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吉林省辖县级市,由
长春市代管,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
吉林省和
黑龙江省的交界处,地处
松辽平原腹地,境内无崇山峻岭,地势较平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向西北倾斜,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多受季风影响,总面积471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全市辖4个街道、15个镇、9个乡。截至2022年底,榆树市总人口1189533人。
历史沿革
榆树境内4万多年前即有原始人群生息繁衍。
在古代,榆树曾是
鲜卑、
契丹、女真等部族活动的区域。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榆树仍然是氏族公社的延续。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
勿吉族灭扶余国,榆树为勿吉族
伯咄部。榆树属夫余国伯嘟部,伯嘟即以后的伯都。
唐圣历元年(698年),初为
室韦达姤部地,隶于
室韦都督府。先天二年(713年),榆树属
渤海国扶余府(今长春市农安县)。
宋、辽、金时,榆树先后为辽、金属地。辽天显一年(926年),辽灭渤海国后,建立东丹国,这时榆树为辽的东丹国东京道
宁江州。金收国一年(1115年),榆树为金国的上京肇州路。
元代时,榆树属于辽阳省开原路屯田万户府。
明代时,属努儿干都司撤叉河卫。
清代初年,榆树为皇家封禁之地,位于
柳条边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榆树隶属于吉林将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榆树地域归伯都讷副督统(在
伯都讷城)管辖。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移吉林副都统于
伯都讷,榆树为
伯都讷属境。雍正五年(1727年),榆树隶属于盛京奉天府长宁县。乾隆元年(1736年),撤长宁县,榆树归属永吉州(吉林),后改为吉林厅。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
伯都讷厅,置理事同知,驻伯都讷城。道光五年(1825年),伯都讷屯田开始实施。光绪八年(1882年),榆树成为
伯都讷厅首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伯都讷升府(
新城府),榆扶分治,在孤榆树屯设立榆树县,隶于
新城府(今
松原市宁江区)。宣统元年(1909年),榆树县改为榆树直隶厅,隶属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备道。
民国二年(1913年),榆树直隶厅改为榆树县,隶属于吉林省滨江道。沦陷时期为榆树县,隶吉林省。在经过14年的日伪统治之后,榆树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27日获得解放。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日,成立榆树县民主政府。5月22日,改称榆树县人民政府,隶于吉北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划出黑林、秀水区和大坡村,舒兰县划出法特区成立榆南县,隶于吉北专署。11月,撤销榆南县,黑林、秀水、大坡复归榆树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22日,撤销吉北专署,榆树为吉林省直辖县。
1955年12月,榆树县人民政府改称为榆树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7月3日,榆树县隶于吉林省怀德专署。10月6日,怀德专署改为公主岭专署。
1958年10月23日,撤销公主岭专署,榆树县划归
长春市辖。
1966年1月10日,划归德惠专署。
1968年7月26日,成立榆树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县人民政府。
1990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榆树县改为榆树市(县级市、省辖),由
长春市代管。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在长春、吉林、哈尔滨三市构成的三角区中心,位于北纬44°30′57″~45°15′02″、东经126°01′44″~127°05′09″之间,位于吉林省、黑龙江省交界处。榆树市境南北、东西距离均为85千米,周长345千米。东及东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五常市、北及西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双城区以
拉林河为界;西与
扶余市接壤;西南与
九台区、
德惠市隔松花江相望;南及东南与
舒兰市毗邻。总面积47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榆树市属冲洪积湖积台地平原区。境内无崇山峻岭,地势较平坦,微有波状起伏。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高于西南部,而西部又高于中部,呈微凹型。平均海拔为157~220米。最高处为土桥镇花园山一带,海拔302米;最低处为八号镇坎下,海拔137.5米。地貌类型为剥蚀堆积地貌。地形分两大类型区:丘陵陡坡地形区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东、科铁公路以南,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1%;微波平原地形区主要分布于卡岔河以西,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9%。榆树市内无高山,只有几处较大的山岭:花园山(位于土桥镇原光明乡境内,海拔302米)、团山(保寿,273.9米)、青顶山(城发青顶,239.5米)、万寿山(城发李合,211米)、雷劈山(育民,210.5米)、太平岭(城发李合,207米)、青石山(大岭怀家,200米)、红土山(大岭怀家,195米)、牛头山(大岭怀家,180米)、鹅头山(八号大岗,161.4米)。
气候
榆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2616.5小时,无霜期135天左右,年均降水量580毫米左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温度为4℃,高温出现在七月份,低温出现在一月份。冬季1月平均气温约-18.4℃;夏季7月的平均气温约22.64℃。
水文
