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是
中华民国初年由
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
清朝历史的
纪传体史书,由赵尔巽担任主编。全书共有五百三十六卷,其中
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
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
内容简介
《清史稿》接续了二十四史的纪传体正史体裁,分本纪、志、表和列传4个部分,把清朝统治296年间的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囊括其中,但在体例上有一些变化,体现出清朝所经历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例如本纪部分,最后一个本纪名为《宣统皇帝本纪》,不符合以皇帝庙号命名的常规,因为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仍然在世,没有庙号,于是以年号“宣统”命名本纪;志的部分,新创《交通志》《邦交志》。《交通志》包括铁路、轮船、电报、邮政各章节,《邦交志》包括与俄、英、法、美、德、日等国的外交事务,这些都是前所未有而在清末政治中举足轻重的主题。
《清史稿》为
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史料。但其在政治观点、体裁体例、史实内容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和舛错。认真研究总结《清史稿》纂修始末及其经验教训,对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不无裨益和借鉴。
作者简介
赵尔巽(1844年7月8日 —1927年9月3日),字公让,号次珊 ,别号无补 ,清末汉军正蓝旗人,奉天铁岭(今辽宁铁岭市)人,一说山东莱州人 [2] ,祖籍山东蓬莱,清末民初政治家、改革家。
赵尔巽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安徽、陕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肃、新疆、山西布政使,后任湖南巡抚、民部尚书、盛京将军、江西总督、四川总督等职。[4] 宣统三年(1911年)任东三省总督。武昌起义后在奉天(今辽宁)成立保安会,阻扰辛亥革命。[5] 民国成立,任奉天都督,不久辞职。民国三年(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编《清史稿》。袁世凯称帝时,被尊为“嵩山四友”之一。[6] 民国十四年(1925年),段祺瑞执政期间,任善后会议议长、临时参议院议长。时人尊其为“次帅”“赵次帅”“赵制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卒,享年83岁。
作品目录
本纪
志
表
列传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历代开国帝王,在新朝初定之时,多有召集文士,纂修前代史的传统,如唐修《晋书》《隋书》,宋修《唐史》等。官修正史,一以标榜“偃武修文,由乱入治”,一以表示“得国之正,创业之伟”,盖以永垂于后世。*袁世凯任职民国大总统后,实以“太祖高皇帝”自居,“欲以文事饰治”,*设“国史”与“清史”二馆,“图网罗满清遗老,为袁家‘新朝’装点太平”*,“世凯之设馆修史,本含有藉是延揽胜朝遗老山林隐逸之用意,犹之清初修明史故智”*。
1914年元月,国务院向袁世凯呈请设清史馆:“惟是先朝纪载,尚付阙如,后世追思,无从观感。及兹典籍具在,文献未湮,尤宜广召耆儒,宏开史馆,萃一代人文之美,为千秋信史之征”,“将奚以窥前代之盛,备后世考镜之资”。3月9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的形式,批准了国务院的呈请,“查往代述作,咸着史篇,盖将以识兴革之所由,资发鉴于来叶,意至善也。维大清开国以来,文物典章,粲然具备,远则开疆拓土,有关历史之光荣;近则革故鼎新,尤系贞元之绝续。迨共和宣布,让德昭垂,我中华民国特颁优待条文,允彰崇德报功之典。特是纪载尚阙,观感无资,及兹文献未湮,征求宜亟,应即准如所请,设置清史馆,延聘通儒,分任编纂,踵二十四史沿袭之旧例,成二百余年传信之专书,用以昭示来兹,导扬盛美,本大总统有厚望焉”*。 至此,设立清史馆正式被提上日程。
编辑立场
《清史稿》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
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编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披露”,「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
成书也」。
此书的刊印,是由
