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镇,隶属于
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地处兴平市西南部。东接西城街道,南邻
汤坊镇,西与
武功县小村镇相邻,北同
赵村镇接壤。总面积27.30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因著名的后晋大臣、桑蚕农学家杨维翰葬此而得名。
清雍正《陕西通志》为桑家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为镇。
1958年,设立桑镇公社。
1984年,设立桑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桑镇辖小赵、大通坊、宋庄、何耳、三解、双山、三合、焦家、永流、东桥、西桥、罗家寨、苟家坡、张耳、祝原15个行政村;下设118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桑镇下辖12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宋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桑镇地处兴平市西南部。东接西城街道,南邻
汤坊镇,西与
武功县小村镇相邻,北同
赵村镇接壤。总面积27.3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桑镇地处
关中平原中部,属南部渭河阶地区,地势北高南低。辖区内无山峰,最高点位于宋庄村,海拔418米;最低点位于西桥村,海拔393米。
气候特征
桑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4℃。无霜期年平均218天,年总辐射111.5千卡/厘米,年日照平均时数为2065.2小时,最多达2257.2小时,最少为1596.9小时。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桑镇辖区总人口34226人,城镇常住人口0.73万人,城镇化率21.3%。另有流动人口160人。总人口中,男性17455人,占51%;女性16771人,占49%。总人口以汉族为主,达34224人,占99.9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7人。
截至2018年,桑镇户籍人口3591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桑镇财政总收入5.8万元,比上年增长3.8%。人均财政收入1.5万元,比上年增长1%。
2018年,桑镇有工业企业22个;其中,规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6个。
第一产业
2011年,桑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2011年,桑镇粮食生产3.6吨,人均1051千克。大蒜、辣椒等经济作物在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高效设施大棚时令蔬菜、清水莲菜、辣蒜面积8000亩、地膜洋芋200亩、洋葱1000亩、红薯300亩、日光温室大棚100多座、大弓棚60多座、清水莲菜500亩。初步形成北部大通坊大棚香椿基地,中部三解、何耳、大棚油桃基地和南部时令蔬菜基地。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家禽为主。2011年,桑镇生猪存栏5.1万头,家禽存栏32万羽,奶牛存栏400头。2011年,桑镇生产肉类130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2%。
第二产业
2011年,桑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8%。有炼钢厂1家、砖厂3家、水泥厂1家。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桑镇商业网点256个,职工603人。2011年,桑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2.5亿元。2011年,桑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8万元。
交通运输
桑镇境内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客运专线通过,并实现了硬化道路村村通。截至2011年末,桑镇镇区道路总长度5.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56米;镇区桥梁1座,总长度200米。截至2011年末,桑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1条,年客运量29.2万人次。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2个,农家书屋15个。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镇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899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12所,在校生1980人,专任教师16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080人,专任教师8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桑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卫生院1个,病床102张,专业卫生人员38人。桑镇地段医院、卫生院有医护人员68名,病床102张。另有乡村诊所15个,乡村医疗保健人员38余名。2011年,桑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3万人,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桑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人,支出51.9万元,月人均179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58户,人数1168人,支出120万元,月人均85.6元;农村五保供养57人,支出22.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30人次,支出19.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