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uhan University)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学院前身为1959年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的电力工程系。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18年9月,自动化系整体转入电气工程学院,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办学历史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其发端源于1934年成立的武汉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9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成立电力工程系
1964年,更名为三系
1977年,复命名为电力工程系。
1975年,从三系分离部分专业组建电厂热自系,
1997年,更名为自动控制系,
2000年,更名为武汉大学自动化系。
2000年,四校合并成立新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8年9月,自动化系整体转入电气工程学院,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其中基金重大项目1项,基金重点项目2项。承担“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承担其它科研项目1000多项、总经费4.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2项,其中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出版教材和专著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SCI检索论文400余篇,EI检索论文90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16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00余项,100多项科研成果被转换为现实生产力,一大批研究成果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部分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学术交流
学院先后主办或承办了电力与能源工程国际会议(APPEEC)、
IEEE电力工程与自动化学术会议(PEA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电工学科青年学者学科前沿研讨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年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武汉大学电力樱花论坛等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
2007年开始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项目,已有212名同学(截至2019年12月)参加了此项目赴
南洋理工大学学习。学院还与爱尔兰
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多所国际著名高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项目、与日本
上智大学签署了学生交流协议。与美国
华盛顿州立大学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
科研平台
学院建设有“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等教学平台、“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智能电网研究院”、“高电压大容量开关电器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学院下设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系、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创新与实验教学中心)、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系。电气工程(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与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184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57人,讲师23人。学院有双聘院士5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珞珈杰出学者1人,珞珈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80%的在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此外另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被聘为学院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科建设
学院已建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电气工程(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建设与运营、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及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及新技术、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脉冲功率与等离子体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电气工程、控制工程2个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与自动化2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学院围绕武汉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战略,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握电气工程学科前沿方向,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学院在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电磁装备多物理场分析、输变电装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及寿命预测、电网安全风险评估与运行维护、电网广域安全与大规模风力发电接入、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电网FACTS和磁控技术、核电机组仿真与接入技术、发电控制技术、智能管控技术等方向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组建有8支教学团队,分别是:电气工程学科平台课程教学团队、电工基础理论类课程教学团队、电力系统类课程教学团队、电机与电力电子类课程教学团队、高压与绝缘技术类课程教学团队、信号与通信类课程教学团队、系统与控制类课程教学团队、电气实践与创新教学团队。
学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