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俄文:Григорий аримович куришенко,1903年—1939年10月14日),出生于乌克兰,
联共(布)党员,曾任
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1903年,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出生于乌克兰。
1925年,加入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
1939年,担任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受苏联政府派遣,与考兹洛夫一同前往中国援助抗日战争。
1939年10月14日下午2点,库里申科受命出击日军某军事基地时,飞机遭受重创,迫降在扬子江后因未能及时逃出机舱壮烈牺牲,年仅36岁。
1939年11月6日,库里申科的遗体被捞上岸,随后下葬。
曾任职务
格里戈里·阿里莫维奇·库里申科曾担任苏联空军志愿队大队长职务。
人物事迹
库里申科和他的大队到达中国后,先是花了很大精力,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中国飞行员进行强化训练。期间,他对中国飞行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丝不苟。他亲自讲解飞机的性能、特点,操作方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次起飞前,他都要认真检查完毕后,才最后一个进入机舱。落地后则立即进行讲评,肯定成绩,指出缺点,提出纠正的方法。有时候,为了纠正学员的落速或进入机舱角度的偏差,他往往连续带飞三到四次,直到学员掌握了要领才肯罢休。
在库里申科的心里,他对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对日本侵略者则充满愤怒。他曾愤慨地对翻译表示:“说实话,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我每当看到日本飞机炸毁的建筑和逃难的人群就难过。日本人为什么要来轰炸在大路两旁的田里安详恬静地劳作着的中国农民呢?中国人要敌人付出多倍的代价,要敌人在中国人的打击下仓皇逃命。”库里申科坚信,中华民族并没有被日军的野蛮侵略和血腥屠杀所吓倒。
库里申科和他的大队对中国飞行员的强化训练结束后,便立即担负起远程轰炸日军在华占领区的任务。在对汉口的日军最大空军基地进行的多次袭击中,库里申科带领的轰炸机大队共炸毁敌机136架,使日敌的空中作战力量受到严重打击。
1939年9月29日,库里申科带领轰炸机大队飞行员,驾驶“达莎”重型远程轰炸机从成都出发,袭击入侵
广州的日军,初战告捷;10月3日,库里申科大队轰炸武汉日军,大获全胜。中国通讯社向全世界播送捷报:“10月3日,我空军袭击武汉,日寇损失惨重,计炸毁日机60余架,炸死炸伤敌飞行员400余人。”
1939年10月14日,苏联空军志愿航空队再次出击,库里申科大队又一次轰炸武汉日军,并再传捷报:“计炸毁敌人轰炸机66架,战斗机37架,汽油库l座,内存汽油5万加仑,弹药库4所,共计弹药3万余箱,救火车3辆,汽车40多辆。并毙敌空军少佐2名,机械师60余名,及陆海官兵300余名。至少击落敌驱逐机6架。”这次袭击的胜利,迫使日军的飞机场从原来离战线不超过50公里的地方,一下子逃到离战场500-600公里的所谓“安全地带”。事后,日军宣布此次袭击是“事变开始以来最大的损失”。苏联轰炸机群在凯旋途中,日军紧急调出3个飞行大队,驾驶26架战斗机,对库里申科大队的11架“达莎”飞机进行狙击。在空战中,当库里申科大队飞行员击落第6架日军战斗机后,3架日机就扑向库里申科的领航机,苏联射手瞄准其中的一架猛烈扫射,黑烟翻滚,敌机被击落。但库里申科的领航机遭到另一架敌机的袭击,他的胸部和左肩中弹,稍后,他驾驶的飞机左翼发动机又被敌机击中。他临危不惧,凭着高超的驾驶技术,用单发动机驾驶“达莎”,沿着长江向川西成都返航。飞机飞过三峡,飞临四川
万县上空,机身完全失去平衡,开始下坠。他尽力控制飞机超低空摇摆着避开居民区,同时为了不损坏飞机,飞机迫降在万县近郊的红砂碛江中。机组中的领航员、报务员和轰炸员都爬出了机舱。当地民众目睹了这一惊险的过程,纷纷跳入江中营救。唯有库里申科因筋疲力尽,未能爬出机舱而沉溺江底,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所获荣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1日,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物评价
库里申科以朴素、坚实、谦逊、热情、友好和对工作认真的态度,赢得了中国飞行员的尊敬和赞誉。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献出了年轻生命。(共产党员网 评)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库里申科大队长,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国际在线 评)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
周恩来 评)
后世纪念
库里申科牺牲后,被安葬于长江畔的重庆万州区西山公园;1958年,墓地迁移至西山公园。2000年9月起,库里申科墓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