榆树市地表水有第二松花江、卡岔河、拉林河3大水系,64条大小河流。其中:第二松花江位于榆树市西南部,有卡路河、秀水河等7条较大河流汇入,形成二松水系,流域面积727.9平方千米;卡岔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市中部,有黑林河、二道河等12条较大河流汇入,形成卡岔河水系,流域面积2306.9平方千米;拉林河位于榆树市北部,有大荒沟怀家沟等4条较大河流注入,形成拉林河水系,流域面积1685.5平方千米;其他小河流41条,均为季节性雨水补给河流。境内有土桥镇玉皇庙、城发乡石塘等5座中型水库,其余为小II型水库。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榆树境内野生植物达400余种,以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居多。具有经济价值的100余种。多分布在五棵树、黑林、光明、十四户、大岭、于家等乡镇。药类有五味子、川贝母、川地龙、野大豆、月见草、柴胡、防风、
益母草、车前、桔梗、枸杞、艾蒿、蒲公英、苍耳、
苦荬菜。树类有油松、
樟子松、黄花落叶松、
柞树、山杨、
胡桃楸、榛、榆、
山刺玫、东北杏、山楂(山里红)、
山丁子、托盘、秋子梨(山梨)、鼠李(老鸹眼)、
山葡萄、椴、槐、械、桦、柳、刺五加、龙牙葱木(剌老芽)。草类有芡(鸡头米)、无冠菱(菱角)、芦苇、稗、轨辙草、荆三棱(三棱草)、水葱、菖蒲(臭蒲)、浮萍。菜类有蕨(蕨菜)、
马齿苋(马齿草)、反枝苋(西米谷)、
荠菜(荠荠菜)、
苣荬菜(苦菜)、
小根蒜(野蒜)、黄花菜、小叶芹、鸭巴掌、柳蒿芽。蕈类有念珠藻(地耳、地瓜皮)、木耳、侧耳(元蘑、黄蘑)、密环蘑(榛蘑)。
动物资源
榆树市境内动物较多,兽类有狼、狐狸、貉、东北兔、草兔、豹猫(山狸子)、黄鼬、
松鼠、田鼠。鸟类有麻雀、大嘴乌鸦、
喜鹊、家燕、
鹌鹑、环颈雉(野鸡)、野鸭、
雀鹰、鹗(猫头鹰)。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白鲢、鲢子)、鳙鱼(花鲢、胖头)、
鲤鱼、
鲫鱼、白漂子、银锢(黄姑子)、马口鱼、黑龙、江蛇钩(船丁)、
乌鳢(黑鱼)、
鳜鱼(鳌花)、鲶鱼、狗鱼、花鳅(泥鳅勾子)、泥鳅、
嘎牙子、葛氏鲈塘鳢(老头鱼、还阳鱼、山胖头)。两栖类有中国林蛙(哈什蟆)、青蛙(田鸡)、中华大蟾蜍。昆虫类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蝈蝈、蟑螂、蟋蟀、蚊子、苍蝇、蚂蚁、金龟子(金龟甲)、蚜虫、粘虫、玉米螟、地老虎(截虫)、赤眼蜂。
矿产资源
榆树市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建筑石材、砂砾石、草炭、烧制砖瓦用的粘土、矿泉水5种。建筑石材分布在3处:保寿镇朱达村团山、青顶乡青顶山、光明乡花园山。砂砾石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拉林河流域的大坡、怀家、于家、青山、大岗、育民、五棵树等乡镇。草炭主要分布在大坡、秀水、保寿、福安、新庄等乡镇。砖瓦用泥土分布在全市各乡镇。
人口
截至2022年底,榆树市总人口达到1189533人,其中:农业人口989073人。全市总户数422438户。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64‰。
2023年末,全市总人口达到117833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3‰。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2年,榆树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7773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20097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9%;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0246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7.5%,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6482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0.2%,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3949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17429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发展到45:11:44。
2022年,榆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45293万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01268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130710万元。
2022年,榆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9083元,比上年降低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8969元,比上年增长2.8%。
2022年,榆树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总计93570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115688万元,比上年下降9.6%,市本级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3777万元,比上年增长7.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合计785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0.9%。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71126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4023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34887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6074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7593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3614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发展到42.1:12.4:45.5。
