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稳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往往引起
相关性状的改变。
一般来说,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稳定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
环境条件下,生物体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例如,
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这4对染色体可以分成两组,每一组中包括3条
常染色体和1条
性染色体。就雄果蝇来说,在
精子形成的过程中,经过
减数分裂,染色体的数目减半,所以雄果蝇的精子中含有一组
非同源染色体(Ⅹ、Ⅱ、Ⅲ、Ⅳ 或 Y、Ⅱ、Ⅲ、Ⅳ)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
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
染色体组。例如,雄果蝇精子中的这组染色体就组成了一个染色体组。
由
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
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或者直接由
配子发育而来的,都是单倍体。
自然条件下,玉米、
高粱、水稻、
番茄等
高等植物,偶尔会出现单倍体
植株,通常是由未受精的
卵细胞发育而成。与正常的二倍体相比,单倍体植株一般表现出个体矮小、
生活力较弱、高度不育等现象。对于动物而言,在
果蝇、蛙中也曾发现过单倍体,同样不能正常发育,在
胚胎时期死亡。但是某些
社会性昆虫例外,如
白蚁中的
雄蚁、蜜蜂中的
雄蜂虽然也都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但都能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