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造园特点
早在
平安时代的造园专著《作庭记》中写到:“ 在没有池子、没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砂造成
枯山水。枯山水庭园以石头、白砂、苔藓为主要材料。用白砂和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石头来组合大自然。所谓枯山水就是用石头、石子造成偏僻的山庄 、缓慢起伏的山峦,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其中,所提及到的枯山水庭园并非通常所指的那种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枯山水,而仅仅指无水之庭。不过那时的“枯山水”可以说具备了后世枯山水的雏形。
历史上真正的枯山水庭园起源于镰仓时代,但在室町时代达到了极至。日本室町时期的朝廷贵族、禅宗僧侣是当时社会上层人物,贵族们在自己的居住地里为享乐造起庭院,禅宗僧侣们为建造修身的场所造起了庭园,开始通过置于空地的石块来表达山岛之意象。这一时期诞生的著名的京都龙安寺庭园则是枯山水庭园的代表之作。
简史
公元538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学习内陆艺术文化。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中国唐朝(618年-907年)水墨画传入日本。
平安时代末期,世界第一部园林典籍《
作庭记》中首次记录了
枯山水。
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
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
南北朝(1333年-1392年)时代,枯山水的实践时期,一般与真山水(池泉部分)同存于一个园林中,以真山水为主体,枯山水为辅。
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
枯山水逐渐从寺社园林走入武家和皇家园林,并逐步与真山水分离开来。枯山水的颠峰时期,出现了枯山水的双璧
大德寺和
龙安寺。
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以茶道宗匠
千利休所创立的
草庵风
茶室为代表的日式
茶庭兴起。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多以小型枯山水为主,以枯山水、真山水和茶庭相互融合园林形式出现。
思想底蕴
深受
禅宗(源于佛教)思想和
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日本园林就是体现其文化的结晶,庭园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其中,日本枯山水庭园是在禅宗的影响下首先在寺庙里建成,是禅宗思想的集成。禅宗主张通过个体的直觉与沉思、感性与感悟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日本室町时期禅宗兴盛,在寺庙里造园也极力营造禅的环境。枯寂寄托于山水,把岩石当作岛屿、山峦,把犁出的白沙纹当作水来建造的庭园便是枯山水。有限的空间里所布置的石、沙、苔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也就达到了一个自然永恒的境界。
京都龙安寺庭园在历史上称之为禅宗庭园的代表,闻名于世界,是日本独具特色的庭院代表。凝聚禅思想的龙安寺石庭(又称枯山水)位于寺院的方丈殿南面,15 块岩石被分为五个的石组,石组周围由好似汪洋的白砂衬托着。园中没有花木,只有石头上的苔藓。在枯山水中山石象征岛屿或瀑布等;白砂象征川水或大海。对自然的石沙没有一点雕琢,保持着自然形态。这一枯山水里表现出的简约、空无与枯寂是禅宗的思想境界。静静地坐观龙安寺,人们可以将内心杂念依托于石庭展开遐想,最终达到精神超脱,变得平静的境界,这就是禅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例子
江户时期,
日本庭园中出现了以低矮灌木为主景的修剪式
枯山水,其中,以17世纪
滋贺县的大池寺庭园为代表作。它将杜鹃灌木丛修剪为几何形体,象征一艘船在波浪中航行,从而展现了一幅禅宗海景图。
同样位于京都的
东福寺方丈北庭是日本昭和时代的枯山水庭园。它虽然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却仍然遵循古代的禅宗法则。其最具特色的是,这一庭园中,由
苔藓和石块构成棋盘似的小方块,宛如退潮时海岸边的泡沫。它以一条曲线收边,边缘处种以成片的低矮灌木丛,配上星星点点静静开放的
杜鹃花,给宁静的庭园添了几分生气。
15世纪建于京都
龙安寺的枯山水庭园是日本最有名的园林精品。它占地呈矩形,面积仅330平方米,庭园地形平坦,由15尊大小不一之石及大片灰色细卵石铺地所构成。石以二、三或五为一组,共分五组,石组以苔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而砂石的细小与主石的粗犷、植物的软与石的硬、卧石与立石的不同形态等,又往往于对比中显其呼应。因其属眺望园,故除耙制细石之人以外,无人可以迈进此园。而各方游客则会坐在庭园边的深色走廊上,有时会滞留数小时,以在砂、石的形式之外思索龙安寺布道者的深刻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