第一产业
2022年,榆树市总播种面积378350公顷,其中:粮豆薯播种面积373319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93366公顷,水稻播种面积64064公顷,高粱播种面积35公顷,谷子播种面积1公顷,豆类播种面积13759公顷,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3731公顷,薯类播种面积2094公顷,蔬菜播种面积4525公顷,瓜果类播种面积313公顷,烤烟播种面积114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3109862吨,其中:玉米2480399吨,水稻576703吨,高粱279吨,谷子4吨,豆类35227吨,其中大豆35174吨,薯类17250吨。
2022年,榆树市农业总产值实现2284653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05099万元,林业产值8932万元,牧业产值1294152万元,渔业产值14545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1925万元。
2022年末,榆树市生猪存栏784882头,牛存栏185355头,羊存栏40141只,禽存栏13474.63千只。奶类总产量12765吨,禽蛋总产量55744吨,肉类总产量290422吨。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1140233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
第二产业
2022年,榆树市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实现164828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户,总产值实现802309万元,比上年下降10.6%。
2022年,榆树市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3949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4.8%。全市资质建筑企业15户,总产值实现32992.5万元。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34887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9%,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60745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7593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8%。
第三产业
2022年,榆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46142.5万元,比上年下降14.3%。
2022年,榆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388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337950万元,比上年增长1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17980万元,比上年增长9.9%。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36149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榆树市启动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三期)暨集优化发展行动,制定了《榆树市基础教育集优化发展方案》。成立高中学校联盟,深化义务教育大学区管理,建立城乡共同体。持续开展“星级特色学校”、“新优质学校”创建等项目。吉林省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在我市成功召开。红星中学、大岗中学等9所学校教学综合楼建成使用。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村小多媒体教室装备率达到50%,计算机教室配备率达到100%。
文化事业
2021年,榆树市开设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栏目。实现手机客户端和电视直播,积极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电台、电视台开辟了《牢记嘱托、榆树在行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等栏目。智慧榆树客户端开辟今日头条专栏,每天播出国际国内及本地重要时政新闻。
2021年,榆树市顺利完成小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造升级工程。农村文化广场实现388个行政村全覆盖。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建党100周年书画笔会、榆树市百姓健康舞展演、“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4.23世界读书日“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第四届榆树市市民读书节等系列活动,营造了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浓厚氛围。
医疗卫生
2021年,榆树市医院门诊楼、住院部、医辅用房改造扩建项目竣工。全市37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在全省率先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县。制定了《榆树市新冠疫苗接种实施方案》和《疫苗接种工作指南》,制定印发了《榆树市2021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开展医院、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护管理。对服务场所和从业人员的核酸抽检实现全覆盖。
体育事业
