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群体又称作
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那些规模较大、人数众多,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成员间保持着稳定的间接接触的群体。它与接触群体不同,不受直接交往或地理位置的限制;也与松散群体不同,它既有明确的组织目标,又有严格的团体规范。如军队、企业、规模较大的学校等都是次级群体。一般都有正规的指挥系统、管理层次、等级制度和严格的纪律。这种群体的建构,不是基于成员间的情感和人际关系,而是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功利。
次级群体以次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它是以达到实际的特殊目标为目的的群 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专门化的、非人格性 的、不带感情色彩的,仅仅涉及当事人有限的 个性特征。人们在这种关系中关心的是如何 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不关心对方是一个怎 样的人。这种关系是功利的,可以从一个人身 上轻易地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在次级群体 中,成员之间的交往方式多半也不象在初级 群体中那样面对面的接触,常常以某些工具 作为交往媒介,许多成员之间也许永无一面 之缘。
在现代社会中,次级群体越来越多,也越 来越复杂。许多从前由初级群体承担的职能, 如今由次级群体承担。例如,学校、企业这样 一些次级群体如今承担了从前由家庭承担的 教育和生产职能。而且,这种职能的转移还有 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次级群体的出现与发展, 是现代工业所导致的商品生产和劳动分工的 必然结果。
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般说来,次级群体规模比初级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次级群体既是个人步入社会所必须加入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
群体成员间的感情联系相对不如初级群体,面对面的互动有限。典型的次级群体是各类
社会组织,如公司、政府机构、学校等。次级群体的规模可大可小,较小的次级群体,如一个科室、班组。在较大的次级群体中,总会出现一些较小的初级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群体等。
形成次级群体的主要原因是: (1)成员的合作需要。任务宏大而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统一行动,才能实现共同的目标。(2)成员的秩序需要。为了有效地发挥全体成员的力量,就需要分工合作,秩序井然,才能达到预定目标。(3)成员的传播需要。只有在组织严密的群体中,人们才能把他们的共同事业和理想持久地和有系统地加以保存与传播。(4)成员的步行需要。只有在有组织的群体中,才能发挥集体智慧,对于纷然杂陈的事物,取其合于社会需要的,来推动社会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