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柔(635-689年),本名杨棻,字怀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皇室后代,隋文帝杨坚五世孙,酅国公
杨行基世子。
永昌元年春二月甲申朔,
酅国公薨。公讳柔,字怀顺,
弘农人也。名犯太原王庙讳,改为
仙掌焉。公即
隋炀帝之玄孙,元德太子之曾孙,恭帝之孙,酅国公行基之子。
粤若
稽古,崇德象贤。统承先王,修其
礼物。惟丞相(
杨敞)保宁西汉,惟太尉(
杨震)亮弼东朝。功书王家,泽流后嗣。亦犹司徒(
契)之敬敷
五教,殷德日新;
后稷之播时百谷,周有
大赉。隋高祖(
杨坚)昧旦丕显,齐圣广渊。皇天眷佑,诞受顾命。恭皇帝(
杨侑)逊位明敭,能让天下,作宾皇室,与国咸休。系承百代之宗,国称二王之后。
公山河积气,清白余基。孝友著于闺门,信义行于邦国。纵心妙用,不出户庭;覃思
典坟,不窥园圃。及其上公传位,命服居前,有怵惕之心,无骄矜之色。汉之平帝,犹敬
刘歆;鲁之戴公,尚闻商颂。大唐贵为
辰极,富有寰瀛。用
三王之礼,以同天地;奏
八代之乐,以答神祗。郊
上元,定
泰畤。金绳玉匣,日观
登封。左个西偏,
明堂布政。未尝不
虞宾在列,周客来庭。礼秩尊于百寮,赞拜绝于群后。犹能小心畏惧,恪慎肃恭。上帝时歆,下人只协,以为藩屏,以训子孙。禀命不融,享年五十有五。呜呼哀哉!越某月,葬于某原。嗣子某官,生尽其孝,死
尽其哀。学不替于为丧,礼有逾于
钻燧。卜其
宅兆,俾无后艰;述其家风,谓之不朽,其铭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