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茧
次等蚕茧
次茧:种桑养蚕的目的是多产优质蚕茧,增加收入,但因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不少次茧,降低养蚕效益。因此提高上茧率,减少次茧率是增加蚕农收入的重要技术环节。
减少次茧对策
1.双宫茧。是两头以上的熟蚕“合伙”结的一粒茧,因丝头乱、丝质粗,难缫好丝,只能作为次茧。预防办法:选用方格簇、塑料折簇,方能做到一头熟蚕一个“作茧窝”;单位簇具上投放的熟蚕不能太多,人为的逼迫熟蚕去挤结双宫茧;适熟上簇,熟蚕不能过老。
2.薄皮茧。茧壳软绵,茧层疏松而薄,无法缫丝。预防措施:蚕期良桑饱食,多造丝,防止饥饿上簇;蚕期防病,提高健康度,勿让蚕带病上簇;及时拾取蚕簇上的游蚕及落地熟蚕,清水淘洗后另上新簇;防止簇室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延长错过熟蚕盛吐丝时间。
3.穿头茧。茧一头或两头穿孔。预防办法:蚕期作好防蝇工作,防止蝇蛆茧;簇室防止高温多湿,熟蚕闷热而咬破茧壳钻出。
4.污染茧。分为外污染(黄斑茧)、内污染两种。预防对策:簇中熟蚕茧壳形成后及时清除熟蚕粪尿、垫纸,保持簇室适温干燥;蚕期防好蚕病,避免病害上簇后死在茧壳内,尸体污液污染茧壳;采茧时轻采轻摊,防止摔伤蛹体,蛹液污染茧壳。
5.柴印茧。由簇具材料太硬及上簇太密造成。应避免用麦草、菜籽秆等硬材料作簇具;按簇具标准容量上熟蚕,不能偏密。
6.毛脚茧。预防对策:蚕期防好病,不要带病上簇,结茧后化不了蛹,而成病死毛脚茧;适时采茧,采样茧摇动听到清脆声表示已化蛹,或用剪刀将茧削口,见蛹体变成黄褐色,是采茧适期,否则就是毛脚茧。
在采茧时,上茧、次茧分开摊放、交售,才能优质优价,次茧低价,严防采售混等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7 10:4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