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CCNU)”,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全日制综合性师范大学,由
教育部和
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1868年,
美国圣公会驻鄂湘教区主教韦廉臣(Willams)由牧师颜永京(Yen Yun Kinung)陪同,抵武昌开始华中地区传教。1871年,韦廉臣再抵武昌,创办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首次招生仅五名男童,其中三名为正式生。学校以美国圣公会中国布道区首任主教文惠廉(Williams Jones Boon)的名字命名“The Boone Memorial School”。
1872年,“The Boone Memorial School”取中文名为“文华书院”。1878年,文华书院第一届神学班开课。上海教会选送了四名学生入该班学习。1885年,牧师巴修理(S.C.Partridge)抵武昌,任文华书院校长。1888年,汉口圣保罗大教堂从文华书院神学班挑选了五名学生做神职。1889年,文华书院新教堂竣工。1890年,文华书院英语班成立,开始以英文教育为主的文华教育。学生人数迅速增多,一学年由原来的三个学期改为两个学期。1896年,文华书院首次颁发招生简章。1897年,文华校长组织起第一个文华联谊会“圣提摩西联谊会(ST.Timothy Society)。1898年,一年级学生成立“文华英语爱好者协会”,旨在培养学生演讲能力,增加英语实践机会。1899年,巴修理赴日本京都教区任主教,雷德礼(L.B.Ridgely)接替他管理学校。1900年,受义和团运动影响,学校暂行关闭。
1901年,学校开学,英籍传教士杰克逊(James Jackson)出任文华书院校长。学校举办了武汉市第一次校际运动会。1903年,文华学院成立正馆,即大学部,学制三年。1905年,建立起第一支学生合唱队。组织了一支带有鼓乐队的学生军训队。1906年1月16日,大学部七名首届大专班学生毕业,由这七名毕业生组成的文华大学校友会宣告成立。1909年,首届神学班六名学生毕业。独自重办医药专业。5月18日,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注册,正式取得大学资格,校名为“文华大学校”。
1910年,由美籍韦棣华女士(Mary Elizabeth Wood)筹资、捐资的近代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落成,并向武汉公众开放。1911年1月15日,首次公开进行毕业班学生学位论文答辩,16日在文华教堂首次举行毕业班布道会,17日首次授予九名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韦卓民为其中之一。1915年1月29日,文华大学首次颁授硕士学位。1922年2月,美国圣公会、美国复初会、美国雅礼协会、英国伦敦会、英国循道会等差会代表应邀到汉口吴德施主教寓所开会,决定在武昌开办一所联合大学;8月,筹建华中大学的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1923年11月,临时管理委员会决定华中大学先进行三年的试办期。
1924年春,华中大学董事会成立;9月28日,由文华大学、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组成的私立武昌华中大学在原文华大学校址成立,孟良佐博士为代理校长;10月2日举行新大学开学典礼;11月1日正式开学。1925年,学校组织首次学术研讨会,打开了华中大学对外交流的大门,并聘请中外名教授来校任教。1926年夏,学校理事会决定华中大学办成男女同校的大学。1927年5月,受时局影响学校暂时关闭。随后校长孟良佐给本应于当年6月毕业的学生寄去了毕业文凭,给5月仍坚持在校学习的学生全部给予成绩“D”,并寄给学生本人成绩单副本。
1928年1月,华中大学代理校长孟良佐赴上海出席基督教高等教育委员会会议,力陈保留华中大学的设想和恢复重建的理由,会议同意重办并建议扩大华中大学。1929年1月,五个教会的代表在武昌开会,达成为重建华中大学做出最大努力的共识。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书院大学部正式加入。5月,再次举行会议,选举韦卓民为华中大学校长,在韦卓民从英格兰返回之前,孟良佐继任校长。大会表决通过学校英文名为“Central China College”。各差会就师资、财物等做出承诺。9月,华中大学重新开学。文华图书科以专科学校名义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具备了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资格。1930年秋,有关合作差会通过了《设立者董事会章程》《设立者董事会与校董事会协议》《校董事会章程》及《华中大学章程》等四份文件,赞成华中大学尽快申请政府注册。12月1日,文华图专正式启用“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印章,唯课程方面仍与华中大学协作。
1931年10月24日,教育部复函批准华中大学校董事会正式注册,圣诞节前下发了华中大学注册批文,同意具有文学院、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华中大学以“大学”级别注册。韦棣华病逝,文华图专正式脱离华中大学,成为一所独立的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32年,校董事会开始运作,由二十四人组成,中国人占三分之二,选举颜福庆为董事会主席。1933年,受西方经济萧条的影响,五个合作教会的拨款额削减,办学经费短缺,学校发展受到制约。1935年,申请得到了四万由美国返回的庚子赔款,并得到校友、政府及中国基金会的拨款,办学条件大为改善。
1938年,举校西迁。7月10日从武昌启程,船行五天,于15日抵达长沙;22日从长沙乘火车出发,经衡阳、东安、全州,再乘汽车抵达桂林。历时一个月余,历程千余里,9月下旬在桂林开学。日军频繁轰炸,难保师生安全,校临时执委会决定再次迁移。1939年5月1日,在喜洲这一边陲小镇开始了华中大学新的学期。学校仍设文学院、理学院及教育学院,在此办学近八年之久。1940年,哈佛——燕京学社恢复对华中大学中文系的拨款。
1946年4月,华中大学举校返回武昌;夏,全体师生安置进原华大校园临时住房,并接受政府拨款加快房屋修建;9月,开始了返回武昌后的第一学年。加入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托事部;随后,师资队伍得以充实,图书馆藏增加,办学拨款到位,校园建筑增多。1951年8月16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正式决定: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韦卓民为改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公立华中大学性质定为师范学院,校名暂仍称华中大学,秋季向社会招收师范生,学校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历史、政治、教育、物理、化学、历史、政治、教育等专修科,经济学系并入武汉大学。
1948年6月2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解放
河南省会
开封,开封的大批青年学生和大、中专学校的教师投奔解放区。
中原局和
中原军区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决定以河南大学一批进步师生为基础创办一所新型的大学,定名为“中原大学”;8月2日,在中原军区召开的“
八一”纪念大会上,
刘伯承司令员庄严宣告
中原大学正式成立。校址设在河南宝丰县
大白庄村,
陈毅副司令员兼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范文澜任校长。11月,将中原大学迁往开封
河南大学校址办学。
中原大学创办初期,教员和懂教育的干部短缺,1948年9月,
邓小平同志赴平山西柏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期间,专门找当时任中宣部长的陆定一同志商量,希望中央能从华北大学抽调一些干部支援中原大学。会后,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和要求,中央决定从华北大学选派孟夫唐、刘介愚、梁维直、李光灿、林山、俞林、方衡等14名同志随同潘梓年到中原大学工作。与此同时,中央还任命
范文澜为中原大学校长,
潘梓年为副校长。
中原大学诞生于
解放战争决战前夕,发展于解放战争胜利之中。中原大学创建于豫西
宝丰县,初具规模于开封,搬迁于
武昌。1953年春
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撤销了中原大学。
1951年8月16日,
中南军政委员会正式决定,中原大学与私立华中大学合并,改为公立华中大学,并成立“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任命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长、中原大学校长潘梓年为主任委员,中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王自申和私立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为副主任委员。学校性质定为高等师范教育,校址设在武昌昙华林。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中南地区为重点。中央人民政府指令:“撤销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组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校名暂称“华中高等师范学校”。改制中的公立华中大学的教育系、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音乐系、经济系(部分)学生进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
1952年10月,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教办字第3548号指令宣布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建校委员会,从1952年11月1日起,撤销华中大学、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三校校名及华中大学改制委员会。1952年,原华中大学经济系、外语系并入
