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辋溪:溪流发源于螺阳锦水(原称五林)、黄塘林口,流经辋川走马埭注入辋川港,故名“林辋溪”。溪流汇集螺阳锦水、锦东、锦丰和黄塘林口、石码、紫山、南安等水系,注入走马埭港,流经黄塘、螺阳、涂寨、辋川等,由辋川山美村入海,全长28。2公里。1949年后,经多次综合治理和改造,使沿溪两岸农田成为高产良田。
发展历史
林辋溪北支地处
惠安县中部,东经118°47′,北纬25°05′为惠安县第二大溪流林辋溪的三大支流之一,项目区属紫山镇,内含二个行政村石码村、林口村,人口4926人,土地总面积663.13 公顷。
林辋溪北支小流域是一个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仅2%。1954年,省农林水三部门联合组织勘查组,成立林辋溪流域治理指挥部。通过调查和规划设计写有《惠安水土流失与治理意见》一文。是年冬季成立惠安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建立水土保持试验站(位于石码村的莲花山南麓)。1960年省林科所在水土保持试验站建立林业水土保持示范点建设径流场,开梯田,挖水平沟,进行造林种草,观测水土流失情况。1952年
南坑首次封山育林46.67 公顷,经过三年封山,效果显著。1957年起,对流域重点流失区进行了农林水综合性全面治理。经过3~5a的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使流域内基本实现的绿化。南坑自然村,173.33 公顷的冲刷山坡,42条大小冲刷沟修建127个保土蓄水工程。使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创造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典型。杏林村1957年获得了林业部授予的“林业水土保持”、“劳动模范单位”。
但经过几十的的变迁,由于众所周知原因,使原本山清水秀流域生态重新受到破坏。1981年的乱砍滥伐风造成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增加,流失程度严重。惠安县林辋溪北支小流域是一个水土流失重灾区,历史上虽在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活动中使流域内基本实现了绿化,但1982年前由于人为破坏,使原本山清水秀流域生态重新受到破坏。通过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镇村干部群众的建设,林辋溪北支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开展,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水土流失状况
流域内水土流失(1984年)面积478.2 公顷,占总面积72.1%,其中轻度流失312.53 公顷,占流失面积65.3%,中度流失141 公顷,占流失面积29.5%,强度流失24.67 公顷,占流失面积的5.2%。流域内水土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为“人为”和“自然”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不合理开荒,广种薄收这种小农思想,群众在山坡上随意开荒种田和森林的滥砍滥伐风造成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大大增加,结果大雨一来大量的沙土被冲蚀带走。开山采石破坏地表植被,结果暴雨一到,山洪暴发,水土流失严重。
2.2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季节性台风暴雨对于土壤冲刷非常强烈,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2.3水土流失危害,水库淤泥、渠道淤塞。流域区山坡坡度大,植被稀疏,截雨储水能力差,一遇大雨,大量径流连泥带砂冲入水库、渠道,使得库容降低,渠道受阻,水利设施难以发挥效益。冲毁道路,危及农田。分布在坡脚、山腰的田地、道路由于坡面陡,植被稀,而大雨产生迳流大,流速快,田地道路的排水系统不完善,时常导致冲垮淹没。
小流域治理
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面积483 公顷,治理程度达100%,达到部颁标准。封禁治理280 公顷,强化治理203 公顷 (其中龙眼种植15.53 公顷,果园改造54.13 公顷,坡耕地改造133.33 公顷,护岸护坡680m,拦沙坝1座)。
3.1治理规划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连片治理,治一片成一片,同时切实搞好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该县在配备专职人员,并于行政村设立预防监督岗,扼止乱开山采石等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违规行为。制定村规民约,封禁山林,有效地增加森林覆盖率,加快了绿化荒山的进度,提高了蓄水保土的能力,封禁治理效果明显,实施封禁治理面积280 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00%。
3.2高规格、高投入的规模化生物措施,不仅对小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做好小流域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期内完成种果15.53 公顷,果园改造54.13 公顷。
3.3完成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完成护岸护坡680m,拦沙坝一座。并延护坡两岸种植台湾芒果300株。维护了林辋溪北支流两岸的良好的生态景观。
3.4经过坡耕地改造,培好地埂,配备好田间排灌系统,同时通过增加施肥和土壤改良,并辅以其他农业技术措施,使提高坡耕地产量的提高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完成坡耕地改造面积133.33 公顷。
3.5建立起整套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从宣传到执法,几年来,经常性运用有线广播,出动宣传车,贴涂宣传标语,散发宣传材料,广泛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科技常识。加强对生产建设工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的落实。如位于小流域内的万安陵园有限公司,该项目为省民政厅重点项目之一,总计划占地面积40 公顷,我们也督促该项目的施工一定要申请办理水土保持方案手续,并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占地面积24 公顷,总投资3238万元,其中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基础建设面积4400 平方米,主停车场以及墓区停车场2万平方米;大型挡土墙1.5万立方米,工农水库边的挡土墙5000 立方米;排水沟3500m;浆彻护坡2000 立方米。目前该项目已具规模,形成一个与自然相协调、园林式的陵园,是我县水土保持示范工程的典型。
3.6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投入力度,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总投入213.16万元,投工6.75万工日。其中亚行贷款投入16.8万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投入及省基建投入60万元,地方自筹136.36万元。
小流域治理工作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因地制宜,分区配置防治措施,探讨、总结防治模式和脱贫致富途径。通过几年来的综合开发和全面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和综合效益。林辋溪北支小流域已初步建立起水土保持生态农业体系,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跃上新水平,整个小流域旧貌换新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趋显著。
4.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小流域已初步形成山地乔灌草共生共荣的良好植被,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危害,流域内治理后的85%。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
4.2经济效益大大提高。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4782 公顷降低到36.6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小流域水土流失区流失程度由中度流失降低到无明显流失,小流域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2600t/ k㎡.a下降到如今的200t/ k㎡.a。林草措施使坡面降水径流受到层层拦蓄,被农田、林带、果园所利用,拦水效率由规划前16%提高到89%,保土效率由规划前的30%提高到85%。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用地结构,通过“推广坡耕农地“平整四化”,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人均纯收入由规划前的442元增加3380元,粮食平均单产由原来260kg提高到480kg。林辋溪北支小流域综合治理始终围绕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着力引导群众搞好特色农业和规模开发。总经济效益达318万元/年。
4.3社会效益良好。由于积极地开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流域的生产格局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业产业开发的多种经营方向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小流域社会生产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较变,交通、通讯、文化的发展更加促进环境的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林辋溪北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也于2000年重点项目评比中受到省水保办的肯定。同时也为全县
小流域治理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