袁金铠主持,金梁经办,于一九二八年出书,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由金梁运往东北发行,这批书我们称为「关外一次本」。后来清史馆的人发现
金梁对原稿私自做了改动,他们不同意金梁的增删,于是把北京的存书又做了一些抽换,这批书通称「关内本」。以后东北又印过一次,内容也有所改动,我们称为「关外二次本」。这三种版本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一、全篇的增删。关内本删去关外一次本原有的张勋传、张彪附传,康有为传,以及金梁所写的校刻记。关外二次本只删去关外一次本的张彪附传,抽掉公主表序和时宪志中的八缐
对数表,增加了
陈黉举、
朱筠、
翁方纲三传。
编辑过程
民国三年(1914年),经民国国务院呈文,大总统
袁世凯设清史馆,以
赵尔巽为馆长,
缪荃孙、
柯劭忞等人为总纂,总领清史修撰工作,参与者先后有一百余人,没有固定编制,人员由馆长聘用。如赵尔巽曾亲自拜访
夏孙桐,请其出面任总纂。
清史馆内设有“功课簿”,记载馆员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
天文志》、《时宪志》。缪荃孙撰《
儒林传》、《文苑传》、《土司传》。
吴廷燮撰
高宗、
仁宗、
宣宗、文宗、穆宗五朝《
本纪》、《大臣年表》。吴士鉴撰《
地理志》贵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艺文志》初稿。章钰撰《忠义传》、《艺文志》定稿。
金兆蕃撰太祖、
太宗、
顺治三朝列传及《
列女传》。
秦树声撰《地理志》直隶卷,
王大钧撰
嘉庆朝列传。夏孙桐撰嘉庆、
道光朝列传及《
循吏传》、《艺术传》。
田应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
罗惇曧撰《交通志》,戴锡章撰《邦交志》。
唐邦治撰《军机大臣年表》。
王树楠撰咸丰、同治朝大臣传。
叶尔恺撰《宗教志》,其中
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
张采田撰《地理志》江苏卷、《
刑法志》、《
乐志》、《后妃传》。
吴怀清撰《地理志》陕西一卷、《
食货志》征榷卷。张书云撰《
礼志》,补辑《舆服志》、《选举志》。
俞陛云撰《兵志》与部分列传。
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传,修正《文苑传》。蓝钰撰《地理志》云南一卷。
朱师辙有言:“列传撰人甚多,在馆诸人,几人人皆有。以余论,虽以咸同列传为主,而
康乾以来各朝,皆曾补撰。盖每朝皆出于众手,惟每朝有主体撰人;又重修整时,归何人为主,则其负责为多。”
撰稿期间,往往须请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觅书手缮写,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馆计算”。1920年编成初稿,1926年修订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清史稿》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先后参加编写的有
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27年,主编
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
成书“。
作品鉴赏
编辑体例
《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
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
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地理、礼乐、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
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列传中创立了畴人、
藩部、属国三传,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新发展。另外,对于反清斗争的重要人物如张煌言、郑成功、李定国、
洪秀全等,《清史稿》也都列了传。这些都是值得称赞的。
不当思想
但是,由于参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遗臣,因此书中贯穿着反对
民主革命,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例如诬蔑
明末农民起义军为“土贼”,称
太平军为“粤匪”,视辛亥革命为“倡乱”。对此,连当时的
南京国民政府人员都极为不满。1929年12月1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
易培基列举了十九条理由,呈请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发行,其中有;反革命、蔑视先烈、称扬诸遗老、鼓励复辟、反对汉族、为清朝讳等内容。
