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瑛
正德四年杭州知府
杨孟瑛,字温甫,丰都(今属重庆)人,祖籍湖广麻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曾任杭州知府。杨孟瑛守杭州期间,疏浚西湖有功,修有“杨公堤”“四贤祠”等,杭民则塑其像以纪念之。
人物生平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进士,弘治十五年(1502年)任杭州知府。正德三年(1508)擢升顺天府府丞。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胡文璧参劾杨孟瑛开浚西湖无功,浪费官帑二万三千余两。朝廷经过商议后,认为西湖的工程不宜半途而废,遂令其再任杭州知州。然而正德五年(1510年),杨孟瑛还是被罢官了,此后史书中再无其记载。
轶事典故
1503年,杭州迎来了一位贤太守——杨孟瑛。杨孟瑛是四川(现重庆)丰都人,他在杭州当了七年知府。他治理了西湖,使西湖重现光彩,然而他不像白居易和苏东坡那样出名,现在人们几乎已经把他忘记了。我们应该记住他,没有他,美丽的西湖也许早就消失不见了。
夕阳在西湖上空涂抹着最后的余晖。江南的初秋黄昏是那样的凉人。杨孟瑛漫步于湖边,望着被富豪蚕食侵占的湖面,便想起了杭州百姓流传的几句民谣:“十里湖光十里笆,编笆都是富豪家。待他享尽功名后,只见湖光不见笆。”这首民谣和眼前这湖山尽占的西湖景象,让杨孟瑛再也坐不住了。
回到府中,杨孟瑛直奔书房,写下奏章《开湖条议》,力陈西湖占塞的诸多弊害,请求朝廷允其疏浚快被富豪吞没的西湖。
正德三年年初(公元1508年),在杨孟瑛的一再坚持和不断上奏下,明武宗准奏了。这已是杨孟瑛在杭州的第六个年头了。此时,他的前任苏东坡在湖上留下的另一条名堤苏堤已快被吞噬。
杨孟瑛没有再做任何拖延。二月二日,杨孟瑛一边贴出告示,令占湖为田、筑屋建园的富豪迁屋平田,一边指挥民工进入湖区开工。工程历时152天,耗银23067两,清田3500亩,到九月十二日,西湖湖西一带终于恢复到往日的景象。事后,杨孟瑛把挖出来的西湖淤泥一部分补益苏堤,使堤增高二丈,堤面增阔至五丈三尺,并沿堤种植桃柳,恢复苏堤旧时样貌。
其余大部分淤泥则被堆在湖西山麓边,筑成一条长堤。堤上筑六桥,首桥因近净空院,玉泉水自此而出,便称“环碧”;第二桥,因是金沙滩水的出处,便名“流金”;第三桥因近龙潭,深黝莫测,时有祥光浮水,题曰“卧龙”;第四桥便是“隐秀”;第五桥因桥畔建有“三贤祠”,取《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取名“景行”,喻好贤。第六桥因“虎跑、珍珠二泉之水出焉,其源长矣。《诗》云‘长发其祥’,非浚导不可”,题为“浚源”。
这六座桥被人们称为里六桥,与外六桥合称“西湖十二桥”。百姓们称“自是西湖始复唐宋之旧”。文人墨客也欣喜若狂,纷纷吟诗作画。当时有西湖竹枝词赞道:“十二桥头日半曛,酒垆花岸其氤氲。七香车内多游女,个个攀帘过岳坟。”人们为了感谢杨孟瑛,就把这条长堤叫作杨公堤。
杨孟瑛因疏浚得罪了不少豪富,次年便被调走他任。不久后,杨孟瑛辞官还乡,回了丰都老家。
此后数百年里,杨公堤历经沧桑变迁。到清雍正年间,湖西又渐渐开始淤塞,至乾隆年,杨公堤以西湖面已不存。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征调在杭投降的日军,以杨公堤为基础修筑道路,称凯旋路。1950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再度修此路,并更名为西山路。
杨公堤,这个名字也渐渐在人们脑海中消失。
如今,我们行走在杨公堤上,或一路徐行,或站立于雕刻秀美的桥头,左望则苏堤宛如碧玉美人横卧湖中,展尽秀姿;右顾则是一片新生的水域,水之尽处应是三台山脚了。近湖处花木绰约,水间小渚中,零星点缀着几处茅亭,生出几分西湖山水以往少有的野趣。这水面以前是一大片农田,大都是属于下茅家埠的却不料这原是属于西湖的,更未料到这数百年前的西湖重回世间后仍是如此醉人,如此美妙,这水随着山婉约流转,这山也因近水而灵气十足。
今天,当我们走在秀美的长堤上,当我们漫步在那幽静而野趣十足的上香古道上的时候,难道,我们不应该因此而记住那个曾深入杭州百姓心灵深处的名字杨孟瑛吗?
亲属成员
六世祖:杨德言,元末统军万户,入蜀定居丰都。
父:杨大荣(1421~1494),字崇仁,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官至江西提刑按察司佥事
兄:杨孟琦,曾任华阴县丞。
弟:杨孟琳,阴阳训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6 19:2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