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楚工”),创办人
陈润霖先生。最早名为湖南私立楚怡初级工业学校,创办于长沙。
办学历史
楚怡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楚工”),创办人
陈润霖先生。
陈润霖(1879年—1946年),字夙荒,号立园,湖南新化人,清末秀才,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毕业,教育家。1906年至1924年,他先后创办了楚怡小学、楚怡工业学校、楚怡中学和楚怡幼稚园,时称“三校一园”。这种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工业学校的一贯制私立办学体制,湖南绝无仅有。“楚怡”是湖南近、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品牌。
楚工,最早名为湖南私立楚怡初级工业学校,创办于长沙。1909年3月开始筹建,1910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金工科,8月开学。校舍租用祭奠湘军阵亡将士的祭拜堂,面积120多平方。客厅做教室,祭坛作卧室,前厅做实习场所。办学初期,经费困难,各项设施简陋;实习设备无钱购买,或租借(如老虎钳、摇手车床等),或自制(如卡钳、直脚规)。初创过程中,楚工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名流的支持,其中包括湖南省督军、省长谭延闿,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熊希龄,教育厅长朱经农,建设厅长余籍传等。
1911年8月,在熊希龄的资助下,楚工获得长沙市北区稻谷仓作为学校校舍。陈校长倾注心血,历时数年,在这里建成了楚工教学楼,并建设了师生宿舍、食堂等。
1912年,楚工更名为湖南私立楚怡中等工业学校。三年内提升档次。金工科改为机械科。同时增设应用化学科,旋即改为采矿冶金科。
1914年,遵照教育部《实业学校令》《实业学校规程》及省政府《湖南暂定学制大纲》等文件要求,楚工改名为湖南私立楚怡甲种工业学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也更切合湖南工矿业发展实际。此时,楚工成为湖南清末留下的唯一一所私立职业学校。
1917年,陈校长开始对到稻谷仓进行改建,拆除破旧民房,兴建教学楼,当时教室暂时安排在储英源,实习工厂仍在稻谷仓。因内战影响,校舍历时四年余方竣工。1922年,楚工师生迁回稻谷仓新校舍。
1920年1月,楚工学制改预科两年,专科两年,共四年,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1924年,根据当时社会需要大量测量技术人员的需要,楚工开设了测量专科一班。
1926年,楚工根据省教育司“改甲种工业学校为高级中学”之要求,更名为湖南省私立楚怡工科高级中学。
1927年,楚工稻谷仓教学基地扩购完成,总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1928年,楚工学制调整,不再设预科;楚工专业调整,不再设测量专科,改为土木科。机械、矿冶、土木三科专业专业建设基本稳定。
1930年,奉教育部令,楚工改校名为湖南私立楚怡中学高中部工科。
1935年和1936年,陈校长再次筹款进行校舍扩建。稻谷仓校园基本定型。校门上刻“楚怡工业学校”金色大字。校园的后面是一栋三层楼校舍,一楼为办公室和教室,二楼为礼堂和教室,三楼是教室宿舍。侧楼增加第四层,作为学生宿舍。其它平房分别做宿舍、食堂及机械、翻砂实习和材料实验室。校园内还有苗圃、操场。
1938年秋至1946年底,楚工新化办学。因日本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占领武汉,直逼长沙,更兼“文夕大火”,楚工校舍几乎烧毁殆尽,校具、图书仪器损失严重。幸得陈校长将楚工西迁新化谋划早,行动快,转移了部分重要教学实习设备设施,1938年秋季新化开学亦未受到重大的影响。西迁新化,一切从头再来。楚工师生最初分散寄居于百姓家和小客栈里。后经努力借用上梅中学的一栋两层小楼作为教师宿舍,借附近的小学腾出地方作为校舍,同时还租用文昌阁稍加装修作为教室。
楚工在租用校舍的同时,迅速启动筹建新校园。选址新化游家白沙洲。这里陆路距离县城25里,水路距离县城40里,地势比较平坦开阔,依傍资江,便于设备运输,是个办学的好地方。1939年春,楚工一边自筹资金,一边到省政府争取“文夕大火”的补助款,当年就建成了一栋教学楼,部分宿舍和实习工场,楚工师生全部搬入新校园。1940年,楚工又建设了一栋新校舍和礼堂等。1939——1943年,楚工在白沙洲的战时校园包括教学楼、师生宿舍、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图书馆、枪械室、实习场地等都修建完成,实习实训的基本设备设施到位。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楚工筹备返迁长沙复校。1946年1月,楚工校长陈润霖先生病逝。1945年秋冬至1946年初,经多方筹措复校经费,在稻谷仓旧址建校舍2栋,平房1栋,又修复了旧房5栋,教师宿舍、厨房、杂屋等。2月,正式复校。
陈润霖先生病逝至1950年初,楚工校董事会先后推选孔文达、黄德安、锺伯谦任校长。
1947年1月,楚工失火,烧毁一间办公室和5间教室,图书资料、理化试验仪器尽毁。5月,楚工运回保留在新化的机器设备等。至6月,楚工实训场地基本建成。同时,奉教育部令,楚工更名为湖南私立楚怡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1950年初,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在楚怡工业学校建立基层党组织,指派郭道西为党组织负责人,另派李维国任校长,所需经费概由省政府拨款。同年底,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定为“湖南省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改派杨仲枢为校长。
1951年,湖南省政府将楚怡工业学校与其他工业学校合并组成湖南工业学校。1953年,政府按照楚工设置的专业类别,分别并入中南地区相关院校。以原楚怡工业学校矿冶科为主体组建长沙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来并入中南矿冶学院,改名中南工业大学(即中南大学南校区,进校门的大道即为“楚怡路”);楚怡工业学校机械科与粤、桂、鄂三省工业学校机械科合并,组成汉口汽车制造学校,后来归属武汉理工大学;楚怡工业学校土木科与武昌高工土木科、郑州高工土木科合并,组成中南建筑工程学校,后更名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再后融入华中科技大学。
楚工办学40余年,机械、矿冶、土木三科共办班93个,毕业人数3000余人。
1961年,湖南工业学校组建成为湖南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该校与其它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0年4月22日,新化县职业中专学校更名挂牌为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上,楚工许多老师既有国外留学背景,又是业界翘楚。如在楚工任教多年的周凤九,毕业于法国巴黎土木建筑学校,同时任湖南省公路局总工程师。机械科的主任丁壮猷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钟伯谦、周则岳等兼职教师,也都是湖南大学的教授。
教学方式上,楚工特别注重“躬行实践”,提倡“为干而学,从干中学”的办学方针。为了配合教学改革计划的实施,楚工竭力增加教学设备,开辟了各科专门教室和实习工场。如机械科的实习工场就有车床、刨床、铣床等机床20多台,还有德国制造的煤气发动机;土木科除有一般的平板仪、水准仪外,另有3台进口的精密经纬测量仪器;矿冶科的分析化验室里,各种化学器具、化学药品和矿石标本一应俱全。
楚工的教学成果,不仅满足了本省的需求,还为其他兄弟省份的工程建设提供了援助。1938年,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地区赶修公路,打通北到苏联南通缅甸的交通以获得外援,楚工学生在周凤九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四川的公路建设;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西南公路局奉令设立芷江分局,楚工学生积极承担抢修被毁公路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