不足之处
同时,由于《清史稿》是众人编纂而成,编写时彼此缺少照应,更因时局动荡,仓促成书,未经主编总阅审定便“随修随刻,不复有整理之暇”,过于粗陋。因此,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史实之中也有不少错误。其实,这与赵尔巽的主导思想有关。因为他把此书看做是“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只是想以此作为“大辂椎轮之先导”,对于书中所有疏略纰缪处,“敬乞海内诸君子切实纠正,以匡不逮,用为后来修正之根据。”显然,按其本意。《清史稿》只是类似现代的一部
征求意见稿。这样,
易培基所指责的“体例不合,人名先后不一致,一人两传,目录与书不合,纪表传志互不相合,有日无月,人名错误,泥古不化,简陋,忽略”等谬误也就成了先天性的问题。至于遗漏、颠倒、文理不通等现象更属意料中事。
价值影响
尽管此书存在错误和缺点,它根据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实录、清代的国史列传、
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等,今天也可以见到,但编者把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就使读者能够得到比较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这部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版本信息
《清史稿》在刻印过程中,出现了版本问题。
袁金铠因忙于他事,转托
金梁协助校刻此书。金梁遂趁时局纷扰之际,利用职权,擅改原稿,并将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书中的四百部运往东北发行,这就是所谓“关外本”(又称关外一次本)。
当原编纂人员发现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决定将留在北京的
原印本更正重印。如删去《张勋传》(附张彪传),《康有为传》及金梁所写的“校刻记”;改订了“清史馆职名”;删去了“易类”书目六十四种;抽换了《
艺文志·序》;修改了个别传记,这就成了所谓“关内本”。以后,金梁坚持以“关外本”为基础,并根据当时学者对《清史稿》提出的批评和关内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再作删改、增补,删去了《张彪附传》、《公主表·序》和数学工具书“八线对数表”,增加或压缩了个别传略,较前两个版本均少了七卷,仅有五百二十九卷,这就是所谓“重印本”(又称关外二次本)。
版本的不同造成了混乱,后来,市场上又有所谓“
联合书店影印本”和“日本人铅
印本”两种流传。
南京国民政府曾两次组织人力,要修改《清史稿》,但因种种原因,毫无结果。《清史稿》的版本比较多,主要有关外本、关内本、金梁重印本、上海联合书店影印本、日本印本等,其中以关外本与关内本最早流传,影响颇大。
关外本(或曰“关外一次本”)《清史稿》纂定以后,共计536 卷,于1928年在北京印刷。当时资助清史馆的黑龙江方面的金梁担任“校对”,他利用负责刊印之便,私下给自己加了“总阅”的名义,附刻了他自己的《清史稿校刻记》,又修改了某些文字,然后将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中的四百部运往东北。运到东北的这四百部《清史稿》就被称为“关外本”。后来这个版本经过修改重印,故又称作“关外一次本”。
关内本1928年印刷的一千一百部《清史稿》留在关内的七百部,被清史馆的一些人发现了金梁的篡改,又将它改回来,并取消了金梁的“校刻记”和《张勋传》《张彪附传》《康有为传》,就是所谓的“关内本”。实际上,关内本与关外本是同一次印刷的,只是关内本在局部上作了一点抽调。关内本与关外两次本之版本异同,大致如下:关内本删去关外一次本原有的《张勋传附张彪传》中的《张彪传》、《康有为传附康广仁传》中的《
康广仁传》以及金梁所撰《校刻记》。而关外二次本只删去关外一次本的《张彪附传》,并抽掉《公主表·序》和《时宪志》末附的《八线对数表》七卷,增加了
陈黉举、
朱筠、
翁方纲三传。按关内本此卷原是《劳乃宣传》《
沈曾植传》,无《张勋传》《
康有为传》。传后有论,其文为“论曰:乃宣、曾植皆学有远识,本其所学,使获竞其所施,其治绩当更有远到者。乃朝局迁移,挂冠神武,虽皆侨居海滨,而平居故国之思,无时敢或忘者。卒至憔悴忧伤,赍志以没。悲夫!”清史馆对张勋、康有为原定暂不立传,是金梁将二传
底稿私自付刻。今关外一次本于《张勋传》后附有《张彪传》。
又关内本抽换了关外一次本的《艺文志·序》,因增入的《序》过长,以致脱夺自《易》类《易经通注》、《日讲易经解义》、《周易折中》、《
周易述义》、《易图解》、《周易补注》、《易翼》、《
读易大旨》、《周易裨疏》、《考异》、《
周易内传》、《发例》、《周易大象解》、《
周易外传》、《
易学象数论》、《
周易象辞》、《寻门馀论》、《图书辨惑》、《读易笔记》、《周
易说略》、《
易酌》、《易闻》、《
田间易学》、《
大易则通》、《闰》、《易史》、《
周易疏略》、《易学阐》、《
读易绪言》、《
易经衷论》、《
读易日钞》、《
