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厚(1764—1830),字敏斋,浙江
瑞安人。幼聪敏,十五岁成为生员后,屡试均第一。至嘉庆九年(1804),始中举人,十三年成进士,四十五岁授编修”,曾任重庆知府、天津知府、湖北督粮道等职,是清代著名清官、好官,著有《宝香山馆集》,《清史稿》中有传。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林培厚调任重庆知府。当时四川社会动荡,尤其川东一带盗贼蜂起,沿江过往商旅常遭劫杀。林培厚到任后,旋即调兵遣将,寻找匪踪,并将匪首之名公布于众,还刻在舟船两侧,以示警告,使盗贼望而生畏,不敢轻举妄动。由于林培厚治理得力,盗贼锐减,抢劫杀人事件随之销声匿迹,百姓过上了平安的日子。
不久,林培厚调任川东道雷波厅。雷波是个彝、侗、瑶、苗等少数民族杂居地,经常发生纷争械斗,造成流血事件。有人主张发兵围剿镇压,林培厚却采取以抚为主,只治首恶、胁从不究的策略,还释放了过去在押的无辜者,人心大定,纷争逐渐平息,深受百姓称颂,四川总督蒋攸铦赞其“明干实心”,为“蜀之良吏”。
嘉庆十二年(1807),温州各县发生罕见水灾,庄稼几乎无收。平阳知县
徐映台却私加杂税以饱私囊,激起民变。徐映台编织罗网,反而捕捉反贪志士义民。平阳志士
林钟英遭诬陷,家财被洗劫一空,家眷惨遭烙刑,父亲气绝身亡。由于温州府县官官相护,三年告状无门。这就是名列清代“平阳三大案”之一的林钟英冤案。为此,林钟英上京向同乡官员林培厚哭诉冤情。林培厚义愤填膺,联络瑞安籍官员、天津总兵许松年及在京的温籍官员,大力协助林钟英告御状,终使沉冤昭雪,惩治了涉案的14名贪官,轰动浙江,百姓无不称快,事迹后被编为鼓词《林钟英告状》,今传唱。
清代,浙江十一府中,温州最为僻远,造成温州文人赴考困难,故参加省城乡试,选取的不及浙北诸府十分之一,更遑论考中后再赴遥远的京城,参加会试。为了方便温州举子和来京经商的温州商贾,让他们有个安心的落脚点,道光初年,林培厚与
许松年等一起,在京筹建了“京师温州会馆”,这是历史上在京师建立的第一个温州同乡会,为温州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林培厚,字敏斋,浙江瑞安人。嘉庆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出为四川重庆知府。啯匪带刀异常制,禁锻者毋制卖,有犯则坐。沿江渡船为盗资,籍而稽其出入,刻姓名船侧,盗为衰息。民习天主教,搜其书,批抉缪妄,闻者多悔悟。署川东道,所属雷波厅民、夷忿争,或觊觎邀功,请发兵,培厚不应,立缚治其魁,馀悉贷遣。总督蒋攸銛器之,称为蜀中良吏之最。母忧归,服阕,授直隶天津府。畿辅大水,天津地洼下,灾尤剧,培厚遍行属县,赈活饥民七万有奇。奉天、台湾商米先后抵海口,议以官钱收买,委曲剂量,商民交利,而官不费。时蒋攸銛移督直隶,诏举贤吏,遂荐之,不旬日,擢大顺广道。畿南涝后,大兴水利。培厚先在天津治淀河,至大名治新卫河、洺河,浚筑悉中程度。培厚数以时事利病、属吏贤否语攸銛,为布政使屠之申所忌。及攸銛入相,那彦成代之,坐河北旱荒施赈不如法,解培厚任,宣宗夙知其能,改授湖北粮储道。时河患浅涸,漕舟数阻。攸銛以大学士出督两江,期八省漕以首夏毕渡河,乘清水盛涨,浮渡遄利。培厚所部尤速达,为嘉庆以来数十年所未有,攸銛特疏陈给叙。历三运无误,上意方乡用,以劳卒於通州运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