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欧(拼音:ōu、ǒu)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实际产生时间可能更早。欧字在“六书”中属于形声,从欠、区(ōu)声。欧本义指呕吐,读ǒu。这个意思后来用“呕”表示。在现代汉语中,“欧”主要用作音译字用,如欧洲欧姆等,读ōu。也用作姓氏,又用于复姓“欧阳”。
文字源流
据现有古文字材料,“欧”最早见于战国文字,作图1-3。《左传·哀公二年》:“严吾伏呕血,鼓音不衰。”可见欧字当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欧”是形声字。战国文字和篆文(图4、5)皆由“”和“区”两部分构成。右边的“欠”字是形符。“欠”意为张口出气,汉字中从“欠”的字有的与口有关,“欧”字的本义指吐,故从“欠”。左边的“区”字是声符,指示这个字的读音。有人说,“欧”字的意思指从口中吐出。要从口中吐出什么东西,就必须张开嘴巴。而“欠”有张嘴打哈欠的意思,所以“欧”用“欠”字作形符。又因为“”字有藏储的意思。而“欧”是将肚子里的藏储的东西不能自制地从口中吐出来,所以“欧”字用“区”字作声符并会意。
“欧”字楷书的形体是由小篆演变而来的,写作图6。后因“區”字简化为“区”,图6字形也简化为“欧”。
“欧”字的本义指吐。也有人认为是吐气。后来,“欧”字“呕吐”这一本义被“”字取代。《集韵》:“欧,或作呕。”清·徐灏《说文段注笺》:“(欧)字又作呕,《释名》曰:“呕,伛也,将有所吐,背曲伛也。”欧,后世多作呕,当为欧字之俗体。在现代汉语中,“欧”字主要作姓氏用,既有单姓欧,又有复姓“欧阳”。“欧”字也作译音字用。如:欧洲、欧姆、欧佩克。
欧体”,指唐代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所写的字体。与“欧”的本义无关。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八】【欠部】乌后切(ǒu)
吐也。从欠区声。
说文解字注
“吐也”注:《海外经》:“欧丝之野,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从欠,区声”注:乌后切,四部。
广韵
乌侯切,平侯影 ‖ 区声侯部(ōu)
欧,欧阳,复姓,出长沙郡。
乌后切,上厚影 ‖ 区声侯部(ǒu)
欧,吐也。或作呕。乌后切。又乌侯切。七。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部】 欧; 部外笔画:11
(ǒu)《玉篇》《集韵》《韵会》于口切。《唐韵》乌后切,并音殴。《说文》:吐也。或作呕。《急就篇》注:呕逆,吐而不下食也。《前汉·严助传》:欧泄霍乱之病相随属。《山海经》:薄鱼一目,其音如欧。注:郭璞曰:如人呕吐声也。又:海外欧丝之野,在大踵东有女子跪据树欧丝。注:郭璞曰:言噉叶而吐丝,盖蚕类也。《白氏六帖》:跪树欧丝,生桑得茧。
又与殴通,捶击也。《史记·留侯世家》:良愕然欲欧之。
(ōu)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乌侯切,音鸥。与讴同。气出而歌也。
又欧欧,声也。魏缪袭《尤射》:鸡鸣欧欧,明灯皙皙。皙音制。
又姓。欧冶子,古善铸劒者,见《越绝书》。
又欧侯、欧阳,俱复姓,见《汉书》。
又刀名。《后汉·虞诩传》:宁伏欧刀以示远近。注:欧刀,刑人之刀也。
又水名。《山海经》:滏水东流,注于欧水。
《集韵》:或作𠴰、㰶、𧖼、𣢨。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❶“匚”2画,第二笔㇗(竖折)一笔写成。❷“ㄨ”的第二笔捺改点。
【写法】“区”窄“欠”宽,顶部“区”低,底部“欠”低。“区”“匚”从上、左、下包围“ㄨ”;“ㄨ”的两笔相交于横中线。“欠”,“⺈”在右上格,首笔撇尖抵田字格中心;“人”在右下格,撇从横中线上侧撇向“区”下,捺脚、撇尖收笔持平。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下表所列为姓氏“欧”训读。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12:23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