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韬,字三略,
明代名臣
武图功之孙。因中榜眼,尊称榜眼爷。山东兖州府曹县丁荣都大石潭东(今山东曹县普连集镇武老家村)人。明崇祯九年(1636年)武举人,名列全省第一名。清顺治三年(1646年)一甲第二名武
榜眼进士及第。初授山西蒲州游击,次年升为参将,诰授
昭武将军。清顺治六年六月,战死于封疆。奉旨入祀京城忠烈祠。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追赠世袭罔替恩骑尉(清代爵位)。
武韬,字三略,原名翼联,山东曹县丁荣都大石潭东(今山东曹县普连集镇武老家村)人,武韬自幼就开始读武经,臂力过人,善于骑射,拉弓能拉四石多,箭不虚发。明崇祯九年(1636年)武韬在山东的武举考试中考取全省武举第一名的成绩,当时的武韬只有十五岁,清顺治三年(1646年)武韬在京城武科殿试中,考中一甲第二名武榜眼,是清朝开国第一位武榜眼,
顺治皇帝亲授山西蒲州游击,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武韬应考武科举。根据兵部疏言,本年九月初九等日,钦命内翰林院弘文院检讨刘肇国、国史院检讨成克?充武会试考试官,会试天下武举,察照旧例考试……。初九日庚戌,皇帝下令,(翰林院)弘文院大学士祁充格担任武会试第一场监试官,监督考试骑射。十二日,命秘书院大学士
范文程担任武会试第二场监试官,监督考试平射,十五日,试策论。皇帝下诏同意兵部的安排。武会试完毕,十九日出榜,中举的武进士要在第二日进朝传胪、赴宴。十月初二日,第一甲第一名武进士
郭士衡,第一甲第二名武进士武韬(第一甲第三名缺额)率二甲进士,三甲进士于午门前上表谢恩毕,兵部官员进呈登科录。顺治帝高兴异常,特授予第一甲第二名武进士武韬甲胄、鐯袋、刀、弓、箭,所有武进士均授衣帽、银两,准予参照文进士一体穿戴。兵部又将策对呈报皇帝面前,拟第一甲三卷,二甲二十七卷,三甲一百七十卷。得皇帝旨意,发内院书写“黄榜”。十月二十三日,皇帝亲自到午门前举行传胪大典。二十七日,兵部设筵席,宴请武进士。命大学士范文程主持鹰扬宴。
武韬在中武榜眼后外任山西蒲州游击,次年升为参将,诰授昭武将军。顺治五年(1648年),大同总兵姜襄叛乱,史称戊子之变。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
姜襄率数十万众围攻蒲州。武韬率先骑马冲入敌阵,一杆枪上下翻飞,连挑下姜襄数员大将,士卒也奋勇搏杀,大败姜襄。顺治六年(1649年)五月攻击蒲州城,武韬身先士卒开城门迎战大败敌军,数日后贼率精锐来犯,武韬誓以死守蒲州。武韬命守备许世德守北门,知州钱法裕、守备贾斯明、封汝宦守东门,河东道杨千古守西门,千总王伦守南门。顺治六年(1649年)六月叛贼虞允、韩昭宣等带领数十万骑兵合攻蒲州城,因叛贼重金收买武韬偏将为内应,蒲州城被攻陷,武韬在冲杀中突出重围,但是所率将士全军覆没,当时有官府的小船来迎接武韬,武韬拒不上船,他挥泪说:“封疆失守不死非忠也”,“母在而弃之非孝也”。愿决死战,再次冲入重围,武韬冲进城内杀死叛将百余人,终因寡不敌众精疲力尽被杀害。朝廷知道后,举朝悲痛,奉旨入祀京城忠烈祠,乾隆六十年乾隆帝追赠世袭罔替恩骑尉(清代爵位)。武韬以忠烈载入《清史》忠义传。《
清史稿.忠义传》、
《清史列传》、
《山东通志》、
《曹州府志》、《曹县志》都为武韬立传。
武韬字三略:清顺治三年武榜眼进士及第,官山西蒲州府参将,诰授昭武将军,顺治六年战死于封疆,奉旨入祀京城忠烈祠,清乾隆六十年奉旨追赠世袭罔替恩骑尉,《清史稿》《清史列传》为其列传。
武图功,字言尔,号云台,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累官北直隶滑县知县,黄州推官,刑部主事,刑部员外郎,刑部郎中,湖广辰州府知府,湖广提刑按察司按察副使,陕西提刑按察司按察副使,官至太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