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微仪,女,广东梅州梅城地下交通员,是革命烈士
杨广存的姐姐及革命烈士黄芸的母亲。
人物经历
1930年,在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革命斗争形势残酷严峻的情况下,杨微仪毫不犹豫地担负起建立秘密交通站的任务,先后在梅城上市社甸背和元城路中段,开设小食店和“裕安祥”青果店。她在小商贩身份的掩护下,秘密掩护往来进出的上级负责同志,为游击队购买和输送子弹、药品及其他军用物资,传递密信、情报,转运和散发刊载有地方游击队胜利喜讯的传单、捷报或报纸到白区各地。往来的同志们亲切地称这位忠实可靠、机智勇敢的女人为“四姆”。
从1930年到1949年的近二十年间,杨微仪奔走在梅州各县,联络于粤闽赣周边各个秘密交通点。她一次次冒着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传送情报;她一次次机智勇敢地闯关过卡护送人员,这其中就有方方、李碧山、梁集祥等一大批共产党人;多少次她肩挑重担走在通往长沙、梅南等地陡峭崎岖的山路,为革命队伍送去紧缺物资,双脚磨出了血泡,担子压弯了腰,饿了,一只地瓜,渴了,一捧山泉……她为营救被捕学生筹措资金,奔走联络;她在狱中与敌人斗智斗勇,坚贞不屈。
1942年,她年仅26岁的儿子、埔南县委书记黄芸在大埔茶阳狮子口惨遭杀害,曝尸荒野。噩耗传来,杨微仪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悲痛中她拿起斗笠,换上草鞋,哪怕是跋山涉水、步行百里都要赶去茶阳为儿子收敛尸骨。突然,她冷静了下来,她是一个24小时、365天,3650个日夜都要随时随刻执行命令的地下交通员,铁的纪律不允许她随意离开,险恶的环境也不允许把悲伤挂在脸上。她只能在夜深人静的夜晚,伫立在黄泥墩敦睦堂前,遥望东方:“芸儿、我的芸儿,妈妈不好,是妈妈不好,无法让你入土为安呐,为什么牺牲的不是妈妈啊!妈妈还为你相了门亲呐……”她深埋失去儿子那痛彻心扉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坚强地战斗在腥风血雨的交通线上……一次次化险为夷;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从未失败。
新中国成立以后,过早双目失明的她,不提往事,生活简朴,不要政府的补贴,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到儿子牺牲的地方摸一摸那块鲜血染红的土地。
轶事典故
革命烈士杨广存的姐姐杨微仪,外甥黄芸、黄渊隆也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姐姐杨微仪与外甥黄渊隆在今梅江区梅城上市沙甸背和元城路中段,开设小食店和裕安祥青果店,成为梅县县委地下交通人见人敬的老革命;外甥黄芸成为久经考验的中共饶埔丰、大埔、埔南等县的县委书记。
姐姐杨微仪(人称四姆),嫁与梅江区城西(梅城上市)黄泥墩人黄浩兴。全面抗战爆发后,梅县各地在党的领导下,普遍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梅县中心县委和梅城城委指示杨微仪先后在梅城上市社甸背和元城路中段,开设小食店和裕安祥青果店,作为地下党一个交通联络点,后来正式建立“裕安祥”为中共梅县中心县委的地下交通站。杨微仪长期担负着交通员的任务。平日,以小商贩面目出现,既掩护了党的地下活动,又借以维持全家生活及招待来往同志的膳宿,免除或减轻了党的经济负担。由于梅城地处交通中心枢纽,作为中心县委交通员,杨微仪的交通联络任务是很繁重的。
抗日战争初期,党组织在梅城义化路开设了一间“大众书店”,借以向青年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和发动读书运动。杨微仪的二儿子黄渊隆(大儿子黄芸)亦在“大众书店”工作,担负流通输送革命书报到工厂、学校、商店及到西阳等地的任务。
解放战争期间,杨微仪以她特殊的身份,一直坚持在梅城,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秘密掩护往来进出的上级负责同志,为游击队购买和输送子弹、药品及其他军用物资,传递密信、情报,转运和散发登载有解放大军和地方游击队胜利喜讯的传单、捷报或报纸到白区各地。
亲属成员
祖父:杨瑛,清朝举人
丈夫:黄浩兴
嫡孙:黄曙昌
在清朝科举时代,嘉应州“新杨”(绍德堂杨氏)后裔考中进士的有10人,占全县进士名额的十分之一,他们包括文进士
杨琼、
杨为橓、
杨仲兴、
杨思恭、
杨勋、
杨德仁、
杨沅,武进士
杨奎猷、
杨时济、
杨冲凤;考中举人的有56人,约占全县举人名额十分之一;而考中秀才的不计其数,成为梅城有名的诗书望族。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所在的“新杨家族”还培养出了副教授、教授共48人,硕士、博士113人,各类专家工程师250人。
绍德堂杨氏有75位人物的事迹被收入《广东通志》、《潮州府志》、《乾隆嘉应州志》和《光绪嘉应州志》,有9位进士被收入现代的《梅县志》;民国时,杨氏还出了多名将军;后裔有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梅县县委书记、梅县籍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杨广存,有梅县县委组织部部长杨雪如,两人的祖屋都评为烈士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