚一号》(导演:彭浩翔
2013《爱的季节》(导演:林孝谦
2013《天台爱情》(导演:周杰伦)
剪辑
1996《春花梦露》(导演:林正盛)
1982《我的爷爷》(导演:柯俊雄
1981《背国旗的人》(导演:刘家昌
音响设计
1999《千言万语》(导演:许鞍华)
混音
1995《太平天国》(导演:吴念真)
音乐剪接
1997《春光乍泄》(导演:王家卫)
配乐
1984《冬冬的假期》(导演:侯孝贤)
获奖记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6 13:0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