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镇位于
浦东新区西南部。嘉庆后称杨师桥市,宣统三年(1911年)设置杨思乡,
民国17年(1928年)划归上海市后为杨思区,民国36年改为斯盛区,1949年5月后仍为杨思区,复设杨思乡,1951年从乡划出建镇,后撤杨思区,曾属东郊区、耀华乡、浦东县。
历史沿革
杨思镇旧称杨思桥,解放前夕,地域属斯盛区杨思乡;解放初属杨思区军事接管委员会第一办事处;1950年,建立杨思乡人民政府,驻杨思桥;1951年,撤乡建立杨思镇,直属杨思区,归耀华乡;1958年,成立五一人民公社时,属公社第七大队第三中队;1959年,划为严桥、六里、杨思3个
人民公社,杨思桥属杨思公社;1960年,并入川沙县;1961年,恢复杨思镇;1988年,属南市区,同时划入镇周围原杨思乡部分农村地区,形成现辖区。
行政区划
镇政府设在南街108号,辖南街、北街、杨新、思浦、新华、杨东6个
居民委员会,有101个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
常住户口5325户,15197人,其中回、满、纳西等少数民族23人。
历史文化
辖区原是一片农田,棉花、粮食、蔬菜种植业较盛。杨思港东南与三林塘汇合,贯穿全境后流向周浦镇航线,
水运方便。港内和港畔有大片棚户和破船(代屋),居民饮用河水。
明末清初出现少数纺纱、酿酒等手工业作坊。清嘉庆元年(1796年)建立杨师桥市,初具集市雏形。
同治年间,由私人创办杨鼎隆南货号、杨万隆染坊、杨同兴米庄等,而后恒大纱厂、恒源花厂、宏大轧花厂等相继建立。由于工商业发展,居民增多,沿杨思港两岸先后建立北街、南街、后长街。民国以来,商店增多,烟杂、饮食、豆制品、茶馆等相继开设,特别是“火机花衣”(棉花)沪上闻名,有“火机大王”之称,生产的飞机牌棉纱畅销国内和东南亚。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上海禁运粮食,杨思镇成为私运大米集散地,米业畸形发展,民国10年(1921年)修筑上南路,同年恒大纱厂建恒大路,至此杨思桥有了陆上交通,上南路自黄浦江边至南汇全程12公里,民国13年改铺铁轨通行小火车。
社会事业
由于辖区原是农村,公用设施和卫生事业都很落后。解放后镇区面貌迅速改变。1955年,建立杨思邮电所。1963年,建立清管所,以后逐年兴建公共厕所等卫生设施。1965年以来建立10多个自来水给水站,1982年,全镇居民都饮用上自来水。50年代以来镇政府协同市县属有关单位建造大批居民住宅,至1992年底共建造住宅近13万平方米,其中1978年以后建造的有38幢,面积约11万平方米,有2517户迁入新居。1992年,创办南浦房地产开发公司,全面启动镇区内旧房改造,已批准开发南街、北街、振兴东路等9个街坊45万平方米建造住宅。辖区道路也不断得到翻修、扩建,1957年拆除上南路铁轨后,公共汽车恢复运行,至1992年底,已铺设10条柏油路、水泥路。
80年代以来,镇政府带领全镇居民开展除四害等环境卫生活动,1984~1988年连年被评为川沙县除四害工作第一名,并连续5年被市卫生检查团评为卫生城镇,1990年评为市三级卫生城镇,1991年又被命名为市二级卫生城镇,1992年,被列为市卫生街道(镇)第十名。
镇政府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放在重要位置。80年代以来开展警民共建文明地区活动,刑事案件发案率由1981年的1.9‰减少到1992年的1.5‰,1990~1992年未发生政治案件和重大恶性案件。1991年全面推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目标责任制,辖区形成综合治理网络,近400人组成的治安防范队伍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作用。
经济
1950年建立杨思供销社,下设食品、布匹、生产资料等5个门市部;1958年完成全镇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有26户私营商店成为公私合营单位归入供销社;1984年成立镇工业贸易公司。1992年撤销原工贸公司成立浦南工贸总公司,下设飞翔工业实业、兴盛贸易、兴业物资供应三个分公司,下辖耀华称重系统公司(生产的XK3190称重显示控制器被列为国家定点产品)、益康电子医疗食品厂(生产的9112超声波雾化气被列入市星火计划)等25家企业;杨思镇生产合作联社,下辖各居委办的服装、副食品、建筑队、装潢经营部等共19家。1992年镇经济总产值2849.48万元,税利合计92.61万元。
1988年镇政府集资28.6万元,建成占地2200平方米的杨思镇农贸市场,上市蔬菜、禽蛋、肉类等150余个品种,有摊位140余个。1992年收取管理费近10万元。辖区内有市属工厂8家,区县属企业60家。有杨思中学、杨思镇中心小学、新桥小学、胡巷小学、体育师范学校,电影院、医院、图书馆各1所。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