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是
潘向黎创作的诗歌鉴赏集,首次出版于2018年8月。
内容简介
《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是女作家潘向黎解读古诗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诗句有声有色的解读,向读者展示了古诗词无穷的奥妙,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腻深入的观察。既有学术性的研究,也有个人的感悟;既有知识上的启发,也有情感上的感染力。文字优美,配图精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潘向黎说唐诗,有她自己的考证,又更有她自己的理解。譬如她谈古诗中的 “佳人”与“美人”,举了《诗经》和屈原以及曹植等人的诗例,说明“无论‘美人’还是‘佳人’,实际上都与女子没有丝毫关系”。又例如李白的“美人如花隔云端”,“并不是写相思之情,而是写实现理想的希望渺茫”。又说,“在赠答诗词中,如果‘佳人’用来指对方,那么含义几乎就等于‘您’。”最后的总括是,“用美貌女性指代世间美好的一切,多么风雅蕴藉”。
潘向黎的发现有大胆的揣测与判断,然自成一说。她在《林黛玉为何不喜欢李商隐》一文中谈林黛玉不喜欢李商隐,说不喜欢李商隐的其实是曹雪芹。她认为曹雪芹是借了黛玉之口,说出了自己的诗学标准。譬如黛玉对香菱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作‘不以词害意’。”而李商隐的诗风,是“浓得化不开”的,“自然无法得雪芹的青眼了”。又说“细细推想,林黛玉恰恰应该是喜欢李商隐的。再往深处想一层,发现这里暴露了曹雪芹作为小说家的一个失误……他笔下的‘这一个’林黛玉有轻微的违和”,这便是潘向黎对红学的一个她自己的发现。
潘向黎谈诗,亦擅在艺术上归纳总结。有些文章,甚至标题就是对诗风的概括,譬如谈《琵琶行》,标题就冠以《感伤的力量更强大》。又如谈秦韬玉的《贫女》诗,说“全诗以衣裳始,衣裳终,角度小而巧”。读杜荀鹤《春宫怨》,说“端的是好诗。起首用‘早’、‘误’两字,可见怨情之深、之由来已久”。她分析揣摩诗中的意涵,尤擅把握诗句中的人生际遇同惆怅触感怀。
由此,潘向黎谈诗有着强烈的代入感。有时候,你感觉到她读诗就是读自己,或者说,读自己的人生遭际。这说明生命历练方是阅读的钥匙。譬如《杜甫埋伏在中年等我》一文,写她父亲是杜诗迷,言必称老杜。她少不更事,不以为意。只到三十多岁步入中年,有天读杜甫《赠卫八处士》,只感到“如冰炭置肠,倒海翻江”,竟至流下泪来。“却原来,杜甫的诗不动声色地埋伏在中年里等我,等我风尘仆仆地进入中年,等我懂得了人世的冷和暖,来到那一天。”她写潘父去世安葬时,她和妹妹将父亲“那本大学时代用省下来的伙食费买的又黄又脆的《杜甫诗选》一页一页撕下来,仔仔细细地烧给了他”。
作品评价
我在读《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时,就有一个重新被唤起的经历,书中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这两句被潘向黎拎出来后有一种特别打动人的力量,一下子就把我击中了,这两句诗在中国文学中似乎也不常见。其实,我们读古诗本身不是目的,说到底还是希望它能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联,跟当代生活发生关联,这也是读古诗的意义和乐趣所在。而潘向黎能够把古典诗歌作为隔离日常琐碎的帘幕,辟出一块回归内心的空间,这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评)
潘向黎新作《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作为一部讲述古诗意境的作品,七分淡然,三分质朴,将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娓娓道来。(中国新闻网评)
出版信息
2018年8月,《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简介
潘向黎,生于福建,长于上海。小说作者,文学博士,高级编辑,资深茶友。现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
穿心莲》,小说集《
白水青菜》《无梦相随》《十年杯》《
轻触微温》《
我爱小丸子》《
女上司》《
中国好小说·潘向黎》,专题随笔集《
茶可道》《
看诗不分明》以及《茶可道》增补本、《看诗不分明》增补本,散文集《万念》《如一》《红尘白羽》《相信爱的年纪》《纯真年代》《独立花吹雪》《
局部有时有完美》《
无用是本心》《茶生涯》等。2002-2007年,小说连续登上中国小说排行榜(中国小说学会主办)。获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首届青年文学优秀创作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中国报人散文奖、第六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等文学奖项。作品被译成英、德、法、俄、日、韩、希腊等多个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