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微生物生态学
1993年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森林微生物生态学》 是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ISBN是9787810083980,出版时间是1993-05作者是程东升
内容介绍
内 容 提 要
本书系统阐述森林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和知识。微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得以
成立的必不可少的生物类群。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及能量循环中,微生物常常
起着比动植物更突出的作用。在林业上,微生物生态学知识对森林生态、森林保
护、森林土壤、资源开发以及育苗造林等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本书包括绪论、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微生物与森林有机物分解、微生物与
森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森林植物体表和大气微生
物、微生物与森林植物的共生,及微生物对森林植物的寄生共八部分。书后附有微
生物拉汉名称对照和术语索引等。本书可供农林、植物、微生物等学科专业科技人
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农学、林学及植(森)保等专业的教学
参考书.
作者介绍
作者小传程东升,东北林业大学削教授1953年生,1982年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翌年赴日本留学,1989年获北海道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已发表《北方针叶林雪腐病流行规律》、《云杉天然更新的相关真菌群》、《生物技术与森林病害防治》等论文20多篇,编写《林业生物工程学》教材部。曾参加完成日本文部省资助科研项目两项,为1991年1度“国家教委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获得者。
作品目录
目 录
绪 论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学
一、生物与环境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三、生态学的学科领域划分
四、微生物生态学及其特点
第二节 微生物生态学发展史
一、启蒙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二、诞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三、成熟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
第三节 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和应用意义
一、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
二、森林微生物生态学的应用意义
第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环境和生态系统
一、环境
二 生态系统
第二节 生态位和生态对策
一、生态位的概念
二、生态对策及其决定因素
三、微生物的生态对策
第三节 种群和种间关系
一、种群和种群密度
二、种间关系
三、种间关系与进化
第四节 群落及群落演替
一、群落的概念
二、群落演替
三、自养演替和异养演替
四、群落发展和稳定的机制
五、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
六、微生物种群和群落的特殊性
第五节 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物化学活性
一、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第六节 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素循环
二、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
三、微生物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磷、硫循环
第二章 微生物与森林有机物的分解
第一节 自然界有机物质的分解
一、不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二、含氮有机物的分解
三、影响植物残体分解的条件
第二节 森林凋落物的积累与分解动态
一、森林凋落物的组成与积累量
二、凋落物分解的动态平衡
三、影响凋落物分解的因素
四、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生态学意义
第三节 微生物对森林凋落物的分解
一、参加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类群
二、凋落物分解真菌及其一般演替规律
三、几种北方森林中的凋落物分解真菌演替
四、不同气候带的凋落物分解真菌类群
五 参与凋落物分解的其它微生物
第四节 微生物对木质有机物的分解
一、木材作为微生物营养基质的性质
二、木材腐朽的类型
三、木腐菌的侵染部位及寄生专化性
四、木材分解中的微生物演替
五、温度、水分对木材分解的影响
第三章 微生物与森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
第一节 自然界氮素转化的主要类型
一、氨化作用
二、硝化与反硝化作用
三、植物残体C:N值与有效氮素的释放
四、固氮作用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氮素转化动态
一、森林凋落物中的氮素含量
二、森林土壤中的氨化和硝化作用
三、森林中的微生物固氮
四、森林土壤的氮素收支动态
第四章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
第一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概述
一、土壤中的真菌
二、土壤中的细菌
三、土壤中的放线菌
四、土壤中的藻类和原生动物
五 土著与外来土壤微生物的概念
第二节 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一、森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
二、森林土壤大型真菌的群落结构
三、土壤大型真菌的菌落扩展方式
第三节 微生物的活动与森林土壤肥力
一、微生物与土壤的形成
二、微生物的活动与土壤肥力
第四节 根际微生物群落及功能
一、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特征
二、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关系
第五章 森林植物体表和大气微生物
第一节 植物地上部的体表微生物
一、叶面微生物
二、枝干表面的微生物
三、植物体表的潜伏性病原微生物
第二节 大气微生物
一、大气微生物生态概述
二、与森林环境有关的大气微生物
第六章 微生物与森林植物的共生
第一节 真菌与树木的共生体――菌根
一、概述
三、内生菌根
第二节 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一、共生固氮体系
二、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
三、根瘤固氮的机理及固氮效率
四、根瘤菌与植物共生的进化意义
第三节 放线菌与非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
一、由放线菌引起的根瘤
二、与放线菌形成根瘤的木本植物
三、放线菌根瘤固氮与森林氮素营养
第四节 蓝细菌的共生固氮
一、地衣的固氮
二、蓝细菌与植物的共生固氮
第七章 微生物对森林植物的寄生
第一节 微生物―植物寄生体系――病害的发生
与发展
一、病原菌的寄生性与致病性
二、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三、病害的发生过程
四、病原菌的传播及生态对策
第二节 林木病原微生物类群及其功能
一、林木病原微生物主要类群
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三节 林木流行病学原理
一、流行性病害与地方性病害
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条件
三、病害流行的时空分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真菌和细菌的分类检索
附录二 微生物拉汉名称对照
附录三 术语及主题词索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6 16:50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