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木目连戏
戏曲剧种
栗木目连戏是一种地方戏曲剧种。传说归传说,栗木班源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究。按郑之珍剧本脱稿时间,应该在明朝万历年后期,至少栗木班说是徽州最早最有名的班社了。据文献记载,栗木班最大的特点是善于表演“盘彩”、“盘秤”等杂耍活动,这些表演与汉代的百戏表演极为相近。
起源
早在明代他们就将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演得像模像样了。于是,在徽州就有了目连戏“出在环砂,编在清幽,打在栗木”的说法。这“打”就是演的意思。
栗木又称栗里,因村围多栗树而名。王氏始祖迁到栗木还有段故事。栗木的王氏原来居住在江桐源,这里本来是块风水宝地。男人在外为官经商,兴旺发达,只是妇女在家思夫心切,让风生先生给点破,于是为官不顺,经商不发,男人纷纷回家,以致村落衰败。一年秋收,族长正在晒谷,一阵龙卷风把他家一筐稻谷卷走了。人们第二天才在一里以外的眠牛坦找到,稻谷一粒不少装在箩筐里。族长一看,心想可能是先祖给我们重新选定的阳基,于是他让人栽了一株银杏树,若能活了,就在此建村。到了第二年春,银杏报芽发枝,族长便带着人们迁居下来。
为了牵制这头“牛”的风水,们人在村东砌了一条80米长的石畔,又在石畔前砌了一座6米见方,高2.5米的石礅,喻意80米的村?比作牛索,2.5米高的石礅比作牛桩,拴住这头宝牛。日久天长这村?栽满各种树木,形成了一道水口,遮天挡地,将栗木围住。
说到目连戏这与栗木的香火庵有关。有一年栗木人在与彭龙、下坑三村交界的山场葬坟,挖到一个铜观音,于是村里人便在此建庙供佛,庙名取“天宝庵”。天宝庵设两个佛堂,一间书屋,每年新正栗木人都要进香、吃茶。相传,有年渚口村老(死)了人,请天宝庵和尚做七天七夜斋醮,谁料,时间没到法本唱完了,法师急得不可开交。此时,有人送来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戏本,解了和尚的燃眉之急。演了几场,群众反映很好,和尚们便带回剧本誊抄、排练。农闲时村中便有人到天宝庵学戏,吹吹打打,来来往往,栗木目连戏就这样形成了。
现状
栗木班在2007年在黄山学院文学院师生的帮助下,将中断了将近20年的目连戏重新搬上了舞台,演出十分成功,现今栗木班有演员30多人,在前段时间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栗木班王长松入选为传统戏剧类目连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其早年从师学艺,在戏班中担任重要角色,后带徒授艺,为祁门县的目连戏发扬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4-02 22:59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