周易通论》、《
周易观彖大指》、《周易观彖》、《
周易浅述》、《周易定本》、《易经识解》、《易经筮贞》、《
周易明善录》、《
易原就正》、《周易通》、《
周易辨正》、《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
周易筮述》、《
周易应氏集解》、《
仲氏易》、《
推易始末》、《
春秋占筮书》、《
易小帖》、《
太极图说遗议》、《
河图洛书原舛编》、《
乔氏易俟》、《
大易通解》、《周易本义蕴》、《
周易传注》、《周易筮考》、《学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说》、《周易刳记》、《
易经详说》、《
易经辨疑》、《
周易传义合订》、《
易宫》、《
读易管窥》、《读易观象惺惺录》、《读易观象图说》、《太极图说》、《
周易原始》、《天水答问》、《羲皇易象》、《羲皇易象新补》、《
孔门易绪》、《
易图明辨》、《身易实义》、《
先天易贯》、《
易互》、《
周易玩辞集解》、《易说》、《易说》、《
周易函书约存》、《约注》、《别集》、《
易笺》、《周易观象补义略》、《索易肊说》、《
周易孔义集说》、《
陆堂易学》、《易经揆》、《易学启蒙补》、《易经诠义》、《易经如话》、《周易本义爻征》、《周易图说正编》、《
易翼述信》、《周易原始》、《
周易浅释》、《易学大象要参》等八十八种之多。关内本有《
赵尔丰传》的传文长达二千四百字,而关外二次本压缩至九百二十字,不啻减去了一半以上。关内本《赵尔丰传》作者以赵尔丰为清史馆馆长赵尔巽之亲弟,作此长传,不免有迎合讨好馆长之嫌,故以删削为是。
金梁重印本(关外二次本)。1934年,金梁在东北刊行,绝大部分依关外本,只是去掉了志卷29-34的《时宪志》六卷,《公主表·序》等部分,增加了朱筠等三传,总卷数为529卷。
上海联合书店影印本。1942年出版,对关内、关外两本的不同处加以选择,多处采用了关内本。它同二十四史、《
新元史》合为“
二十六史”,故亦称为“廿六史本”。
日本印本。据说有两个本子,一为大本两册,一为小本二册,从“关外一次本”翻印而来。
香港文学研究社印本。1960年出版,依关外一次本付梓。
中华书局本。中华书局组织史学工作者,依关外二次本为工作本,将《清史稿》作了标点、分段, 他们审查了关内本、关外一次本、关外二次本三种本子的篇目,内容上的不同,作了附注,录出异文,以尽量反映各种本子的优点,对
史文的脱、误、衍、倒和
异体、
古体字作了校改;清朝的
避讳字,尽量改回,对已发现的由于行、段错排造成事理不合的地方,进行了查核校正,对于史实错误及同音异译的人名、地点、官名、部落名称等,一般不予改动,但也作了一定的统一工作。于1977年出版,这是此书问世50 年来最好的版本。(《中国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编(上册)》)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印本。1981年印行,两大册。系据关外二次本刻印而成,计529卷,有金梁的校刊记。
此外,
张其昀、
萧一山、
彭国栋等人在台湾将《清史稿》略加修改和补充,将其列传分类予以调整而成,名曰《清史》,于六十年代出版,计550卷。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承“二十四史”这项历史文化遗产,中华书局在毛泽东、周恩来亲自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下,自1958年开始了著名的“二十四史”点校工作,1971年又新增了《清史稿》的点校任务。
《清史稿》的点校工作由启功、王钟翰、孙毓棠、罗尔纲等对清朝历史、制度、文化等各有专长的学者承担。
中华书局点校《清史稿》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与“关外一次本”和“关内本”校勘,凡3本篇目、内容不同的地方都有附注。整理过程中,还改正了原书中的异体、古体字等,统一了人名、地名、官名、部落名称的译音,另外进行标点、分段,方便阅读。点校本《清史稿》最初是分册出版,内部发行,1977年出齐,后来又出版了全48册向社会发行,已经印刷了15次。
作品评价
《清史稿》汇集了比较丰富的清史资料。由于清朝灭亡时,清廷档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较完整,这就为编写《清史稿》提供了充实的
原始资料。当时的主要史料有:
《清国史》,纪、传、志、表俱全,清亡前,清朝
国史馆已编成七百五十四卷;
清诏书,又称《圣训》,共一千六百二十四卷;
清典志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朝人物传记、名人年谱等二千多卷;
清纪事史书《
东华录》等千卷以上。此外,官方对某一具体事件的
纪略,私人记某一事件的始末,更是数不胜数。
总之,《清史稿》取材“以实录为主,兼采
国史旧志及本传,而参以各种记载,与夫征访所得,务求传信。”《清史稿》集中并系统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为后人研究清代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是应该肯定的。