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口吸虫
棘口科吸虫的统称
棘口吸虫为棘口科吸虫的统称。棘口科吸虫种类很多,分布广泛。据报告可以寄生人体的棘口吸虫有20种以上,但由于此类吸虫的分类意见尚未统一,其中的一些很可能是同物异名
形态
成虫
一般为长条形,少数种类较粗短,前端稍窄,略似瓶状。生活时呈淡红色,死后为白色,体表有体棘。口吸盘腹吸盘相距很近。口吸盘周围膨大形成头冠或环口圈,有些虫种头冠或环口圈上有单列或双列头棘,其数目及排列方式是鉴别虫种的重要特征。虫体前半部体表多有皮棘。腹吸盘肌肉发达,位于虫体近前端或虫体前、中1/3处的腹面。消化道开口于口吸盘,下接前咽、咽、食管及肠支。两肠支几乎达到虫体末端。睾丸2个,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前后排列或斜列在虫体的后半部。个别虫种睾丸可移位或缺如。卵巢呈球形,位于睾丸之前。有劳氏管但无受精囊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后半部虫体两侧。排泄囊呈“Y”形。子宫盘曲在卵巢或睾丸与腹吸盘之间,两侧不超出肠支范围。
虫卵
形态大小类似姜片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薄,一端有卵盖,部分虫种虫卵末端有增厚现象,内含未分化的卵细胞和若干个卵黄细胞
种类
在我国报告的有伊族真缘吸虫(Eu-paryphium ilocanum Garrison,1908),罗真缘吸虫(E. melis Schrank,1788),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revolutum Froehlich,1802),接睾棘口吸虫(E. par-aulum Dietz,1909),宫川卷棘口吸虫 (E. miyaga-wai Ishii,1932),曲领棘缘吸虫 (Echinoparyphiumrecurvatum V. Linstow,1873),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oliatus V. Ratz,1908),似锥低颈吸虫(Hypoderaeum conoideum Bloch,1872)等,其中以伊族真缘吸虫和似锥低颈吸虫较多见。
生活史
棘口吸虫的生活史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寄生在终宿主(鱼类、爬行类、禽类和哺乳类等)小肠内的棘口吸虫排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虫卵内的卵细胞开始分裂,经约3周形成毛蚴。毛蚴自卵中孵出后在水中短时间存活,侵入第一中间宿主螺体后经胞蚴和2代雷蚴阶段的发育增殖,成为尾蚴。尾蚴可以在同一螺体内继续发育,形成囊蚴,也可以自螺体内逸出后钻入其他螺体内,再发育成囊蚴。有些棘口吸虫还可在鱼、青蛙及蝌蚪体内或植物上成囊。动物或人食人囊蚴后,囊蚴在小肠内脱囊,逸出的童虫在4h内即可在小肠内寄生,历时7~9d后发育成熟。
流行病学
棘口吸虫是一大类分布较广、种类繁多的中小型吸虫,在中国从北到南都有发现,尤其是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更为多见。由于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螺、蛙类、鱼类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这就造成了本病的普遍流行;但各地区流行的种类和种群可有明显差别。人体感染多见于亚洲,感染人的棘口吸虫往往也能寄生于鸟类和哺乳动物,所以传染源主要是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别是捕食鱼类的动物,如被感染的鸭、鸡、鸟类、犬、猫和鼠类等动物。人和畜禽吞食了含有囊蚴的螺蛳、鱼和蛙类时,则会造成本病的感染和传播。
病理学
棘口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消化道。虫体的头棘、体棘和吸盘对肠黏膜的机械刺激可引起肠炎和消化功能障碍。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卡他性炎症和浅表黏膜上皮脱落与炎症细胞浸润,肠黏膜绒毛萎缩,隐窝增生。肠绒毛变钝、融合、损坏以致上皮层丧失。绒毛基质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水肿和纤维化等,并见杯状细胞数量增加。有的肠内充满黏液,有许多虫体附着在肠黏膜上。
临床表现
人的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和危害与感染度有关,一般来说虫荷越大症状越严重;也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吞服10个圆圃棘口吸虫囊蚴的志愿者,均表现为乏力、腹泻和腹痛;而仅1条虫荷者,仅有轻度腹痛和乏力症状。大部分病例显示,感染棘口吸虫病者都有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头昏和乏力等症状,重度感染者则出现全身乏力、消瘦、腹痛和水肿,甚至死亡。
动物发病表现
由于虫体的吸盘、头棘和体棘的刺激,引起动物肠黏膜的损伤、出血和发炎。加之虫体吸收大量营养物质和分泌毒素的作用,使病鸟消化机能发生障碍,营养吸收受阻。少量寄生时危害不严重,严重感染时,特别是幼鸟表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和粪中混有黏液,消瘦、贫血、发育停滞,重者衰竭死亡。剖检可见肠壁发炎、有点状出血,肠内充满黏液,有许多虫体附着在肠黏膜上。
诊断
常用的粪便检查方法,如直接涂片法、沉淀法都可采用。另外,临床上可结合患者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表现做出正确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包括询问患者是否来自流行区,有无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螺、鱼或饮用池塘生水。尤其是儿童,应详细询问其有无吃烧烤鱼史。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腹泻、胃纳差等,部分患者有荨麻疹症状。
预防与控制
棘口吸虫病主要经口感染,因此,搞好饮水、饮食卫生,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首先,在该病流行区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学习到棘口吸虫病的防治知识,进而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倡不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螺和贝类,不饮用生水。其次,管理好家畜,严禁家畜粪便直接人水。最后,实行农村改水改厕,防止未经处理的人类粪便直接人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8 16:10
目录
概述
形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