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宋代诗人苏轼诗作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一首诗。此诗意绪多端,随兴挥洒,极回环错综之致,浑成自然豪放之妙。诗中活用典故,借其一端抒发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全诗表现了苏轼时运不济,空有一身理想抱负,却不能施展的苦闷的心情。
作品原文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1
天公水墨自奇绝2,瘦竹枯松写残月3。
梦回疏影在东窗4,惊怪霜枝连夜发5。
生成变坏一弹指6,乃知造物初无物7。
古来画师非俗士8,妙想实与诗同出9。
龙眠居士本诗人10,能使龙池飞霹雳11。
君虽不作丹青手12,诗眼亦自工识拔13。
龙眠胸中有千驷14,不独画肉兼画骨15。
但当与作少陵诗16,或自与君拈秃笔17。
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18。
尽将书画散朋友19,独与长铗归来乎20。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吴传正:名安诗。曾官右司谏、左史等官职。元祐七年(1092)为秘书少监。曾作《枯木歌》赠苏轼,启动苏轼神思,挥笔成此诗。称赞吴诗奇绝,妙想天成,忽而生出长铗归来之思。
2、天公:天神,此指造化自然之神。水墨:水墨画。此句赞叹水墨画的出神入化。
3、写:画。
4、梦回:梦醒。
5、发:生长。
6、弹指:指瞬息时间。
7、造物:指造就宇宙万物之神。初无物,即佛家所说色相皆空之意。
8、俗士:一般的文人。
9、妙想:奇妙的想象。此句即妙想成诗。
10、龙眠居士:即宋画师、诗人李伯时。
11、龙池飞霹雳:化用杜甫诗句:“龙池十日飞霹雳。”霹雳:雷声。
12、丹青手:画师。
13、诗眼:诗人之眼力,即鉴赏诗歌的卓识能力。后随用为一首诗之关键句,称诗眼。工:精审能力。识拔:鉴赏拔卓之能力。
14、千驷:千匹马。千,多也。此句谓画家画马,胸有千匹活马。
15、画肉兼画骨:杜甫批评唐画家韩干画马有肉少骨,此句指李伯时画马兼蓄唐画家曹霸与韩干的优点:画马有肉更有骨。
16、少陵:唐诗人杜甫,号称杜少陵。
17、秃笔:指画笔笔尖毛脱落。意谓画家作画多。
18、万象:万物的形象。摩尼珠:佛教用语。《圆觉经》:“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随方各见。此句意谓世界万物之形象映入我心中,审美滤取,随笔可出。是讲创作过程之理。
19、散:散发。
20、长铗:长剑名。此用《战国策》中冯骥的长铗归来之典故。李白诗:“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客归。”
白话译文
大自然鬼斧神工,竹子细削清瘦,老松遒劲有力,而此间残月当空。
一梦醒来,有疏淡的树影落在东窗,让人惊奇的是傲霜枝条竟一夜之间绽开了鲜花。
从萌生到衰灭只在弹指间,才知道造物主并无其物。
自古以来画师就不同于鄙俗之士,关于绘画的奇思妙想几同于诗。
龙眠居士原本就是诗人,能使龙池出霹雳声。
您即使不做画师,也具备艺术鉴赏的能力。
龙眠居士胸有千匹活马,画马不仅有肉更兼具风骨。
当年杜甫为韦偃作赞诗,那么吴传正写诗,居士也可为其作画。
四面八方山水遥相呼应,世间万物之形象均可映入我心。
全把书画散发给朋友们,我只携我的长剑归隐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祐八年(1093),时诗人在京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吴传正曾为李公麟所画枯木作《枯木歌》,苏轼此诗为和作,依吴传正原诗韵字及次序而作。
作品鉴赏
文学鉴赏
前四句,自然界是森罗万象的,有瘦竹,有枯松,有残月,天公简直像一个高明的画家,其笔墨是神奇的。苏轼认为自然界的变化,充分说明造物主并无其物,自然界有物是自造的,根本不靠造物主主宰。凡是高明的画师,也能自造出生机勃勃、清新自然之景。“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苏轼认为画师不能混同于俗士,而是要同诗人一样超凡脱俗,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作品的风格才能清新自然。
“龙眠胸中”所领的两句,艺术创作必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受。提倡艺术家要躬身生活实践。苏轼认为龙眠居士的画马,成功的秘密在于“胸中有千驷”,也即面对成千上万的天下名马,能进行选择剪裁,经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挥毫才能够“画肉兼画骨”,不独重形似(画肉),也重神似(画骨)。说明龙眠居士画马虽师法韩干,但并非亦步亦趋,而是有自己的创造。杜甫为韦偃的画写诗,同样,吴传正的诗作,龙眠居士也可以为其写画。这样通过比照,进一步阐明了诗画同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苏轼时运不济,由于北宋朝廷内部的无休无止的党争,变成了封建宗派的倾轧和报复,政治上不能施展理想抱负,有隐隐于怀的苦闷,所以他引用一个“长铗归来乎”的故事,表明自己响应山水的招呼,企鄙断绝尘念,把书画散给朋友,甘心归隐林泉独处,权且逍遥自得,自我高格,享受世外桃源之趣。这种遁世思想,是仕途失意或遭贬谪的封建文人士大夫积淀而成的集体无意识的表现。
吴传正为李公麟的枯木画作歌,东坡和之。此诗既须着力于吴歌,又须兼顾于李画,方合乎作诗旨要。诗兼描写、议论。起笔描写枯松疏影,似真似幻,奇妙不凡,虽不见其画仍如临其境,而议论也非泛泛之论。
名家点评
清代纪昀《纪评苏诗》卷三六:“吴诗不传,不知原唱之意,亦遂不甚解和之之意。就文论文,笔力故为超拔。”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曾任主簿、签事,宋英宗时在国史馆任职。曾提出革新弊政的要求,但对王安石新法却不赞同,宋神宗时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变法失败后,被召回汴京(今河南开封),任翰林学士,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官至礼部尚书。后来变法派再度上台,他又被贬于惠州(今广东惠阳)、琼州(今海南岛)。元符三年(1100年)遇赦北归,次年病死于常州。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清新雄健,词约350首,首创豪放一派;散文清新活泼,平易自然。又长于书画,书迹有《前赤壁赋》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等。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0:4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