2021年,榆树市顺利完成全民健身中心改建工程,成功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会,承办了“腾讯棋牌·天天象棋”2021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第一阶段常规赛,隆重举办2020-2021年度“激扬中国梦·冰雪酝新篇”榆树市冰雪体育系列活动、首届森迪威尔杯乒乓球友谊赛、首届“星火杯”中式八球友谊赛、2021年东北跆拳道俱乐部超级联赛榆树分站赛、“农商银行杯”2021年乒乓球联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
劳动就业
2022年,榆树市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140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00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585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9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1万人,实现农民就业创业收入60亿元。
交通运输
榆树市铁路有榆陶铁路、
榆舒铁路。公路主要有
黑大公路(
黑河—大连,即
202国道),榆陶二级(一级路面)快速干道,京哈公路(
102国道),高速公路有铁力-科尔沁右翼中旗高速公路(G1015),横穿榆树北部,并设有榆树、榆树北两个出入口,京哈高速公路位于市境西12千米。水运在五棵树镇设有五棵树码头,可上溯吉林,下达哈尔滨、佳木斯等。榆树市距离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均为1小时车程,到达长、吉、哈三市均在1.5小时左右。
榆树通用机场于2020年10月22日正式通航。便捷的交通网络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缩短了榆树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2021年,榆树市投资7800万元,完成建设街、铁北路、站北路雨污分流等7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投资908万元,启动实施第一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门前过街天桥建设。榆树火车站区域整体改造工程如期竣工,成为城市新地标、对外新窗口。投资809.95万元,新建农村公路17.8千米,投资2.4亿元,改建农村公路119.4千米。半拉山松花江特大桥项目已完成全部桥梁桩基、桥梁下部、预制箱梁架设、主桥主梁和路基等工程。投资68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08.5千米。养护国省干线公路226千米,养护农村公路5568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相传在当时的榆树镇南一千米处,有一棵参天古榆树,十几个人拉手都围不过来,周围百米之内再无其它树木生长,因此十分引人注目,被称为“大孤榆树”。当年从
宁古塔(今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宁安市)等地来到这里的汉族人,有些便在大榆树附近落脚开荒,定居下来。在给居民点命名时,便以这棵树为名,称为“大孤榆树屯”。随着前来垦荒的人口日益增多,这里渐成集镇,大孤榆树屯的名字便被后人广泛传开。
丧葬习俗
汉族人在弥留时,穿寿衣,男剃头、洗脚,女梳头、挽发。死后停尸室内,蒙面、头枕土坯。停灵、守灵、开光、摔丧盆、扎纸活、披麻戴孝等礼仪。
回族人死后,用清水净身,用25尺白布包裹和系腰带。
阿訇主持葬礼,诵经致祭,尸体放入“踏铺”,上覆外罩,顶似轿盖,下垂流苏,旁有杠架,由16人抬往墓地。回族有本族墓地,不与外族混葬。
风景名胜
五棵树沿江旅游区位于五棵树镇南1.5千米的松花江畔,总面积3.64平方千米,沿江长度为20千米。主要包括湛江寺、五棵树码头、松江峡谷等景点。每年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三个庙会和端午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有数万人到这里观光游玩。
霸湖旅游区
霸湖旅游区位于榆树市培英街道办事处东家村(原王家村),距市区仅3千米,距科铁公路0.5千米。旅游区内东沟水库约138公顷,水面开阔,水草茂盛。水库东岸有一座南北走向约1千米的山坡,面积约6公顷。山上有榆树、枫树、杨树、松树等10多个树种,树木繁茂。坡上有一棵树龄100多年的古树,主干树围约3米,被当地百姓奉为“山神榆树”。
花园山旅游区位于土桥镇东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边缘地带,是长白山支脉大黑山的余脉,东西长10千米,南北宽4千米,最高海拔302米。花园山林木茂盛,有自然林6000公顷,人工林1500公顷。动植物资源丰富,有20多种中药材,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10多种野菜及榛蘑、松蘑等10多种菌类植物。山顶有35米高的瞭望塔,山脚有一座15公顷水面的水库。沿环山水泥路可环游花园山。
2007年,小乡被长春市旅游局确定“农家乐旅游示范点”。旅游项目有∶小乡纪念馆、齐殿云墓、水上乐园、生态园等。
雷劈山旅游区
雷劈山旅游区位于榆树市大岭镇北部兴农村,地处吉黑两省交界处,距榆树市区约45千米。雷劈山最高处海拔210.5米,总面积100余公顷。
青鼎山旅游区位于新立镇青顶村,距榆树市区16千米,最高峰海拔239.5米,总面积约570公顷。山上林木繁茂,有松树、柞树、桦树、五角枫等20个树种和山鸡、松鼠等多种野生动物,山中有依山崖开凿的佛林一处,有3处鱼塘。山顶有瞭望塔和防雹炮台。登瞭望塔或沿5千米环山公路巡游可游览青鼎山全貌。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榆树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12月,榆树市被授予“吉林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0年12月,榆树市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
2021年1月14日,榆树市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榆树市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15日,榆树市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2月7日,榆树市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1月,榆树市被评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十佳县。
2022年4月14日,榆树市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