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派
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创立的豫剧旦角艺术流派
桑派是豫剧表演艺术家桑振君创立的豫剧旦角艺术流派。桑派是豫剧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种独特的风格被人们总结为委婉细腻,字乖韵巧,声情并茂,百句不竭。桑派的偷、闪、滑、抢、衬、离调等声腔技巧堪称一绝。
艺术特色
桑派艺术对豫剧的突出贡献和自成一派的显著标志是声腔艺术。桑派艺术丰富了豫剧的音乐领域,拓宽了豫剧的旋律和演唱技巧,桑派艺术是在继承豫剧祥符调基础上、借鉴了豫剧沙河调旋律、又将河南坠子演唱技巧与其它姊妹艺术巧妙地、融洽地结合在一起。经过桑派艺术创始人桑振君长期的艺术实践和潜心研究,创造的偷、闪、滑、抢和离调和韵乖字巧、百句不竭的演唱方式,被公认为是豫剧的一绝。
偷:就是偷字,在一节的后半拍前四分之一处把在用轻声吐出来。桑派代表剧目《白莲花》、《对绣鞋》中多次运用偷字技巧。
闪:就是闪板,把重拍闪过去,放在弱拍上吐字。如《对绣鞋》。
滑:分上滑音、下滑音,就是从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中间没有痕迹。如《投衙》胡凤莲唱段把滑音技巧运用的淋漓尽致,被豫剧界称为典范。
抢:就是抢节奏提前把字连续吐出,在一拍中可吐出4个字唱词。如《对绣鞋》张纯姐的唱段多次运用抢的技巧。
离调:就是调式的自然转换,在河南曲剧上比较多见。在桑派唱腔中常常运用的非常巧妙。
在豫剧传统剧目中,多是以唱功见长。大段的唱腔是考验一个演员功力的主要指标。桑派代表剧目《秦雪梅观文》、《桃花庵》、《对绣鞋》、《投衙》等都是以唱功为主的剧目。几十句或上百句的唱段,几个字乃至几十个字的句子,轻若潺潺流水,快若珠落玉盘,清新悦耳与众不同。
代表剧目
桑振君早期的拿手戏《对绣鞋》、《桃花庵》、《秦雪梅观文》等多是以唱功为主的传统剧目,无论多长的段式、多杂的句列,一经她的口唱出,准能绘声绘色、尽巧尽美地将感情表达无遗。
桑振君演出的角色涉及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老旦、丑旦等多种旦行,戏路很宽。她主演的《打金枝》、《下陈州》、《八件衣》、《白莲花》、《黛玉葬花》、《英雄山》等剧目均由中国唱片社制片发行,深为广大群众所喜欢。1956年的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她在《白莲花》中扮演白莲仙子,获演员一等奖并兼获剧本改编二等奖。1958年和1959年,桑振君先后两次为毛泽东主席演出《打金枝》。
流派传承
桑振君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毅然辞去了剧团团长职务,含辛茹苦精心育才,甘当人梯,把一个个新人推向艺术的高峰。她培养了胡小凤牛淑贤苗文华郭英丽等中青年豫剧表演艺术家和一大批优秀青年演员,其中胡小凤、牛淑贤、苗文华获得了戏曲“梅花奖”。后来,她又调入邯郸艺校担任名誉校长,为培养下一代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胡小凤,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政府命名优秀表演艺术家。1991年获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苗文华,豫剧名家桑振君的关门弟子,曾三次获得河北省戏剧节演员一等奖,两次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并获得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表演奖,四省十四市豫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一等奖。
常俊丽豫剧大师桑振君的关门弟子,桑派传人。在河南省第四,第六,第八次戏曲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和二等奖,第七届香玉杯艺术奖。
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邯郸市东风剧团获得桑派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29 15:28
目录
概述
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