武汉大学。1953年3月起,学校贯彻执行中央教育部1952年10月28日发出的指示:“在高等学校重点试行政治工作制度,设立辅导处”。
1953年10月24日,国家高等教育部、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统一规定各高等师范学校校名的通知》,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
王自申任院长和党委书记。
1985年8月5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
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
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1993年,
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2005年,进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9年,成立研究生院(筹),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工作。2011年11月25日正式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3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7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4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与教育部所属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月,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7年9月,华中师范大学入选国家“
双一流”高校名单;9月29日,参与发起成立
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
2018年7月,学校获评2018年度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华中师范大学-
腾讯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暨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学校举行;同月,中国首个核科学计算中心在华中师范大学正式揭牌,该中心入选了当年6月份发布的全球最快的计算机排名(Top500)和全球最节能的超算机群(TopGreen500);10月,华中师范大学全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工作,其中具有标志性的是组建
本科生院,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2019年1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1月,华中师范大学深圳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0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融合教育学院成立;10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签约仪式举行。2021年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9月28日,被授予“退役军人事务研究基地”牌匾;11月29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2022年2月14日,入选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轮“
双一流”高校名单;11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同主办2022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论坛。2023年3月31日,由华中师范大学等组成的“武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5月,被设立为“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2023—2025年)”;5月9日,湖北高等教育研究院在华中师范大学成立。2023年7月25日,入选首批
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优计划)试点高校。
2024年5月,华中师范大学艺术疗愈研究中心成立。8月4日,华中师范大学基层治理研究中心成立。10月,上海音乐学院与华中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专业音乐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合作共建标杆。10月28日,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项目签约活动在黄陂区人民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彭双阶与张劲代表双方签署《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建设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项目协议》。12月27日,湖北省数据局—华中师范大学数据智能治理联合创新中心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6月,学校设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84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有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第四轮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排名情况如下: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0余人,博士生导师600余人;有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历史学开沅班、物理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47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历史学);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项,打造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合作交流
1999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中师范大学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院校;1999年4月,学校被原国务院侨办批准为“华文教育基地”;2006年3月,学校经原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2007年6月,被原国家汉办批准为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2008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可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硕士和博士院校;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生预科教育基地;2009年7月,学校被孔子学院总部批准为首批可“接受孔子学院奖学金”的院校;2013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授予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7年学校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截至2024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与250多所国(境)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联系;与70余所高校签署学生交换及学分转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与其它高校及企业也有着众多交流,具体如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其它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等73个。
研究成果
1988年荣获第37届“
