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剑飞
媒体编辑
现为媒体编辑。曾发表诗歌、散文,出版诗集《搁浅的潮声》,长篇小说《人生若只如初恋》等。
基本资料
姓名:梅剑飞
性别:男
出生年份:80后
星座:摩羯座
职业:媒体编辑、作家
现居地:南京
家乡:江苏盱眙
作品:《搁浅的潮声》(2003年1月,中国文联出版社,诗集)
《逐渐的清晰与模糊:村庄笔记》(2007年第2期,《滇池》,长篇散文)
人生若只如初恋》(2011年7月,长篇小说,时代文艺出版社
《都市情感杂“质”》第一辑,2011年8月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情感实录故事集
《都市情感杂“质”》第二辑,2011年9月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情感实录故事集
《都市情感杂“质”》第三辑,2011年10月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情感实录故事集
《都市情感杂“质”》第四辑,2011年11月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情感实录故事集
作者访谈
近期,由时代文艺出版社推出的长篇小说《人生若只如初恋》颇受关注。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大可称这部小说基本上写出了一个上世纪80年代生人的恋爱典型。写初恋难免流俗,所幸的是,作者梅剑飞跳出既往的爱情写作范本,利用传统的叙事手法,书写了一次初恋式爱情的超越。
2011年8月7日昆明《生活新报》A20版书人书影,对话青年作家梅剑飞:
爱情的味道,每个人冷暖自知
新报:可不可以理解这是您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梅剑飞:“纪实摄影”仅是我写这部小说时使用的叙事方式而已。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不是复制生活,与所谓的自传关系不大。
新报:作品中哪一层面的雕琢有别于其他情爱小说?
梅剑飞:没必要过于强调和别人相比。我只是在努力创造一种真实感,只要恋爱过,每个人都能体会到那种真实感。对于那段荒唐而稀缺的青春,我觉得,不是每一个初恋都叫爱情。而我又不想将这个初恋小说写得落入俗套。
新报: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您的这部作品,您对细节的把握令我惊讶,创作这部作品的原动力是什么?
梅剑飞:爱情是永远写不完的,我想写点不一样的。我构思这个题材的时候,大学即将毕业。我观察过那个潮水般的群体,一个个喜怒哀乐的个体构成一个时代的爱情画卷。爱情是生活、是人生的一个分支,而没有爱情的人生无比单薄。我将这个斑斓的爱情画卷解构,用一个人的视野去看,去体验爱的欢娱和痛苦。小说的切入口小,“纵向”挖掘,主要是写内心。
新报: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昆明,您的大学时光也是在昆明度过的,这与您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吧?
梅剑飞: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离开后,无比怀念。我爱昆明,爱云南的米线。个人经历不是我创作的主要源泉。我只是把自己的经历巧妙借用一点,毕竟我也是这个初恋群体里的一分子。
新报:您怎样看待肖月这个角色在矛盾冲突中的心理表现?
梅剑飞:肖月这个角色是月亮,月亮美丽,也和潮汐息息相关。亦静亦动,应该符合女人习性。
新报:在小说中,男主人公这样形容他的爱“我的爱像针尖上的蜜,甜,但是用舌头去舔会刺痛神经。”把爱写得如此艰难有何用意?
梅剑飞:爱情很美,即便伤痕累累。我写这个小说,用极其真诚的心态。我相信自己没有造作。心态真诚,文字也会真诚地呈现。爱情的味道,我们每个人冷暖自知。
新报:在男主人公那貌似疯癫的陈述背后,似乎存在着一种更为尖锐的真实,那就是他的心理矛盾,塑造这个角色并非易事,面临过哪些困难?
梅剑飞:人物内心是复杂的,刻画那难以言说的复杂,确实困难重重。我大学期间基本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他的小说一次次读得我浑身颤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我的叙述方式帮助特别大。
新报:很多作家都以长篇小说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而你似乎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多种文体之间舒展自如。我听说您的散文和诗歌写得都不错,您是怎样做到的?
梅剑飞:高中时,容易感伤,一不小心,开始写诗。毕业工作后写新闻,写评论。我更热衷叙事,有话想说。
新报:好多作家的写作都离不开他曾经生活过的那块土地?如贾平凹、莫言、阎连科等,您也是从乡村走出来的80后。我很想知道,在您眼中,土地、乡村意味着什么?
梅剑飞:在那里长大的,有割不断的血脉。我写了很多乡村的散文类的文字,写不尽。乡村意味着沉静。时下社会浮躁多元,都市五颜六色,乡村暂时还是块净土。至少我的乡村仍是。我经常回乡下,比如累了倦了。乡村告诉我,做人做事要实在。
出版图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5 21:11
目录
概述
基本资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