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奖”金奖。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逾12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率高出全国平均十余个百分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6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馆藏中外文文献(含期刊合订本)累计304万册。1991年,经省级鉴定,图书馆中国近现代史、现代汉语、粒子物理等十个学科的藏书达到研究级水平。馆藏古籍图书9105种,111779册,其中有善本书455种、3511册,含明版105种、1777册。所藏(明)何楷撰《古周易订诂》、(清)浦龙渊《周易辨》二十四首四卷为全国孤本。201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为图书馆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电子图书534万册,中文数据库98个,外文数据库65个,自建4个特色数据库——华大文库、桂子文库、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文献数据库、学校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辛亥革命研究文献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人物库。同时,图书馆还积极参与对外交流与合作,不仅是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和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文献传递的成员馆,还成为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二期参建单位。与多所内地高校图书馆、以及美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18所高校图书馆建立了资料互换关系。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5年创刊(原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现为双月刊。
《外国文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具有较大国际影响。该刊不仅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国内权威检索机构所收录,而且是中国大陆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被A & HCI ( 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全文收录的国际权威期刊。
《汉语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是内部印刷发行的《语言学通讯》,后来是用文集形式出版的《汉语学报》,每年出版四期。
《社会主义研究》: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最具影响力十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教育研究与实验》: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期刊,现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会刊。自创刊以来,《教育研究与实验》杂志在全国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院校视为A类期刊。
《教育与经济》: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中国唯一一份教育经济学专业学术期刊。该刊几经调整与发展,不断提高学术质量与水平,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经济学专业权威期刊。
《近代史学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辑刊。登载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包括专题讨论、研究论文、研究综述、书评、史实考订、学者书札、学术信息等,创办以来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一本拥有近50年创办历史的老牌语文名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全国首批双效期刋,全国优秀语文期刊。所发文章先后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报刊文摘》等著名报刊转载500余篇,连续五届被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授予湖北省优秀期刋称号。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是中国专注于刊载高等继续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旨在指导继续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推动高等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高等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学术新论、成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政策与法规、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现代远程教育与技术、调查与分析、工作场所学习与职业发展、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国际视野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华中师范大学校徽十分简洁,以青绿为底色,暗喻青绿色的美丽校园。外层同心圆包裹着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的校名和学校的英文全称“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内层实心圆形反衬的白色篆书“华大”二字,既是学校简称,又暗含学校前身之一的“华中大学”之名。校徽中“华”字似学校建筑,“大”字既像单人独立、又如莘莘学子背靠建筑稍作休憩。整体风格明快活泼,隐有生机。
华中师范大学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同年11月20日,邓小平同志应邀为华中师范大学题写“华中师范大学”校名。
精神文化
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华中师范大学主要有三个前身: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自学校创立,华中大学一直秉持“立足本土文化、放眼人类文明”的教育理念;中华大学坚持“成德、达材、独立、进取”的治校准则;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则坚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信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学校依据自身师范的定位,制定了“忠诚、奋发、博学、乐育”八字校训,以此统摄办学思想,规范育人行为。在几十年的办学中,学校一直倡导“尊师爱生”“为人师表”。学校在筹备建校90周年校庆活动中,制定了“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新校训,1998年修订为“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是学校精神的灵魂,体现了华师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的积淀,代表着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也是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校训的提出意在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使之朝踏实、新颖、有德、成人的方向成长和发展,毕业多年的校友也会铭记于心。
社团文化
截至2024年1月,华中师范大学共有85个社团,其中华中师范大学
圣兵爱心社(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法学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海洋知识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结芦演讲与辩论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篮球裁判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南湖书画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求真社(学生)、华中师范大学微影制作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武术协会(学生)、华中师范大学智能化办公与数据分析协会(学生)被评为“2023年度十佳社团”。
校区情况
桂子山校区
华中师范大学桂子山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
南湖校区
华中师范大学南湖校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382号。
盘龙城校区
华中师范大学盘龙城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3750亩,其中盘龙城校区建设用地约2107亩,计划2027年建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盘龙城校区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含留学生教育),办学规模为在校生20000人左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图书馆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39357平方米,图书馆由总馆(新馆)和老馆组成。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图书馆,前身可追溯至1903年的文华书院藏书室和1910年创建的“文华公书林”。
黎元洪之墓
黎元洪墓坐落在卓刀泉南路,毗邻湖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坐落在华中师范大学内,位于校园东南角教工宿舍和研究生院旁边的一片树林中。
植被
华中师范大学的校园尤其以满山的桂花树而闻名遐迩。春天的博雅广场樱花盛开,被称为“桂山樱园”。
校友情况
政治界
军事界
科教界
工商界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